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说民商法(六十一)山寨小米案目...
- 民商法汪华亮
- 2025-05-04 06:53:04
案说民商法(六十一)
山寨小米案
目前找不到判决书原文,只能引用新闻报道。
自2022年11月起,“小米零度”在电商平台销售智能马桶及花洒,商品使用“小米零度”字样及与小米商标近似的“M”形标识,并以“小爱小爱”作为语音唤醒指令,与小米旗下语音助手“小爱同学”高度相似。
小米公司主张,“小米”商标为驰名商标,被告的行为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构成商标侵权;而“小爱小爱”语音指令模仿“小爱同学”,属于不正当竞争。因此,小米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索赔3000万元。
被告“小米零度”辩称,其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与小米商标不构成近似,且“小爱小爱”与“小爱同学”存在差异,无法唤醒小米设备,故不构成侵权。其律师还指出,小米的文字商标并未注册在马桶品类上,且他们的商标经过国家商标总局认证,不应认定为侵权。
但法院认定,“小米”商标在智能硬件领域具有极高知名度,被告使用近似标识及语音指令的行为,主观恶意明显,且侵权持续时间长、获利巨大,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兜底条款,法院将语音指令纳入保护范围。
经计算,被告侵权获利约2700万元,法院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小米3000万元诉请,并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消除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界面新闻网,作者界面新闻记者 |宋佳楠
以下为亮哥分析评论:
1.关于商标侵权。原则上,商标侵权以“相同或类似商品”和“相同和近似商标”为要件,但是驰名商标可以跨类保护,不以“相同或类似商品”为限。本案中,若将“小米”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则商标侵权不以“相同或类似商品”为限,之需要认定被告商标与原告商标“相同或近似”。
2.关于不正当竞争。被告的行为,比较符合“混淆行为”的构成要件,也就是,攀附性使用他人的商业标识,造成误认结果的行为。通常,被告所使用的商业标识,主要包括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市场主体名称,网络标识(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但是,其他商业标识,比如“小爱同学”语音指令、“小度小度”语音指令等,具有很高的显著性,也可以认定为商业标识。
3.关于赔偿数额。《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混淆行为,与《商标法》上的商标侵权行为,赔偿数额计算办法趋于一致。特别是,在恶意侵权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超过原告损失数额或被告获利数额的惩罚性赔偿,本案中,法院认定被告获利2700万元,但是判决赔偿数额是3000万元,实际上运用了惩罚性赔偿规则。
4.诚实经营才是王道,投机钻营必遭反噬。
山寨小米案
目前找不到判决书原文,只能引用新闻报道。
自2022年11月起,“小米零度”在电商平台销售智能马桶及花洒,商品使用“小米零度”字样及与小米商标近似的“M”形标识,并以“小爱小爱”作为语音唤醒指令,与小米旗下语音助手“小爱同学”高度相似。
小米公司主张,“小米”商标为驰名商标,被告的行为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构成商标侵权;而“小爱小爱”语音指令模仿“小爱同学”,属于不正当竞争。因此,小米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索赔3000万元。
被告“小米零度”辩称,其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与小米商标不构成近似,且“小爱小爱”与“小爱同学”存在差异,无法唤醒小米设备,故不构成侵权。其律师还指出,小米的文字商标并未注册在马桶品类上,且他们的商标经过国家商标总局认证,不应认定为侵权。
但法院认定,“小米”商标在智能硬件领域具有极高知名度,被告使用近似标识及语音指令的行为,主观恶意明显,且侵权持续时间长、获利巨大,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兜底条款,法院将语音指令纳入保护范围。
经计算,被告侵权获利约2700万元,法院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小米3000万元诉请,并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消除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界面新闻网,作者界面新闻记者 |宋佳楠
以下为亮哥分析评论:
1.关于商标侵权。原则上,商标侵权以“相同或类似商品”和“相同和近似商标”为要件,但是驰名商标可以跨类保护,不以“相同或类似商品”为限。本案中,若将“小米”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则商标侵权不以“相同或类似商品”为限,之需要认定被告商标与原告商标“相同或近似”。
2.关于不正当竞争。被告的行为,比较符合“混淆行为”的构成要件,也就是,攀附性使用他人的商业标识,造成误认结果的行为。通常,被告所使用的商业标识,主要包括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市场主体名称,网络标识(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但是,其他商业标识,比如“小爱同学”语音指令、“小度小度”语音指令等,具有很高的显著性,也可以认定为商业标识。
3.关于赔偿数额。《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混淆行为,与《商标法》上的商标侵权行为,赔偿数额计算办法趋于一致。特别是,在恶意侵权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超过原告损失数额或被告获利数额的惩罚性赔偿,本案中,法院认定被告获利2700万元,但是判决赔偿数额是3000万元,实际上运用了惩罚性赔偿规则。
4.诚实经营才是王道,投机钻营必遭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