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普京的秘密军火帝国经济学人...
- 美鸥译丛
- 2025-05-15 01:20:21
一窥普京的秘密军火帝国
经济学人
——
2025年5月8日,北约最高指挥官克里斯·卡沃利将军最近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表示,俄罗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换部队、坦克和弹药。今年,俄罗斯工厂预计会生产1,500辆坦克,而美国只造135辆。同时,俄罗斯将生产3,000辆装甲车辆——相比之下,美国现在根本没有新生产步兵战车。俄罗斯的炮弹产能也令人吃惊,每月可生产25万发,按照这个速度,俄罗斯的弹药库最终将比美国和欧洲加起来还要大三倍。
为了弄清楚俄罗斯军工扩张的实际规模,《经济学人》还专门咨询了一家西方公司。这家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筛查多种主要为商业渠道的数据源,追踪比如手机这类电子设备在重要工业园区的活跃数量。虽然这些数据只能覆盖所有设备的2%到10%,但却可以真实反映出工厂的活跃度。出于话题的敏感性,这家公司要求匿名。
以俄罗斯最大的坦克工厂之一:鄂木斯克坦克制造厂为例(图1)。该工厂回收几十年前生产的老式 T-80 坦克,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昼夜不停地运转。
2022 年 2 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厂的活动水平曾经略有上升,随后下降。但自入侵以来,工厂里的人数急剧上升。自2023年中期以来,克里姆林宫意识到需要为一场长期战争进行动员以来,工厂的活动水平一直保持得特别高。图2
俄罗斯的其他国防工业设施也呈现出同样的情况。
图3,车辆:俄罗斯最大的坦克工厂乌拉尔车辆制造厂,在2024年的活跃度明显高于去年。生产装甲运兵车的阿尔扎马斯工厂,以及造步兵战车的库尔干与莫托维利哈工厂,也都是一派繁忙。
图4,火炮:叶卡捷琳堡第9工厂生产榴弹炮和坦克炮管,从卫星遥感图像上,可以看到一排排摆在场地上的火炮。一旁的NPO Novator工厂研发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位于伏尔加格勒的“泰坦-巴里卡迪”工厂主要制造伊斯坎德尔发射系统,还有图拉的NPO Splav工厂,生产“冰雹”“飓风”“龙卷风”系列火箭弹,这些地方的生产活动都在大幅增长。
图5,爆炸物:想要一年填充300万发炮弹,炸药那可是要天量的。季尔任斯克的斯维尔德洛夫工厂是俄罗斯最大的炸药厂,主要为炮弹和滑翔炸弹提供化学原料。最近这里每月的电子设备数量明显上涨。据伯明翰大学的朱利安·库珀称,基洛夫的塞尔马什工厂(生产弹药壳体)的活跃度也在提升。
图6,飞机:伊朗设计的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已成为乌克兰天空中的“熟面孔”。仅在今年2月,几乎每天都有140次无人机袭击,这远高于2024年初的水平。这也与鞑靼斯坦阿拉布加工厂(沙赫德-136的生产点)及附近贝吉舍沃机场活跃度的明显提升相吻合。从照片看,阿拉布工厂的新建筑拔地而起,规模一目了然。
图7,阿拉布加无人机工厂,2024年3月:大量新建筑在建;2024年9月:又有新楼投入使用。卫星图片由Maxar Technologies提供(2025年)。
实际上,俄罗斯国防产业的“亢奋”不止如此,还有更多迹象表明其活跃度惊人。比如说,在比伊斯克市,这里既有重要的炸药中间体工厂,也承担军事科研任务。2023年,该市从居民楼到化工厂片区的日均交通流量增长了19%。所谓的“停留时间”——即人们在同一个地方待的时长——在二、三班倒工作时段提高了32%。运动社交App Strava统计显示,工厂附近出现了新的跑步和骑行人群,暗示新工人已经大量涌入,也难怪当地住房租金一年涨了21%。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俄罗斯准备在北约边境扩军的相关地区,比如卢加市——去年俄罗斯在那里组建了新师。手机定位数据显示,工业区人口密度提升,夜间10点到早上6点的“停留时间”增加,还出现了连接新宿舍和军工厂的通勤路线,这一切都说明了工厂已经开始夜班制。
当然,俄罗斯的军工体系仍然有一定限制。去年,该国相当一部分在乌克兰战场使用的炮弹其实来自朝鲜,但这些库存毕竟有限。据伦敦开放源中心和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研究,炮弹关键原料,比如用来造炮管的铬铁矿、生产推进剂的棉浆,依然需要进口。不过,俄罗斯现在已经可以自产一部分关键部件。伯明翰大学的库珀在最近发表在《RUSI杂志》的报告中,总结道:“原则上,这种已经调动起来的国防能力,完全有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他还说:“讽刺的是,现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可能不得不认真研究俄罗斯,学学如何调整自身的国防生产。”
经济学人
——
2025年5月8日,北约最高指挥官克里斯·卡沃利将军最近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表示,俄罗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换部队、坦克和弹药。今年,俄罗斯工厂预计会生产1,500辆坦克,而美国只造135辆。同时,俄罗斯将生产3,000辆装甲车辆——相比之下,美国现在根本没有新生产步兵战车。俄罗斯的炮弹产能也令人吃惊,每月可生产25万发,按照这个速度,俄罗斯的弹药库最终将比美国和欧洲加起来还要大三倍。
为了弄清楚俄罗斯军工扩张的实际规模,《经济学人》还专门咨询了一家西方公司。这家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筛查多种主要为商业渠道的数据源,追踪比如手机这类电子设备在重要工业园区的活跃数量。虽然这些数据只能覆盖所有设备的2%到10%,但却可以真实反映出工厂的活跃度。出于话题的敏感性,这家公司要求匿名。
以俄罗斯最大的坦克工厂之一:鄂木斯克坦克制造厂为例(图1)。该工厂回收几十年前生产的老式 T-80 坦克,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昼夜不停地运转。
2022 年 2 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厂的活动水平曾经略有上升,随后下降。但自入侵以来,工厂里的人数急剧上升。自2023年中期以来,克里姆林宫意识到需要为一场长期战争进行动员以来,工厂的活动水平一直保持得特别高。图2
俄罗斯的其他国防工业设施也呈现出同样的情况。
图3,车辆:俄罗斯最大的坦克工厂乌拉尔车辆制造厂,在2024年的活跃度明显高于去年。生产装甲运兵车的阿尔扎马斯工厂,以及造步兵战车的库尔干与莫托维利哈工厂,也都是一派繁忙。
图4,火炮:叶卡捷琳堡第9工厂生产榴弹炮和坦克炮管,从卫星遥感图像上,可以看到一排排摆在场地上的火炮。一旁的NPO Novator工厂研发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位于伏尔加格勒的“泰坦-巴里卡迪”工厂主要制造伊斯坎德尔发射系统,还有图拉的NPO Splav工厂,生产“冰雹”“飓风”“龙卷风”系列火箭弹,这些地方的生产活动都在大幅增长。
图5,爆炸物:想要一年填充300万发炮弹,炸药那可是要天量的。季尔任斯克的斯维尔德洛夫工厂是俄罗斯最大的炸药厂,主要为炮弹和滑翔炸弹提供化学原料。最近这里每月的电子设备数量明显上涨。据伯明翰大学的朱利安·库珀称,基洛夫的塞尔马什工厂(生产弹药壳体)的活跃度也在提升。
图6,飞机:伊朗设计的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已成为乌克兰天空中的“熟面孔”。仅在今年2月,几乎每天都有140次无人机袭击,这远高于2024年初的水平。这也与鞑靼斯坦阿拉布加工厂(沙赫德-136的生产点)及附近贝吉舍沃机场活跃度的明显提升相吻合。从照片看,阿拉布工厂的新建筑拔地而起,规模一目了然。
图7,阿拉布加无人机工厂,2024年3月:大量新建筑在建;2024年9月:又有新楼投入使用。卫星图片由Maxar Technologies提供(2025年)。
实际上,俄罗斯国防产业的“亢奋”不止如此,还有更多迹象表明其活跃度惊人。比如说,在比伊斯克市,这里既有重要的炸药中间体工厂,也承担军事科研任务。2023年,该市从居民楼到化工厂片区的日均交通流量增长了19%。所谓的“停留时间”——即人们在同一个地方待的时长——在二、三班倒工作时段提高了32%。运动社交App Strava统计显示,工厂附近出现了新的跑步和骑行人群,暗示新工人已经大量涌入,也难怪当地住房租金一年涨了21%。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俄罗斯准备在北约边境扩军的相关地区,比如卢加市——去年俄罗斯在那里组建了新师。手机定位数据显示,工业区人口密度提升,夜间10点到早上6点的“停留时间”增加,还出现了连接新宿舍和军工厂的通勤路线,这一切都说明了工厂已经开始夜班制。
当然,俄罗斯的军工体系仍然有一定限制。去年,该国相当一部分在乌克兰战场使用的炮弹其实来自朝鲜,但这些库存毕竟有限。据伦敦开放源中心和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研究,炮弹关键原料,比如用来造炮管的铬铁矿、生产推进剂的棉浆,依然需要进口。不过,俄罗斯现在已经可以自产一部分关键部件。伯明翰大学的库珀在最近发表在《RUSI杂志》的报告中,总结道:“原则上,这种已经调动起来的国防能力,完全有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他还说:“讽刺的是,现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可能不得不认真研究俄罗斯,学学如何调整自身的国防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