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的正义是否存在

  • 理想国imaginist
  • 2025-02-14 15:43:20
不偏不倚的正义是否存在?对正义的追寻为什么困难重重?都说“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但正义为什么总是姗姗来迟?

“胜者即正义”这句警语的广泛流传,也许暗示了我们集体意识中普遍存在着的,对正义是否能够得到贯彻的持续焦虑。

历史上,欧洲大陆对纳粹罪行的审判,是一场庞大的“贯彻正义”的社会实验,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审判,全面展现了追寻正义的过程为何如此艰难。

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如何厘清战争责任、确认罪责、贯彻正义,成为战胜国需要回答的艰巨命题。什么人是受害者?哪些人应当受罚?什么样的判罚是合适的?各国的判罚标准是否应该统一?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的答案。

如果现实不是非黑即白的,该如何认定绝对的罪恶?在不同势力复杂的利益纠葛下,这场对施暴者的审判与清算,远没有其声称的那般刚正不阿,对热盼正义得到贯彻的受害者造成了更为隐蔽且深远的伤害。

玛丽·弗尔布鲁克所著的《大清算》全面展示了这场持续数十年的纳粹审判暧昧、 含混的一面,打破了“二战”后德国彻底清算纳粹罪行的神话。在这场审判中,“正义”成为了一个颇具弹性的概念,各战胜国在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上施予的“正义”并不相同,一些罪孽深重的人被轻松放过,一些人得到了远超其过错的惩罚。这场意在“贯彻正义”的审判,最终演变成了掺杂着政治纠葛、利益交换的复杂博弈。
不偏不倚的正义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