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得掰扯清楚文化入侵...
- 李大柱之冠
- 2025-02-21 00:27:24
如果,非得掰扯清楚文化入侵,你会发现,早就被入侵了。
案例一:东北大花布。
很多以为那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其实,并非如此。
建国初,遇到苏联的花布生产过剩,恰好,当时我国的花布供应量不足,两下一拍即合。于是乎,开始大量引进苏联的画布。
然而,由于苏联深受霍赫洛马装饰画风格的影响,这些花布上的图案设计得极为繁复密集,色彩也极为鲜艳。对于长期习惯穿着单一色彩服装的中国百姓来说,这样的花布一时之间难以被接受。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积极推动干部们率先购买花布,甚至提出了“爱国穿花布”的倡议,将穿着苏联大花布衣物视为一种爱国行为。
但,大家发现,这些苏联的花布,穿起来太难看,如果做成窗帘,背面,床单什么的,反而挺好,
至于说上面绣的牡丹凤凰,是咱们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
案例二:牛仔裤。
世界上除了朝鲜,估计也没有哪个国家,把穿牛仔裤,跟美国联系在一起吧?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没有吧?
没有谁一想到牛仔裤就想到美国吧?
案例三:中山装。
中山装和日本的学生装(诘襟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都知道吧?
案例四:现代的内衣内裤。
胸罩、还有现代化的比较方便的三角内裤、四角内裤。也是洋人搞出来的吧?
还有松紧带,1820年,发明家汉考克获得了最初的松紧带专利。1876年,松紧带被应用于女性内衣。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和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开始出现许多西方的新奇物品和时尚元素,松紧带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
在民国时期的一些服装,比如改良旗袍等,就开始逐渐使用松紧带作为辅助材料来改善穿着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如果上述种种,是某些人定性的所谓的文化入侵,入侵就入侵呗,你一个小老百姓慌个啥??咋方便咋来呗?

案例一:东北大花布。
很多以为那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其实,并非如此。
建国初,遇到苏联的花布生产过剩,恰好,当时我国的花布供应量不足,两下一拍即合。于是乎,开始大量引进苏联的画布。
然而,由于苏联深受霍赫洛马装饰画风格的影响,这些花布上的图案设计得极为繁复密集,色彩也极为鲜艳。对于长期习惯穿着单一色彩服装的中国百姓来说,这样的花布一时之间难以被接受。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积极推动干部们率先购买花布,甚至提出了“爱国穿花布”的倡议,将穿着苏联大花布衣物视为一种爱国行为。
但,大家发现,这些苏联的花布,穿起来太难看,如果做成窗帘,背面,床单什么的,反而挺好,
至于说上面绣的牡丹凤凰,是咱们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
案例二:牛仔裤。
世界上除了朝鲜,估计也没有哪个国家,把穿牛仔裤,跟美国联系在一起吧?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没有吧?
没有谁一想到牛仔裤就想到美国吧?
案例三:中山装。
中山装和日本的学生装(诘襟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都知道吧?
案例四:现代的内衣内裤。
胸罩、还有现代化的比较方便的三角内裤、四角内裤。也是洋人搞出来的吧?
还有松紧带,1820年,发明家汉考克获得了最初的松紧带专利。1876年,松紧带被应用于女性内衣。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和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开始出现许多西方的新奇物品和时尚元素,松紧带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
在民国时期的一些服装,比如改良旗袍等,就开始逐渐使用松紧带作为辅助材料来改善穿着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如果上述种种,是某些人定性的所谓的文化入侵,入侵就入侵呗,你一个小老百姓慌个啥??咋方便咋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