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军来说,吨位越大的作战舰艇,其使用成本往往也就越高,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运行一艘大型军舰的人力和能源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更不要提诸多的维护问题了。在美国海军的作战序列中,3000吨级的濒海战斗舰被认为是一款可以以较低价格进行运营的军舰,虽然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且故障频发,但美国海军相信,较小的吨位和较少的人员编制,可以将这艘军舰的运行成本控制下来。很遗憾,最新公布的数据再一次戳破了美国海军的幻想。
据环球时报4月13日援引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消息报道,美国海军额LCS濒海战斗舰被曝出运行成本严重超标。根据防务新闻的估计,目前运行一艘LCS的年度费用,约为7 000万美元,相比之下,运行一艘经典的美国海军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年度费用约为8 100万美元。也就是说,美国海军所谓价格低廉的濒海战斗舰,操作这些船只的成本远远高于计划,这为这种军舰的未来又蒙上一层新的阴影。
按常理说,濒海战斗舰的使用费用不应该如此之高,和伯克级驱逐舰的运行费用接近看起来更是非常不可能的。首先是吨位上,濒海战斗舰属于3000吨级的中小型军舰,而伯克级属于近万吨级的大型军舰,如此大的差距,能源的消耗和船体维护工作的投入,按理说差别是相当大的。另一方面,从军舰运行的人力成本上看,LCS号最初的船员概念只有8名军官和32名士兵,也就是40人编制。尽管后来人数不断提升,增加到了70人以上,但此数字仍然远远小于伯克级驱逐舰346人的编制。按照常理,LCS的运行成本事实上应该不足伯克级的一半,运行成本接近显然存在一些问题。
事实上,问题可能就是出在人员方面,不是因为人员太多,而是因为人员太少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达海军上将指出,濒海战斗舰运行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船员太少无法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因而要求承包商在港口做更多的工作,从而产生了提高维护成本。简单说,濒海战斗舰上的人少,自己不能做完对军舰的维护和保养,需要回港以后依赖军事承包商来解决问题。而美国国内的军火商,在为军队提供各类服务的时候,要价从来都不友好,借着军方的需要,在维护费用上狮子大开口上可以预计的。所以,吉尔达海军上将表示,美国海军需要从以承包商为中心的维护模式,转变为以水手为中心的维护模式,或以海军为中心的维护模式。也就是说,把这些维护的活交给海军自己干,把那些贪心的承包商踢出去。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且不论这些美国海军士兵们会不会乐意为军舰干这些活,濒海战斗舰上也没有那么多的空间提供额外的人员舱位,美国海军正计划对濒海战斗舰进行武器加装,此时增加人员舱也是不容易的。很有可能,濒海战斗舰还是得指望承包商们负担主要的维护工作。此外,这种军舰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是导致成本提升的原因,这方面美国海军继续刻意忽略。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海军恐怕就只能继续接受现在的状况,把足以运行大型驱逐舰的钱投到这种威慑力极低的小个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