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秋,日军空袭南京...

  • 寰球探索君
  • 2025-05-03 08:45:19
1937年秋,日军空袭南京,毛虎桥监狱突发大火,一批被捕人员趁乱逃了出来,其中就包括红色特工施亚夫,四年后,他发给粟裕一张诡异的手绘画,粟看后面色大变。

施亚夫,江苏南通人,工人出身,1930年加入共产党,曾在中共南通特委从事兵运工作,这项工作技术含量很高,需要暗中联络国民党部队的中下层干部,从而建立起一个亲共的革命网络。

1931年,施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保释出狱。后在十九路军工作了几年,再度回到南通组织工作。

1933年,在组织南通的罢工罢课事件中,由于身份暴露,他再度被捕入狱,这次被判刑15年。

不过他在监狱只呆了四年就遭遇日军侵华,日机轰炸南京时,他所在的毛虎桥监狱发生大火,看守人员见状纷纷逃命去了,监狱内乱作一团,而关押的人员却看到了生机,施亚夫等一大批被捕的人员,趁着混乱逃出了监狱。

出狱后,由于南通的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他一时找不到组织,但革命理想还是要继续,他要继续坚持斗争,于是就在民间组织起一支“中国工农守土团”,与日伪斗争。

直到1940年他才与新四军取得了联系,但对于他的“中国工农守土团”,新四军并没有收编,而是另有他用,将其作为诱饵,引诱汪精卫上钩。

守土团与汪伪有过数次摩擦,但汪却一心想要收编这支队伍,为此还大造舆论,在南通城内大肆张贴告示,说这支队伍是他自己的,意在逼迫施亚夫投靠自己。

组织上指示将计就计,施亚夫借此转而向汪示好,表明自己愿意归顺,并让人送了一份八千人的花名册给汪,以示诚意,但实际上施的队伍人员只有二三百人,而且也没什么装备。

但施通过贿赂前来收编的严甸南,顺利打入了敌伪,此后守土团更名为绥靖军第7师,而施则成了日伪中将师长。

有了这一身份,施亚夫不断在敌伪内收集情报,将日军和伪军的核心情报秘密传送给新四军,使敌方在关键作战行动中遭遇挫败。

从1941年到1945年间,日军及汪伪政府在华中、华南占领区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清乡”行动。

对于“清乡”,汪伪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军事“清乡”,以日军打击抗日力量为主;第二步是政治清乡,即肃清共产党在敌伪区的力量。

1942年,“清乡”很快波及到南通。同年11月,施亚夫得知日军要在苏中、苏北地区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清乡”行动。

时间紧迫,施亚夫一刻也不敢耽误,马上将情报传递到粟裕手中。粟裕收到情报,马上通知人员在南坎召开了军事会议研讨应对方案。

然而次日,日军便得知了这一消息,日军驻南通最高长官小林信南马上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上部署了四支日军和两支伪军准备在中途截杀返程的中共干部。

幸运的是,这个会议施亚夫也参加了,他在听完部署后,吓出一身冷汗,很明显,新四军内部出了奸细。

会议中途,施趁着休息的空隙,写了一个小纸条藏在一个烟盒里交给了副官,将此信息及时传递了出去。

粟裕在收到情报后,火速派出骑兵追赶返程的与会人员,及时让他们更改了返程路线,避免了一场灾难。

施亚夫在传递情报后,心里仍很不安,他一心要把这个内鬼找出来。于是会后他故意与小林信南进行了交谈。

施说:“小林将军,南坎三面邻海,仅有一条陆路,基本是一个死亡之地,粟裕怎么可能把会议地点选在这里呢?他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吧?”

然而小林却不以为然地说:“你的分析有道理,不过情报来自于新四军内部,真实可靠,我们特高课在新四军内培养了报务员,你只要配合好行动就行了。”,施亚夫不再追问。

之后施拿来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电报耳机,还是装在香烟盒里,再次将情报传递了出去。

粟裕收到施亚夫发来的第二个情报后,打开一看,脸色变得十分凝重,马上下令停止了所有收发报行为,随后在电台部门展开排查。

就在排查时,有人来报说电报科长不见了。众人马上进行了搜查,结果发现这名科长划着小船要逃跑,拼命地划向日伪区。战士们鸣枪示警无效后,粟裕下令立即将其击毙,并在他的身上搜查出密码本等间谍工具,最终确定此人就是隐藏在新四军电报科的奸细。

日军这边因为行动失败,小林知道他们内部有新四军的情报人员,于是开始大肆排查,施亚夫也成了怀疑对象,不过小林没有证据,最后只是对他进行了降级。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施亚夫率部起义,重归大部队的怀抱。

新中国建立后,他曾先后任南京公安总队副总队长、江苏省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2005年,施亚夫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公开了自己当年的故事。

2010年,施亚夫在南京病逝,享年96岁。

历史历史人物
1937年秋,日军空袭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