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直20后来居上,综合性能远胜美军隐身黑鹰

夫子倬天下  夫子倬天下     2021-06-10      0

首页 > 军事

​​        刚亮相的隐身版直20模型引起了广大军迷的关注,过去时常被提起议论的“直20是否有隐身改进型号”问题,至此也终于算是尘埃落定。而在隐身直20的模型正式公开亮相之后,一些关于隐身直20细节改进上的问题就引发了比较高的讨论关注。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隐身直20一共有3大改进优势值得一提,整体设计几乎来说接近于完美,综合性能更是远胜美军的隐身黑鹰直升机。

首先,隐身直20虽是在常规版直20基础上改进得来的,但是其却在关乎隐身性能的机体气动外形设计上,做了大量的优化和升级处理。整个机体构型呈菱形状、棱角分明,机头和机身以及尾梁的上半部分都做向上倾斜吹,下半部分则向下方倾斜。这种棱角分明的非圆润构型处理,能够最大程度优化机体气动外形的隐身能力,这和固定翼隐身战机的气动外形设计是同一个道理。大斜角的设计处理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机身垂直面暴露,使得敌方探测雷达波无法直接反射、进而降低了雷达波反射面积。任何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设计修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直20属于旋翼式的低速飞行器,但其气动外形的设计仍然要经过反复论证测试,确保机体安全稳定性上的不受影响。所以虽然看起来只是把直20原本圆润的外形变得棱角分明,但这其中实际进行的设计工程量,却完全不比设计一个新的气动外形来的要少。

除了外形上的变化以外,隐身直20的另一项优势就是在于其红外信号处理的方式。对红外热源信号上的遮蔽处理,是现代直升机基本都会做的一项工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发动机喷口上增加红外信号抑制装置,或是安装导流管,使得发动机排放出的红外热流直接向上喷出,这样就能降低直升机机体的热源信号,在实战中能够增强面对红外追踪防空导弹时的存活概率。

与一般直升机上所采用的红外信号处理方式不同,隐身版直20直升机直接修改了发动机排气部分的结构,通过埋置在机体内部的导流管引流,使得发动机排出的尾流经过机背处部分直达尾翼、以类似散热装置的方式,直接从尾翼梁处向上排出。类似的设计结构,曾经出现在已经下马的美军隐身武装直升机RAH-66“科曼奇”上,根据美军当年的测试报告,采用此种设计构型的科曼奇,拥有比同类武装直升机更低的机体热源特征信号。机体表面温度在飞行状态下的发动机运转时,要比采取常规设计的直升机低50%,向上排放的红外信号特征,更是只有采取常规设计武装直升机的20%左右。大幅度提高了直升机在面对红外追踪防空导弹时的生存能力,通常的红外追踪防空导弹想要锁定的话,得接近到更近的距离上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这在实战中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和战术可能。

最后一项优势,即是隐身直20拥有比隐身黑鹰更加巨大的改进潜力和升级空间。直20本身就是晚于黑鹰多年诞生、拥有巨大后发优势的优秀通用直升机平台,早先曾经曝光过的直20航电系统设计就十分先进,大量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机载控制系统并辅以大块的液晶显示屏,这要比诞生于上个世纪的黑鹰先进了一大截。考虑到改进平台本身就存在的先进性,隐身直20相较于隐身黑鹰无疑是有着更强改进升级潜力的,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和现实需要,执行更加多样化的升级套件和实时改进,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变化与发展。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