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旁的小草,是我在喀喇昆仑对你的牵挂
- 央广军事
- 2022-09-01 17:35:01
兵言兵事【石头旁的小草,是我在喀喇昆仑对你的牵挂
】这里被地质学家称为永冻层,温度从没到过0℃以上;这里是寸草不生、连藏羚羊都难以生存的“生命禁区”;这里是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昆仑,驻守着陆军某边防连。
郑晓辉,河南省兰考县的一名幼儿园老师,她的丈夫杜海兵就是该连的二级上士。虽然他们俩结婚只有5年,但他们的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讲起。
郑晓辉是军人的女儿,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在她记忆里,父母从来没有红过脸,她也一直对军人抱有好感。杜海兵是她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便来到部队,两个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平日里,郑晓辉会收到杜海兵传来的风景照。那一张张照片,展示着祖国的壮美山河。
有一天,杜海兵发来一张图片,拍摄的是石头周围的几株小草。
“看,我们这边有花。”杜海兵的这句话把郑晓辉逗乐了。
进步时的相互祝贺、委屈时的相互安慰……一种特殊的感觉在他们俩心中荡漾。2016年,郑晓辉带着杜海兵回到老家,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后来,结婚、生孩子……像无数两地分居的军人家庭一样,杜海兵驻守边关,郑晓辉就在远方照顾着他们的小家。
结婚这些年,杜海兵很少提及部队的环境和条件。郑晓辉有在部队服役的朋友,她天真地认为,丈夫在边防连工作,只不过是少了些自由。
前年年初,郑晓辉给杜海兵打微信视频电话,他总以各种理由拒接,这让郑晓辉有些不安。
之后的一天,在杜海兵发来的照片里,郑晓辉看到一双干裂发紫的手。杜海兵急忙撤回照片,解释道:“发错了。”可这样的搪塞,并没有打消郑晓辉的疑虑,反而在她心里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要去找他!”2020年2月1日,郑晓辉来到部队所在城市,打算次日在杜海兵战友的陪同下赶赴边防连。
走在路上,郑晓辉的心里还对杜海兵没能第一时间出现有些不满。再往上走,她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感受到环境的恶劣。
由于缺氧、寒冷,郑晓辉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她晕倒了。
“让杜海兵下来与妻子团聚吧。”面对领导的关心,刚刚苏醒的郑晓辉婉言谢绝了。她表示,一定要去丈夫坚守的地方看一看。一路上,她不断给自己鼓劲,努力克服身体的各种不适。
郑晓辉说:“杜海兵从来没说过条件有多艰苦,但我没想到会是这般艰苦。路上白茫茫一片,也没有信号。如果一个人遭遇危险,很可能会失联。有一天,车辆陷进去了,战士都去铲雪,我留在了车里,厚厚的大衣把我围了一层又一层。我看到战士的衣服冻得硬邦邦的,心里十分难受。”
为了能够顺利把郑晓辉送到边防连,这里的战士做好了充分准备,车上也备足了氧气。
“嫂子,不舒服了就吸氧。”随行的一位战士对郑晓辉说道。可她只要能坚持,就不想多吸氧。她深知,这些氧气对这里的军人来说弥足珍贵。
最终,经过5天的跋涉,郑晓辉终于见到杜海兵,扑到他的怀里就哭了起来。杜海兵对她说:“连队宿舍前有台阶,我背你上去。”
郑晓辉说:“既然来了,就把你走过的路都走一遍。”她边说边试着迈步,可还是晕倒了。
由于身体原因,郑晓辉只在边防连待了一天。那一天,郑晓辉过得充实又快乐。一大早,杜海兵紧紧牵着妻子的手,带她欣赏户外的风景。郑晓辉对这里并不陌生,因为丈夫曾经给她看过这里的照片。此时,她意识到,眼前的壮美山河是丈夫和战友用生命守护的。丈夫当时分享出来的那几株小草,又是那样的珍贵。
晚上,他们在哨所吃了一个团圆饭。连长说:“军嫂来队时,就是这里的春节。”
从军营回来后,郑晓辉对丈夫又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每每想到边防军人坚定、真诚的目光,都让她感动不已。每年杜海兵休假回家,女儿总会缠着他。今年杜海兵休假结束准备返回时,女儿说道:“我也想去军营看看。”
郑晓辉说过:“杜海兵从未亏欠过我和孩子,我孕期反应大,当时没去工作,他就把工资都转给我;孩子出生后,他担心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太辛苦,便提议买辆汽车,让我能够遮风挡雨;每次休假,他总是竭尽所能做好家务。只要我们心里牵挂着彼此,就是一种幸福。”(人民陆军)

郑晓辉,河南省兰考县的一名幼儿园老师,她的丈夫杜海兵就是该连的二级上士。虽然他们俩结婚只有5年,但他们的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讲起。
郑晓辉是军人的女儿,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在她记忆里,父母从来没有红过脸,她也一直对军人抱有好感。杜海兵是她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便来到部队,两个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平日里,郑晓辉会收到杜海兵传来的风景照。那一张张照片,展示着祖国的壮美山河。
有一天,杜海兵发来一张图片,拍摄的是石头周围的几株小草。
“看,我们这边有花。”杜海兵的这句话把郑晓辉逗乐了。
进步时的相互祝贺、委屈时的相互安慰……一种特殊的感觉在他们俩心中荡漾。2016年,郑晓辉带着杜海兵回到老家,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后来,结婚、生孩子……像无数两地分居的军人家庭一样,杜海兵驻守边关,郑晓辉就在远方照顾着他们的小家。
结婚这些年,杜海兵很少提及部队的环境和条件。郑晓辉有在部队服役的朋友,她天真地认为,丈夫在边防连工作,只不过是少了些自由。
前年年初,郑晓辉给杜海兵打微信视频电话,他总以各种理由拒接,这让郑晓辉有些不安。
之后的一天,在杜海兵发来的照片里,郑晓辉看到一双干裂发紫的手。杜海兵急忙撤回照片,解释道:“发错了。”可这样的搪塞,并没有打消郑晓辉的疑虑,反而在她心里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要去找他!”2020年2月1日,郑晓辉来到部队所在城市,打算次日在杜海兵战友的陪同下赶赴边防连。
走在路上,郑晓辉的心里还对杜海兵没能第一时间出现有些不满。再往上走,她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感受到环境的恶劣。
由于缺氧、寒冷,郑晓辉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她晕倒了。
“让杜海兵下来与妻子团聚吧。”面对领导的关心,刚刚苏醒的郑晓辉婉言谢绝了。她表示,一定要去丈夫坚守的地方看一看。一路上,她不断给自己鼓劲,努力克服身体的各种不适。
郑晓辉说:“杜海兵从来没说过条件有多艰苦,但我没想到会是这般艰苦。路上白茫茫一片,也没有信号。如果一个人遭遇危险,很可能会失联。有一天,车辆陷进去了,战士都去铲雪,我留在了车里,厚厚的大衣把我围了一层又一层。我看到战士的衣服冻得硬邦邦的,心里十分难受。”
为了能够顺利把郑晓辉送到边防连,这里的战士做好了充分准备,车上也备足了氧气。
“嫂子,不舒服了就吸氧。”随行的一位战士对郑晓辉说道。可她只要能坚持,就不想多吸氧。她深知,这些氧气对这里的军人来说弥足珍贵。
最终,经过5天的跋涉,郑晓辉终于见到杜海兵,扑到他的怀里就哭了起来。杜海兵对她说:“连队宿舍前有台阶,我背你上去。”
郑晓辉说:“既然来了,就把你走过的路都走一遍。”她边说边试着迈步,可还是晕倒了。
由于身体原因,郑晓辉只在边防连待了一天。那一天,郑晓辉过得充实又快乐。一大早,杜海兵紧紧牵着妻子的手,带她欣赏户外的风景。郑晓辉对这里并不陌生,因为丈夫曾经给她看过这里的照片。此时,她意识到,眼前的壮美山河是丈夫和战友用生命守护的。丈夫当时分享出来的那几株小草,又是那样的珍贵。
晚上,他们在哨所吃了一个团圆饭。连长说:“军嫂来队时,就是这里的春节。”
从军营回来后,郑晓辉对丈夫又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每每想到边防军人坚定、真诚的目光,都让她感动不已。每年杜海兵休假回家,女儿总会缠着他。今年杜海兵休假结束准备返回时,女儿说道:“我也想去军营看看。”
郑晓辉说过:“杜海兵从未亏欠过我和孩子,我孕期反应大,当时没去工作,他就把工资都转给我;孩子出生后,他担心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太辛苦,便提议买辆汽车,让我能够遮风挡雨;每次休假,他总是竭尽所能做好家务。只要我们心里牵挂着彼此,就是一种幸福。”(人民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