苏轼:第一位保护传承秦琅琊刻石的官员;五一评论:令苏东坡牵挂的秦琅琊刻石:两千多年前的大一统宣言
- 习五一
- 2024-10-02 01:52:34
道中华雪菲随笔 【苏轼:第一位保护传承秦琅琊刻石的官员;五一评论:令苏东坡牵挂的秦琅琊刻石:两千多年前的大一统宣言】
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的苏轼偶然寻得一些刻石的拓片。拓片上的字体浑圆厚重、古意盎然,深深震撼。他得知这些拓片拓自琅琊刻石,痴迷书法的苏轼遂亲往琅琊台一观究竟。
此时,距离琅琊刻石刻成已过去了1200多年。展现在苏轼眼前的琅琊刻石历经风雨侵蚀,已损毁严重。如此具有重大文化历史价值的刻石,若其损毁,后之不传,岂不可惜?
于是,苏轼与擅写篆体的文勋强强联手,请文勋根据自己在民间搜集到的相对完整的旧拓本临摹刻石,自己则撰写跋文于其后,将临摹的刻石置于修整一新的超然台上。
琅琊刻石因苏轼的撰文而声名大振。苏轼成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位保护、传承秦琅琊刻石的官员,使得后世人们加大了对琅琊原刻石的保护力度。
时光流转,苏轼于超然台上所立秦篆碑及东坡跋文今皆不存。幸运的是,琅琊原刻石历经各种劫难,最终仍然有87字残石存世,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的苏轼偶然寻得一些刻石的拓片。拓片上的字体浑圆厚重、古意盎然,深深震撼。他得知这些拓片拓自琅琊刻石,痴迷书法的苏轼遂亲往琅琊台一观究竟。
此时,距离琅琊刻石刻成已过去了1200多年。展现在苏轼眼前的琅琊刻石历经风雨侵蚀,已损毁严重。如此具有重大文化历史价值的刻石,若其损毁,后之不传,岂不可惜?
于是,苏轼与擅写篆体的文勋强强联手,请文勋根据自己在民间搜集到的相对完整的旧拓本临摹刻石,自己则撰写跋文于其后,将临摹的刻石置于修整一新的超然台上。
琅琊刻石因苏轼的撰文而声名大振。苏轼成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位保护、传承秦琅琊刻石的官员,使得后世人们加大了对琅琊原刻石的保护力度。
时光流转,苏轼于超然台上所立秦篆碑及东坡跋文今皆不存。幸运的是,琅琊原刻石历经各种劫难,最终仍然有87字残石存世,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