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窜改
- 松松發文物资料君
- 2025-05-13 04:15:13
【《老子》的窜改】
…在《老子》流传的历史中,还发生过一次情况颇有类似之处的修改。今本七十五章句首,马王堆帛书本作:“人之饥也,以其取食隧(案:通道)之多也,是以饥。”这应该是接近原本的。在汉代的某个时候,“以其取食隧之多也”被改成了今本的“以其上食税之多”。老子的原意是说,在人类自然淳朴的状态中,人们都专心从事单纯的生产劳动,大家都能吃饱肚子;等到取得食物的途径多了,人们反而会饿肚子。这正合乎《老子》“正言若反”的特点。像统治者收取赋税太多,人民就会饿肚子这种大家都明白的事情,老子是不会当作自己的心得去说的。这跟老子不会认认真真地去告诫人们必须“绝伪弃诈”,是一个道理。但是在人们对统治者加在他们头上的沉重赋税十分不满的情况下,指责统治者食税太多的修改本,自然很容易取得普遍的认可,以致很快把原本排挤出了历史舞台。
——裘锡圭《老子今研》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在《老子》流传的历史中,还发生过一次情况颇有类似之处的修改。今本七十五章句首,马王堆帛书本作:“人之饥也,以其取食隧(案:通道)之多也,是以饥。”这应该是接近原本的。在汉代的某个时候,“以其取食隧之多也”被改成了今本的“以其上食税之多”。老子的原意是说,在人类自然淳朴的状态中,人们都专心从事单纯的生产劳动,大家都能吃饱肚子;等到取得食物的途径多了,人们反而会饿肚子。这正合乎《老子》“正言若反”的特点。像统治者收取赋税太多,人民就会饿肚子这种大家都明白的事情,老子是不会当作自己的心得去说的。这跟老子不会认认真真地去告诫人们必须“绝伪弃诈”,是一个道理。但是在人们对统治者加在他们头上的沉重赋税十分不满的情况下,指责统治者食税太多的修改本,自然很容易取得普遍的认可,以致很快把原本排挤出了历史舞台。
——裘锡圭《老子今研》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