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

  • 刘墉
  • 2025-05-01 04:13:35
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终于得到一枝野生枇杷,匆匆拿回家,怕摘来的花果很快凋零,所以先在册页上用写意的方式留下纪录。

接着是深入观察的阶段,我用铅笔做了精细的写生,纪录枇杷的细节:它的叶序、叶形、叶脉和果子的生长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造物的神妙。

接下来是设计小麻雀,我喜欢“移情入物”,表面是写实,其实加入了自己的构思,画小虫小鸟我都会为它们编故事,有故事才有情趣,让欣赏的人自己发挥想像,甚至为它们编剧情、想对白,让绘画动起来,无声变有声。

画了五只小麻雀,每只方向跟飞行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停在枝头正说枇杷好好吃,有的匆匆飞来喊着我也要!有的在空中振翅停顿,准备找地方降落。它们翅膀的斜度跟羽毛的细节都要合乎生态。譬如翅膀羽毛微微向上翘起,表示正在努力向下拍。

它们的爪子都经过设计,我曾经做解剖,所以对鸟爪的结构关节比较清楚。我主张从“观物精微”到“物我两忘”,无论怎样大笔挥洒,都要先对描写的东西深入了解,不能临摹套公式。“你可以忘记,但是不能不知道”,也要边画边想它们下一步打算做什么,来设计当下的姿态。

整张画都是用“没骨”的画法,但是在麻雀和枇杷的后面,也就是绢的背面要再晕染几层不透明色来增加实体感。

枇杷的叶子比较硬而厚,有些地方画两次,有些笔触间故意留小的缝隙。被虫子啃噬的地方尤其重要,能在整幅画面中有变化和情趣。

枝干有的地方用中锋描写,有的地方以侧锋飞白,使简单的树枝也能有光影节奏和质感变化。

最后要说:我画花鸟不用黑墨替代色彩,所以对轻重错落和色彩变化要特别小心,尤其是让后面的叶片隐隐约约透出来,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

足足画了两个礼拜,终于完成了,希望大家喜欢!

写生绘画
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早就想画枇杷,一直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