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钱却拖欠工资拒不支付,获刑!

  •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 2025-02-09 17:16:02
小粤说法 【明明有钱却拖欠工资拒不支付,获刑!】对于打工人而言,能足额领取劳动报酬,是对自己辛勤劳动的肯定,然而有些“包工头”有钱却不按时发放工资,甚至一跑了之。案件播报

【基本案情】

吴某以其实际经营的装饰公司承接某酒店的改造项目。根据合同约定,吴某按期累计收到改造项目工程款150万余元。在收到工程款的情况下,吴某拖欠该改造项目工人劳动报酬合计23万余元,工人因此拒绝继续施工,导致该改造项目停工,吴某则离开当地以此逃避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

经相关部门多次通知、督促,吴某支付上述工程款13万元后,不再配合调查、处理,拒不支付拖欠的剩余劳动报酬。

经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吴某到案接受调查。案发时,吴某仍拖欠劳动报酬10万余元。

【裁判结果】

汕头龙湖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以逃匿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相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拒绝支付,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综合其犯罪事实、性质、情节、悔罪表现等,法院最终判处昌某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并应支付拖欠的各被害人款项。

【法官说法】

拖欠工资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用人单位或雇主应当重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及时发放工资,若因一时困难,应积极主动与劳动者协商工资发放问题,切勿用消极方式拖延处理。同时,劳动者要注意签订劳动合同,保存相关证据,当工资被恶意拖欠时,及时向当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二)逃跑、藏匿的;(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四条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在指定的期限内仍不支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但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悉责令支付或者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除外。行为人逃匿,无法将责令支付文书送交其本人、同住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负责收件的人的,如果有关部门已通过在行为人的住所地、生产经营场所等地张贴责令支付文书等方式责令支付,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的,应当视为“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
明明有钱却拖欠工资拒不支付,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