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1932年3月成立...
- 霍小兵
- 2025-05-21 12:26:43
伪满洲国1932年3月成立,初期为共和体制,不久以爱新觉罗溥仪为元首,称“执政”,年号“大同”;溥仪称帝后改年号为“康德”。
1932年6月14日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承认伪满洲国。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为驻满洲国大使。
1932年9月23日苏联同意伪满洲国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等城市派驻领事官员。
1933年1月15日美国通告世界各国,要求各国不要承认伪满洲国。
1934年3月13日英国宣布永不承认满洲国。
1934年5月24日,萨尔瓦多成为第二个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
1936年11月28日意大利与日本签署协定,承认伪满洲国。
1938年2月20日德国正式承认伪满洲国。
之后,保加利亚、克罗地亚、丹麦、芬兰、匈牙利、泰国、缅甸、菲律宾、法国维希政权、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西班牙先后承认了伪满洲国。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苏联明确表示尊重伪满洲国的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同时,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得到日本政府的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
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波兰也承认了伪满洲国,但波兰于1942年2月24日取消了对伪满洲国的承认。
据伪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承认伪满洲国的共有23个国家,除上述各国,还包括汪伪政权、日本于1939年至1945年间在内蒙古中部操纵成立的傀儡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及1943年10月于新加坡成立的由日本扶持的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当时,印度的圣雄甘地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也是一贯的和明确的。
1932年6月14日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承认伪满洲国。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为驻满洲国大使。
1932年9月23日苏联同意伪满洲国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等城市派驻领事官员。
1933年1月15日美国通告世界各国,要求各国不要承认伪满洲国。
1934年3月13日英国宣布永不承认满洲国。
1934年5月24日,萨尔瓦多成为第二个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
1936年11月28日意大利与日本签署协定,承认伪满洲国。
1938年2月20日德国正式承认伪满洲国。
之后,保加利亚、克罗地亚、丹麦、芬兰、匈牙利、泰国、缅甸、菲律宾、法国维希政权、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西班牙先后承认了伪满洲国。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苏联明确表示尊重伪满洲国的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同时,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得到日本政府的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
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波兰也承认了伪满洲国,但波兰于1942年2月24日取消了对伪满洲国的承认。
据伪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承认伪满洲国的共有23个国家,除上述各国,还包括汪伪政权、日本于1939年至1945年间在内蒙古中部操纵成立的傀儡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及1943年10月于新加坡成立的由日本扶持的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当时,印度的圣雄甘地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也是一贯的和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