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 1929年贺龙的土家红一军来到火烧坪...

  • 夷陵王
  • 2025-03-13 15:00:21
宜昌 1929年贺龙的土家红一军来到火烧坪,此地海拔高、交通不便,百姓与外界交流困难,饥饿与困苦笼罩着这片土地。人们食物匮乏,仅靠土豆和野菜果腹,面黄肌瘦,渴望温饱。红一军战士到此看到破旧茅屋、衣衫褴褛的村民和饥饿浮肿的孩子,满是同情。队伍中有战士背着半袋玉米种子,这半袋种子如同命运馈赠。战士深知其对百姓的意义,决定留下。交接时战士坚定地说:“乡亲们,种下好好照料,会有收获,日子会好起来的。”村民颤抖着接过,满含感激。
 
村民怀着敬畏播下种子,精心照料。小籽黄玉米不负众望,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收获季节田野金黄,村民告别饥饿。
 
近百年来,新农业技术和作物不断涌现。但不管外面如何变迁,火烧坪老乡始终不忘红军恩情。小籽黄玉米被当作宝贝,原生态保存传承至今。

那位86岁老人生前说的一句话:“我坚持不了多久了,但希望这个种子一定继续传递下去…”

收获的季节总是充满喜悦,村民们会把一部分最好的玉米挂在屋子的墙上,那不仅仅是粮食,更是一种纪念。当有远方的客人来到火烧坪,村民们就会自豪地讲述小籽黄老玉米的故事,讲述红军的恩情。
 
就这样,小籽黄老玉米在火烧坪传承了近百年。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坚守与感恩。每一株玉米都像是一个无声的讲述者,向人们诉说着那段红军与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而这份深情,如同小籽黄老玉米的种植传统一样,永远不会被磨灭,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宜昌·王爷庙
宜昌 1929年贺龙的土家红一军来到火烧坪...宜昌 1929年贺龙的土家红一军来到火烧坪...宜昌 1929年贺龙的土家红一军来到火烧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