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宵小都怕的“太空无人机”,比隐轰还科幻,飞行高度50000米

图咔咔家小咔  图咔咔家小咔     2021-04-08      0

首页 > 军事

​​

随着航天科技飞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从军事层面关注独立于太空和天空之外的“第三极”——临近空间。从实际应用来看,无人机更适合在临近空间执行侦察、监控等飞行任务。其中,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长航时超压气球携带无人机,中国“天空之眼”不仅造价成本低廉,使用效果也让人大开眼界。

首先来说,临近空间是指距离地面高度20千米-100千米的空域,这里不仅空气稀薄,传统载人飞行器也会受到低温、辐照、臭氧侵蚀。因此,各国都在无人机上大做文章。我国在临近空间飞行实验方面,由中科院光电院领头。2017年9月10日,由该院研制的超压气球就在内蒙古首飞成功。据悉,这款气球体积近7000立方米,载重能力约为150公斤。由于它的结构设计为“南北型”带加强筋,因此耐高压性能更强,航程更远。此次实验除了让我国科研人员掌握多项关键技术之外,气球与临近空间无人机的兼容测试也是一大看点。

在距地面25千米高空,超压气球释放出两款微型无人机,完成了一系列探测、侦察实验。从军事角度来说,在这样的高度使用无人机,完全可以无视各种传统防空武器的威胁。真正需要提防的,或许只有战区高空防空导弹系统了。当然,以单枚价值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的导弹,去打击成本仅有数百元的无人机与气球,相信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天空之眼”不仅难以被发现,就算被发现也很难被打着,就算打的着,也很少有人打得起!

近几年来,我国在临近空间无人机研发测试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可谓捷报频传。比如,2018年我国首款超长待机太阳能无人机“启明星”号成功总装下线,就引发了各方关注。除了飞行高度超2.5万米之外,依靠太阳能提供动力,“启明星”号更有恐怖的超长待机时间。

此外,随着我国不断攻克隐身技术难题,“无侦-8”高空高速隐身无人侦察机的问世,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临近空间无人机研发方面的技术水准。

这款无人机不仅能在临近空间高速巡航飞行,而且隐蔽性、高效性和生存性更为出色。毫无疑问,当这些空中精灵长时间活跃在临近空间,各方宵小必然要寝食难安了。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