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某防空旅二营紧前推进练兵备战、矢志奋斗强军系列报道之①
战车昂首,铁甲生辉军列疾驰,红旗如画
“85年前,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红一、二、四方面军经历艰难跋涉、冲破重重险阻,在这里胜利会师……”近日,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二营马不停蹄挥师北上,奔赴西北戈壁某地域执行演训任务。当军列行进至甘肃省境内时,发射连新兵王一多将家乡的红色革命故事搬进“行军讲堂”,带领大家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增进大家对使命任务的理解。
行军间隙,利用机动沿途丰富的党史战例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这个营引导官兵从厚重党史军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将红色基因根植官兵血脉的一个缩影。
丹心如火因有“魂”,信念如磐不离“根”。这些年来,二营注重用党的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代代相传,把对党的赤胆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行胜于言。在这个营,每当连队担负试点先行任务,党员示范班都会打头阵;每当遇到训练难题,党员攻关小组都会临危受命,拣最重的担子挑。去年,指保连连长陈炎彬的休假计划和即将执行的演训任务叠加到一块了,如何抉择取舍成为摆在陈连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身先士卒是最好的动员,大项任务面前我必须和连队在一起。”陈连长打定主意后,一边忙着任务的直前准备,一边做家属的工作,希望自己的“爽约”能够得到老婆谅解。“部队离了谁都转,家里离了你不行!”面对妻子的不解和抱怨,那几天,陈连长每天只好硬着头皮乐呵呵地不停的赔礼道歉。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连队骨干纷纷劝连长不用担心连队工作,赶紧回家陪陪嫂子,直到指导员方志伟下“最后通牒”。拗不过指导员“按计划休假”的要求,可是回去没两天,陈连长又迫不及待赶回连队,一心扑在任务上。
已经退伍的发射三连老兵刘志鹏,提及3年前戈壁滩上极限条件下的实弹射击,仍记忆犹新。那天,戈壁滩上狂风大作、遮天蔽日,能见度不足5米,风力一度超过8级,糟糕的天气状况给实弹射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按计划如期发射还是另选时间?指挥所内营党委一班人举棋不定。
“发射条件越是恶劣,越能检验战斗力!”紧要关头,党员发射骨干齐刷刷站起来,积极请战:“我是党员,让我上!”最终,刘志鹏作为发射车车长带领3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发射班临危受命,成功完成 “双发单目标”射击任务,创破了某新型导弹极限条件发射多项纪录。
捷报传出后,上级领导竖起大拇指:“这个部队能打硬仗!”这些年来,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忠诚品格,早已深扎官兵心底、印刻在骨子里,成为二营官兵的行动自觉。岗位有分工,民族有不同,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真挚感情是一致的。发射三连藏族小伙次仁扎西的成长成才历程,则是一名少数民族战士“穿军装、爱国家、报党恩”朴素情感的集中体现。次仁扎西家在四川大凉山深处的偏远牧区,“出山要走两三天,‘穷路’穷了几代人”,是他们生活地方的真实写照。
入伍之初,文化水平不高、汉字基础薄弱的扎西曾怀疑自己可能无法适应部队生活,一度打起“退堂鼓”。改变源自入伍半年后阿爸的一通电话。视频中,看到家门口刚修通的的宽敞水泥路、厨房里刚接通的自来水、天然气,扎西一脸迷茫和惊叹。“这都是扶贫组给我们送来的,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扎西你在部队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干!”回想过去家乡的穷样子,对比现在的新变化,挂了电话后,扎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从那以后,扎西像换了个人一样:铆在学习室“啃”装备操作理论经常到深夜,一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他翻了一遍又一遍……
一年下来,在连队战友的帮助下,扎西不仅过了“汉字关”,基本能够熟识常用汉字,还自学十余本理论书籍、记了上万字的学习笔记,被旅“蒲公英理论宣讲小分队”吸纳为成员,自己还成为阅兵方阵的一员,正步踢过天安门城楼前,庄严的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初心如磐,征途如虹你看,丹心如火,这跳动的火焰熔铸的是二营官兵铁心向党胜战底色信念如磐,这厚重的磐石镌刻的是二营官兵的永葆初心忠诚答卷敬礼!以忠诚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