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

  • 牧星观海天
  • 2023-02-24 06:50:24
【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2月18号,AIS信号显示,美国海军尼米兹号(CVN-68)航母打击群中的驱逐舰迪卡特号(DDG-73)、钟云号(DDG-93)以及韦恩·迈耶号(DDG-108)出现在苏禄海(图1),表明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通过巴拉巴克海峡离开南海。此次尼米兹号在南海的活动呈现出多个新特点:

1、活动时间长。自1月12号通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1月21号~26号(春节期间)在新加坡停靠,尼米兹号号此次在南海活动持续37天,是近年来美军航母单次在南海活动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往美军航母在南海活动持续时间通常在7~10天左右;

2、活动范围大,围绕南海形成闭环。两次从黄岩岛附近高速行驶至万安滩附近,通过南沙海槽回到吕宋岛附近,围绕南沙群岛形成闭环,两次穿航南海均维持25节左右的航速,高速通过;牧星观海天

3、没有巡洋舰伴随。打击群中的邦克山号巡洋舰(CG-52)并未随尼米兹号一同进入南海,而是在菲律宾海独自行动,随后在1月28号停靠横须贺(图2),即尼米兹号在南海的部署行动中没有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参与,应该是由三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中的一艘充当防空指挥舰,这在美军航母的部署行动中也是较为罕见的;

4、C-2A舰载运输机的行动偏少。以往美军航母在南海活动期间,C-2A在航母与陆上基地间活动频繁,多时一天可达数架次,而此次尼米兹号在1月份进入南海活动初期,C-2A的飞行活动偏少,通过ADSB信号,一连多天未观测到C-2A的飞行活动。2月6号,当尼米兹号离开新加坡再次进入南海后,才观测到C-2A在尼米兹号与陆上基地间的日常飞行,不排除与C-2A的机体状态有关;

5、与两栖攻击舰配合,针对性更为明显。2月11号开始,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与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围绕纳土纳群岛附近进行“联合远征打击力量(ESF)”作战演练(图3~5),航母打击群与两栖戒备群相结合,可以发挥二者各自优点,如航母打击群远程打击能力强,两栖戒备群则具备更强的力量投送能力。演习地点距离永暑礁不足800公里,距离樟宜约600公里,距离西沙群岛约1200公里,距离海南岛约1500公里,是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多次演练的阵位,此次与两栖攻击舰配合,针对性更为明显,挑衅性更强;

美国海军表示,两栖平台提供的机动性和可持续性使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团队在海上环境中具有不对称优势,尼米兹号的远征打击力量则拥有在海上、岸上和空中无缝同时作战的能力,代表了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和海军陆战队第13远征部队提供的两栖能力的独特价值。”

“第13远征部队与两栖戒备群的两栖能力相结合,使[他们]能够使用海军陆空特遣部队的多功能能力……76/3特遣部队正在支持ESF,作为第7舰队、第3海军陆战队远征军以及更大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团队学习和实验的“高贵融合(Noble Fusion)”演习的一部分。

6、与海洋监视船配合。在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与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在纳土纳群岛附近进行所谓“联合远征打击力量(ESF)”作战时,美国海军胜利号海洋监测船(T-AGOS-19)则抵达南沙群岛西北方向,并进行长时间会动(图6)。结合此前尼米兹号打击群两次高速穿航南海中部,胜利号在此处的活动可以理解为为航母打击群进行反潜警戒。

胜利号可通过其搭载的“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Surveillance Towed-Array Sensor System,SURTASS)”和“低频主动声呐系统Low Frequency Active,LFA)”探测和跟踪潜艇,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卫星终端传给作战舰艇及岸上反潜中心进行评估和分析,引导反潜作战,二者相距约1000公里,可以为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提供充裕的预警时间;

同时,在南海活动的还包括美国海军海洋勘测船玛丽·西尔斯号(T-AGS-65),与2月8号离开新加坡进入南海(图7),擅长海底地形地貌探测以及海洋气象水文调查;美国航母动态

7、2月16号,美国海军1架P-8A反潜巡逻机(AE68A0)在巴拉巴克海峡入口附近进行3小时侦察活动(图8),看来美军还是很谨慎的。 美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驶离南海
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尼米兹号离开南海——美军航母打击群南海活动呈现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