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独裁内战到蒋家王朝的覆灭之美...
- Blanche50
- 2025-02-11 20:25:56
坚持独裁内战到蒋家王朝的覆灭之美对蒋大量军援支持打内战。这个时期共产党与苏联几无接触,斯大林不相信共产党能胜利。
1945年11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继续以租借物资助援国民党政府。
据美国陆军部的记录,到1945 年底供给国民党地面部队所需的军用物资“已经足以供给完成 39 个师计划的需要,其它的租借物资中,包括大量的车辆及军需用品”。
给蒋介石的武器、物资和借款,在马歇尔“调处”期间已达40亿美元。
1946 年6月,美国国务院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军事援华法案》,它赋予美国总统以广泛权力,为国民党编练军队,供给武器和设备。
14年中,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联军,与日寇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战。
当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向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时,蒋介石的军队远在川滇边陲,是中共中央先后派遣了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央委员,率领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与原在东北的抗日力量相会合,配合苏联红军消灭日寇和伪满的残余,收复了失地,建立了各级地方民主政府。
苏联依照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准备将东北行政主权交给蒋介石。1945年10月12日,蒋介石派出熊式辉为东北行辕主任,蒋经国为东北外交特派员,赴长春就职。
12月20日,斯大林邀请蒋经国访苏,斯大林在莫斯科对蒋经国说: “你们中国人要明白,美国人想要利用中国作为满足他的利益的工具,他必要的时候,会牺牲你们的!苏联愿意把本国生产的机器、汽车以及中国所没有的东西供给中国,同时也希望中国能把自己生产的矿物、农产品供给苏联,苏联又可以帮助中国在东北建立重工业,并发展新疆的经济。但是,我再三声明,也是我最大的一个要求,你们决不能让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只要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就出现了美苏争霸的世界局势。
争取中国站在自己一边,成了美苏重要的外交政策。
从历史的记录上看,斯大林心里清楚,很难使蒋介石亲苏。
斯大林几乎没想到中国共产党能打败蒋介石而夺取政权。
因此斯大林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使蒋介石保持中立。
为达到这一目的,苏联于1945年12月27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上同意三国都不干涉中国内政,也就是表明苏联保证决不单独援助中共。
斯大林还多次声明他支持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
事实上,在1945年9月,苏联已经从延安召回它的3名代表(连无线电台都一同带走了),这时的苏联和中共“没有多少接触”。
中国共产党人这时所制订的方针、政策,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科学地预见到的光明出路。对任何人不抱幻想,不怕威胁,准备以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打败中外反动派,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并非蒋介石所讲的那样,是出自苏联的策划,中国共产党人在没有得到苏联的任何允诺与援助下,已经开始大规模向东北进军了。
斯大林企图让蒋介石在美、苏之间中立,根本就是幻想,撇开历史上的恩怨,蒋介石清楚地看到,就目前中国共产党的势力,他如没有美国人的援助,迟早终归失败。
因此,蒋介石一头扎进美帝国主义的怀抱,坚持反苏反共。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才逐渐支持中国共产党人。"
根据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友好条约”,“在日本投降以后,苏军在3个月内撤完”。
1945年12月3日,应为苏军完成撤退之期。
苏军先改迟为1946年2月1日撤军,蒋介石信以为真,乃派宋美龄代表自己,率领周至柔、董显光于1月22日飞往长春,向苏军表示慰问。宋美龄头顶毛皮帽,身着毛皮大衣,与蒋经国站在冰天雪地里。苏方出来仪仗队、军乐队,献花、讲话,很是热闹了一番。7天过去了,仍不见苏军拔营。
苏联一拖再拖从东北撤军,其用意是:
一是以“战利品”为借口,抢运东北的工矿设备;二是见到美国日益加紧运送蒋介石的军队、物资,支援、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于是也改变了过去不支持中共的方针,帮助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为其撤军创造方便条件。
1946年5月3日,苏军撤出东北的这天,蒋介石揩夫人宋美龄飞抵南京。
5月5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宣布还都南京。
5月6日,斯大林命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罗申,请蒋经国转达斯大林大元帅邀请蒋委员长访问莫斯科或在边境某地会晤也可。
蒋介石闻此后说:“斯大林邀余访俄,此乃离间中、美关系之最大阴谋。斯惯玩弄他人,而余则不受其欺诈也。”
从这年5月份起,蒋介石春风得意,不可一世。这时美国已帮助蒋介石将其正规军的百分之八十,约一百六十万人调集到内战前线,并于5月19日攻克四平,21日攻克公主岭,23日佛晓攻占了长春。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偕宋美龄到沈阳巡视,亲自对东北解放区作进攻部署,并在东北促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等高级将须的陪同下,游览了清人宗皇太极的陵墓。
蒋介石踌躇满志地说:“自从1914 年奉孙总理之命前往东北调查革命情势,实则已经是相距32 年之后旧地重游。”
6月3日,蒋介石又亲赴长春,在机场大厅中召集长春市地方豪纳巨富慰问后,又召集新六军中将军长廖耀湘等指示机宜,命令必须尽快抢占战略要地,然后蒋介石于6月4日飞回南京。
蒋介石刚回到南京,从东北传来的却是“国军”不断战败和被歼的噩耗。
原来国民党在东北的胜利,只是占领了铁路沿线的几个大城市。其他广大地区不但都在共军手中,而且国民党军队不断遭到消灭。中共采取的“诱敌深人、内线作战、不惜放弃一些城市、集中优势兵力以各个歼灭”的战略,获得了成功。
蒋介石急忙电告杜聿明,要他颠倒黑白说:“这是共军破坏停战、破坏和平。”
6月6日又向中共和谈代表提出“东北停战半个月”,以作缓兵之计。经中共同意之后,停战自6月7日起生效。
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从此发动了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6月27日,美国国务院批准替蒋介石政府建立1000架飞机的空军。
8月10日,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调处”失败。
7月11 日和15 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接连暗杀了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和闻一多两位著名教授,赤裸裸地暴露了蒋介石残暴的法西斯专政。
7月16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决议,以271艘舰艇“赠送”给蒋介石打内战。
8月31日,美国把它在西太平洋的原价值八亿多美元的剩余物资(主要是公路交通工具,用来组成机械化部队),以1亿7千5百万美元的低价售给蒋介石。
这时,蒋介石已拥有430万人的军事力量,其中含空军、海军、特种部队等,可谓应有尽有。
而中共的人民解放军,当时全军只有120万人,没有飞机和坦克,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
1946年10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宣布“五个月之内打垮中共军”。
就在这时,蒋介石下令对东北各解放区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以大军包围陕甘宁边区。
这样,蒋介石挑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面大内战。
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建立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此被蒋介石完全彻底地破坏了。
1945年11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继续以租借物资助援国民党政府。
据美国陆军部的记录,到1945 年底供给国民党地面部队所需的军用物资“已经足以供给完成 39 个师计划的需要,其它的租借物资中,包括大量的车辆及军需用品”。
给蒋介石的武器、物资和借款,在马歇尔“调处”期间已达40亿美元。
1946 年6月,美国国务院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军事援华法案》,它赋予美国总统以广泛权力,为国民党编练军队,供给武器和设备。
14年中,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联军,与日寇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战。
当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向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时,蒋介石的军队远在川滇边陲,是中共中央先后派遣了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央委员,率领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与原在东北的抗日力量相会合,配合苏联红军消灭日寇和伪满的残余,收复了失地,建立了各级地方民主政府。
苏联依照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准备将东北行政主权交给蒋介石。1945年10月12日,蒋介石派出熊式辉为东北行辕主任,蒋经国为东北外交特派员,赴长春就职。
12月20日,斯大林邀请蒋经国访苏,斯大林在莫斯科对蒋经国说: “你们中国人要明白,美国人想要利用中国作为满足他的利益的工具,他必要的时候,会牺牲你们的!苏联愿意把本国生产的机器、汽车以及中国所没有的东西供给中国,同时也希望中国能把自己生产的矿物、农产品供给苏联,苏联又可以帮助中国在东北建立重工业,并发展新疆的经济。但是,我再三声明,也是我最大的一个要求,你们决不能让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只要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就出现了美苏争霸的世界局势。
争取中国站在自己一边,成了美苏重要的外交政策。
从历史的记录上看,斯大林心里清楚,很难使蒋介石亲苏。
斯大林几乎没想到中国共产党能打败蒋介石而夺取政权。
因此斯大林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使蒋介石保持中立。
为达到这一目的,苏联于1945年12月27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上同意三国都不干涉中国内政,也就是表明苏联保证决不单独援助中共。
斯大林还多次声明他支持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
事实上,在1945年9月,苏联已经从延安召回它的3名代表(连无线电台都一同带走了),这时的苏联和中共“没有多少接触”。
中国共产党人这时所制订的方针、政策,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科学地预见到的光明出路。对任何人不抱幻想,不怕威胁,准备以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打败中外反动派,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并非蒋介石所讲的那样,是出自苏联的策划,中国共产党人在没有得到苏联的任何允诺与援助下,已经开始大规模向东北进军了。
斯大林企图让蒋介石在美、苏之间中立,根本就是幻想,撇开历史上的恩怨,蒋介石清楚地看到,就目前中国共产党的势力,他如没有美国人的援助,迟早终归失败。
因此,蒋介石一头扎进美帝国主义的怀抱,坚持反苏反共。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才逐渐支持中国共产党人。"
根据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友好条约”,“在日本投降以后,苏军在3个月内撤完”。
1945年12月3日,应为苏军完成撤退之期。
苏军先改迟为1946年2月1日撤军,蒋介石信以为真,乃派宋美龄代表自己,率领周至柔、董显光于1月22日飞往长春,向苏军表示慰问。宋美龄头顶毛皮帽,身着毛皮大衣,与蒋经国站在冰天雪地里。苏方出来仪仗队、军乐队,献花、讲话,很是热闹了一番。7天过去了,仍不见苏军拔营。
苏联一拖再拖从东北撤军,其用意是:
一是以“战利品”为借口,抢运东北的工矿设备;二是见到美国日益加紧运送蒋介石的军队、物资,支援、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于是也改变了过去不支持中共的方针,帮助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为其撤军创造方便条件。
1946年5月3日,苏军撤出东北的这天,蒋介石揩夫人宋美龄飞抵南京。
5月5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宣布还都南京。
5月6日,斯大林命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罗申,请蒋经国转达斯大林大元帅邀请蒋委员长访问莫斯科或在边境某地会晤也可。
蒋介石闻此后说:“斯大林邀余访俄,此乃离间中、美关系之最大阴谋。斯惯玩弄他人,而余则不受其欺诈也。”
从这年5月份起,蒋介石春风得意,不可一世。这时美国已帮助蒋介石将其正规军的百分之八十,约一百六十万人调集到内战前线,并于5月19日攻克四平,21日攻克公主岭,23日佛晓攻占了长春。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偕宋美龄到沈阳巡视,亲自对东北解放区作进攻部署,并在东北促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等高级将须的陪同下,游览了清人宗皇太极的陵墓。
蒋介石踌躇满志地说:“自从1914 年奉孙总理之命前往东北调查革命情势,实则已经是相距32 年之后旧地重游。”
6月3日,蒋介石又亲赴长春,在机场大厅中召集长春市地方豪纳巨富慰问后,又召集新六军中将军长廖耀湘等指示机宜,命令必须尽快抢占战略要地,然后蒋介石于6月4日飞回南京。
蒋介石刚回到南京,从东北传来的却是“国军”不断战败和被歼的噩耗。
原来国民党在东北的胜利,只是占领了铁路沿线的几个大城市。其他广大地区不但都在共军手中,而且国民党军队不断遭到消灭。中共采取的“诱敌深人、内线作战、不惜放弃一些城市、集中优势兵力以各个歼灭”的战略,获得了成功。
蒋介石急忙电告杜聿明,要他颠倒黑白说:“这是共军破坏停战、破坏和平。”
6月6日又向中共和谈代表提出“东北停战半个月”,以作缓兵之计。经中共同意之后,停战自6月7日起生效。
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从此发动了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6月27日,美国国务院批准替蒋介石政府建立1000架飞机的空军。
8月10日,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调处”失败。
7月11 日和15 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接连暗杀了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和闻一多两位著名教授,赤裸裸地暴露了蒋介石残暴的法西斯专政。
7月16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决议,以271艘舰艇“赠送”给蒋介石打内战。
8月31日,美国把它在西太平洋的原价值八亿多美元的剩余物资(主要是公路交通工具,用来组成机械化部队),以1亿7千5百万美元的低价售给蒋介石。
这时,蒋介石已拥有430万人的军事力量,其中含空军、海军、特种部队等,可谓应有尽有。
而中共的人民解放军,当时全军只有120万人,没有飞机和坦克,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
1946年10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宣布“五个月之内打垮中共军”。
就在这时,蒋介石下令对东北各解放区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以大军包围陕甘宁边区。
这样,蒋介石挑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面大内战。
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建立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此被蒋介石完全彻底地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