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花盆底”一开始并不流行
- 国家人文历史
- 2025-01-30 10:16:02
清朝宫廷“花盆底”一开始并不流行关于高底鞋出现的具体时间,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至少在清初时,这种鞋子并不是宫中妃嫔间的“流行款式”。据《满文老档》记载,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在赏给班额附格格的衣服中,有“钉有金花的靴三双、倭缎的靴九双、缝的靴三双、缎的靴三十二双、毛青的靴八双、股皮的靴十双”。可见,当时的满人还是以穿靴为主,并非高底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孝庄文皇后(历天聪、顺治、康熙三朝)身穿便服的画像,便服之下露出的鞋子模样,可以隐约看出其并非我们所熟悉的高底鞋,更像是普通的绣花布靴。道光年间有了高底鞋的出现,《清宫服饰图典》中记载了一双道光年间的红色缎绣花卉高底鞋,配文为“后妃用鞋”。说明当时部分女性所穿的鞋已是高底模样。生活在咸丰至同治年间的福格在风俗掌故笔记《听雨丛谈》中也有记载。现在的博物馆更是多见光绪年间的高底鞋,可见,大体在清朝中后期,高底鞋逐渐流行起来。
还有学者认为,高底鞋与“两把头”搭配,可以使女子姿态看起来更加优雅,因此推测两者有可能同时出现,“两把头”的形成时间在清中叶,高底鞋的出现时间应该也在此前后。(文/珊娜)
还有学者认为,高底鞋与“两把头”搭配,可以使女子姿态看起来更加优雅,因此推测两者有可能同时出现,“两把头”的形成时间在清中叶,高底鞋的出现时间应该也在此前后。(文/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