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枝辉解读之一:夫妻共有房产部分
- 陈枝辉律师
- 2025-01-21 17:03:14
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律师说法 【陈枝辉解读之一:夫妻共有房产部分】法律无外乎情理,在婚家领域体现的尤其突出。民法典出台后,总则、物权、合同通则、担保、继承、侵权责任各编都出了司法解释,但第一次出第二回司法解释的分编,只有婚姻家庭编,足见该编最贴近民生,在现实和司法实务中暴露的问题最多,有争议、需达成共识的地方最多。
个人研读了一遍,尽量按实务重要性程度,以简洁表述分享给大家。其中房产方面的问题争议,由来已久,亦最为人们关注,故作为个人解读第一部分,与大家交流、分享:
房产问题在本篇司法解释中,可谓浓墨重彩。针对性位置见第五条、第八条,每条内容庞杂,信息量大。总结处理一般原则: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考虑共同生活时长、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贡献大小、房屋现值,房屋判归情理上应得一方,然后给对方适当补偿。
第五条【第1款/未过户房屋】双方有约定,离婚时,仍未过户,按前述一般原则处理。背后情理逻辑:说好的给,为什么给,又为什么最后不给,到底该不该给?按一般原则综合判定。【第2款/已过户房屋】因为结婚,让对方成为产权人,离婚时,想收回,按前述一般原则处理。背后情理逻辑:结个婚,是不是图人家房子,让第三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断一下。【第3款/欺诈撤销】如果因为结婚成为产权人,存在欺诈、胁迫、侵权、不尽扶养义务等情形,可请求撤销房产赠与。背后情理逻辑:你房子弄到手了,做的事人神共愤,根本没有夫妻情面,我是可以要回来的。
第八条【第1款/婚后一方父母全资购房】除非明确约定只给自己孩子,否则视为小两口共有,但离婚分割时,原则上判归出资父母的子女,仍遵循一般原则处理。背后情理逻辑:父母心,似碧玉,口未言,心已明,若两口子不和,毋庸讳言,当初买房给小两口出的钱,让小两口好好过日子的,目的落空,理所当然自己孩子这边应有更多利益保护,除非这孩子不成器,真的坏事做尽,不能有父母买房子撑腰就可以乱来。【第1款/婚后父母部分出资购房】同前述原则,一般按出资比例,其次考虑到其他一般原则。情理逻辑:出资系取得产权重要因素,出资、共同生活、孕育子女、离婚过错、家庭贡献、房屋现值等因素中,可以出资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总结一下:一方因为结婚,获得对方或对方父母“恩惠”赠与房产,不是入了保险箱,对方也不能因为给了配偶房产,就可以发号施令、为所欲为。司法裁判此类纠纷时,会有系列问题叩问:两口子一起过日子,都过了这么久了/才过这么短时间,怎么就想离了?是谁不想好好过日子了?谁在整事?孩子谁管得多?谁给家里挣钱?房子当初怎么想着写对方名?房子谁出的钱?房子现在涨了还是跌了?
房子不是婚姻本质。谁也不能拿房子说事。法律保护善良一方,实质上是保护社会的稳定,在维护善良风俗。
婚前房产为另一方加名若离婚归谁
个人研读了一遍,尽量按实务重要性程度,以简洁表述分享给大家。其中房产方面的问题争议,由来已久,亦最为人们关注,故作为个人解读第一部分,与大家交流、分享:
房产问题在本篇司法解释中,可谓浓墨重彩。针对性位置见第五条、第八条,每条内容庞杂,信息量大。总结处理一般原则: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考虑共同生活时长、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贡献大小、房屋现值,房屋判归情理上应得一方,然后给对方适当补偿。
第五条【第1款/未过户房屋】双方有约定,离婚时,仍未过户,按前述一般原则处理。背后情理逻辑:说好的给,为什么给,又为什么最后不给,到底该不该给?按一般原则综合判定。【第2款/已过户房屋】因为结婚,让对方成为产权人,离婚时,想收回,按前述一般原则处理。背后情理逻辑:结个婚,是不是图人家房子,让第三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断一下。【第3款/欺诈撤销】如果因为结婚成为产权人,存在欺诈、胁迫、侵权、不尽扶养义务等情形,可请求撤销房产赠与。背后情理逻辑:你房子弄到手了,做的事人神共愤,根本没有夫妻情面,我是可以要回来的。
第八条【第1款/婚后一方父母全资购房】除非明确约定只给自己孩子,否则视为小两口共有,但离婚分割时,原则上判归出资父母的子女,仍遵循一般原则处理。背后情理逻辑:父母心,似碧玉,口未言,心已明,若两口子不和,毋庸讳言,当初买房给小两口出的钱,让小两口好好过日子的,目的落空,理所当然自己孩子这边应有更多利益保护,除非这孩子不成器,真的坏事做尽,不能有父母买房子撑腰就可以乱来。【第1款/婚后父母部分出资购房】同前述原则,一般按出资比例,其次考虑到其他一般原则。情理逻辑:出资系取得产权重要因素,出资、共同生活、孕育子女、离婚过错、家庭贡献、房屋现值等因素中,可以出资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总结一下:一方因为结婚,获得对方或对方父母“恩惠”赠与房产,不是入了保险箱,对方也不能因为给了配偶房产,就可以发号施令、为所欲为。司法裁判此类纠纷时,会有系列问题叩问:两口子一起过日子,都过了这么久了/才过这么短时间,怎么就想离了?是谁不想好好过日子了?谁在整事?孩子谁管得多?谁给家里挣钱?房子当初怎么想着写对方名?房子谁出的钱?房子现在涨了还是跌了?
房子不是婚姻本质。谁也不能拿房子说事。法律保护善良一方,实质上是保护社会的稳定,在维护善良风俗。
婚前房产为另一方加名若离婚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