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毛主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石木云1
  • 2025-04-29 17:40:06
历史毛主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出主意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定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并决定他为书记处主席。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指出:“书记处重新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同志组成之,泽东同志为主席,会期不固定,得随时由主席召集之。会议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下发全党,要求:“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了党开展正确领导的途径和遵循。

“遍地英雄下夕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信:“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为了倾听到人民的声音,毛泽东将开展群众性调查列为身边警卫战士的三项任务之一。他曾对战士们形象比喻:“一个是我,一个是你们,一个是农民。你们见到了农民,我看到了你们,就间接见到了农民。就离这么远。”除了让战士们回乡搞调查,还提倡战士们同家庭和亲友多通信。毛泽东曾对警卫战士们说:“你们要勤跟家里写信,两个月写一封。内容是问有没有吃的,生产情况,合作社情况。”还说:“要把信拿给我看。那我就消息灵通了。”

毛泽东经常教导领导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回忆,1958年10月,在一次去地方短期调研前,毛泽东叮嘱:“下去调查时不要各级领导作陪,要找生产队长就只找生产队长,不要公社书记、大队长参加;要找群众谈话就不要找干部参加;要找县委书记也只请他本人来谈,因为人多了谈话就有顾虑(同级干部如此,上级干部更如此)。找群众谈话要有各个阶层的人物,尤其要注意中农的态度,还可以找下放干部谈话,他们可能顾虑较少。总之要了解各种人的真实想法。助手中可以选一两位女同志,那样同农村妇女谈话比较方便。”言简意明,凝聚了毛泽东几十年走群众路线的智慧结晶。 鄂尔多斯·锦苑小区
历史毛主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