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们都在对美国说“不”

  • 参考消息
  • 2023-02-25 06:52:45
盘点俄乌冲突一周年 【这次,他们都在对美国说“不”】(文/姜涛)俄乌冲突爆发已经一年,美国以及北约国家一边制裁俄罗斯,一边武装乌克兰。美国领导人还满世界访问,企图在外交上胁迫各国选边站。然而一番操作下来,世人不难发现,除了军事上给俄罗斯带来一些麻烦之外,经济制裁与外交胁迫的效果都非常有限,甚至适得其反。乌克兰危机一周年
据统计,美西方对俄罗斯发起的制裁措施已超过1.3万项,是针对伊朗的3倍。然而德国政府最近承认,这些制裁效果似乎十分有限。德国联邦经济部的一份报告称,“俄罗斯经济的复原力似乎明显高于实施制裁时的预期”。
报告举例说,冻结俄罗斯海外资金最初造成了俄罗斯金融部门的动荡,导致卢布和股市暴跌,但俄罗斯央行成功稳定了金融业,并防止金融制裁蔓延到实体经济。此外,俄罗斯的能源公司从天然气和石油世界市场价格的大幅提高中获利颇丰,仅去年,占俄罗斯国家预算约45%的原材料出口收入同比增长了28%,这也稳定了俄罗斯的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如印度,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能源与美欧之间的“中间商”,而美国竟然还觉得“很合理”。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报道,制裁导致俄原油价格下跌,印度借机增加了对俄罗斯原材料的采购以满足其国内需求。有报道称,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印度来自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增加了125倍!同时印度也对俄罗斯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并以更高的价格向欧美出口。
尽管美国经常对印度不顾西方制裁继续与俄罗斯做生意提出抗议,但它仍是印度石油产品的最大买家。美国人很清楚,它以市场价从印度购买的精炼产品就源自俄罗斯石油。而且美国在表面上挑不出印度的毛病,因为这些石油大多是印度从第三国购买,形式上已不再是“俄罗斯石油”。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本人也在去年11月表示,乐见印度、非洲受益于俄罗斯出口燃料的“白菜价”。
这种一边制裁别人还一边买人家产品的行为并不奇怪。根据《经济学家报》的说法,西方对俄石油实施的制裁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莫斯科的收入,但为了避免供应短缺,他们也得保持俄罗斯能源产品持续流出。因此,美西方没有批评印度的战略,因为它符合两方的目标。果然是嘴上嫌弃,身体却很诚实,老双标了。
事实上,美西方对俄罗斯经济制裁没占到便宜,欧洲国家正面临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用法国《回声报》网站的话说,对俄制裁的“回旋镖效应”精确地击中西方。
另一方面,对其他国家的外交胁迫还暴露了美西方野蛮霸道的本质。除了北约、七国集团、日韩澳等小圈子成员,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开始对美国说“不”,在俄乌冲突这一问题上拒绝随美国起舞。
1月底,德国总理朔尔茨罕见访问了南美洲。名为合作,实则配合美国施压——据报道,美军高级军官正试图说服一些拉美国家,将他们手中的俄制武器提供给乌克兰。但作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非北约主要伙伴”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都拒绝向俄乌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弹药。巴西学者表示,这些拉美国家有自己的国家利益需要考虑,不会在俄乌冲突上跟风欧美的政策。另外,这些国家历来的外交传统是用多边主义机制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诉诸军事和武力手段。
在非洲,许多国家抱怨美国投入到乌克兰的资金和资源太多,而它们国家的问题从来没有获得这么多的资源和关注。美国学者姆文巴·迪佐莱莱说:“非洲人在说,‘我们认为有另一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美国和西欧,与你们的邻国一起坐下来,试着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南非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坦迪·莫迪塞直言:美国正在向与俄罗斯保持关系的非洲国家施压。
在东南亚,即使面对欧盟承诺投入巨额资金的诱惑,东盟也拒绝使用较强硬的语言谴责莫斯科。东盟领导人坚称,他们不会被迫在争夺影响力的全球角色之间做出选择。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说:“我们完全拒绝回到冷战局面。冷战中,我们不得不在同哪个超级大国结盟的问题上选边站。”
……
西方国家发现,全球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早已不听他们发号施令。
甚至美国的小伙伴也开始“不听话”了,典型如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土耳其经常给美国“制造麻烦”。一方面,土耳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协助通过黑海开放小麦出口的交易谈判。另一方面,安卡拉与美国及北约保持距离,却与俄罗斯保持着深厚的经济关系。最近土耳其阻挠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就令美国很头疼,威胁不卖给土耳其F-16战机。
与土耳其类似,作为欧盟与北约双料成员的匈牙利也是美国眼里的“刺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一直不愿与欧盟一道制裁莫斯科,并坚称,在俄罗斯与美国达成协议之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将意味着直接的“生命威胁”。美国驻匈牙利大使普雷斯曼因此隔三岔五对欧尔班政府口诛笔伐,逼得匈牙利外长斥责这位大使“干涉匈牙利司法、推行美国殖民主义”。
对美国来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而事实上,这个队伍本来就是各有心思,并非铁板一块。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项目主任季莫费·博尔达切夫认为,美国从属国之间的关系与一般的国际关系其实别无二致——各国都忙着为一己私利展开竞争。连接它们的唯一纽带是美国能够分别“约束”团队中的每个代表。一旦“带头大哥”失道寡助,所谓“集体西方”也就不复存在。锐参考
这次,他们都在对美国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