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5月31日下午4点多,在一艘英国船舰“不倦号”上,信号兵法尔马正在解开一些信号旗,突然,对面的德国舰发出一枚炮弹,命中了这艘船的艉部。
两分钟后,又一轮新的炮弹呼啸着朝它飞了过来,伴随着一场小型的爆炸,船尾开始下沉。巨大的火柱中,大炮、人的躯干,像火柴棍一样飞向空中。
日德兰海战:德国被英国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何还敢说自己赢了
紧接着,第三轮炮击又到了。
法尔马亲眼看着自己的船被撕裂,他还来不反应,就被远远地抛出了船外。
幸好被抛出船外。
除了他和另一个水兵,船上1017名官兵,和“不倦号”一起,全部消失在冰冷的海水中。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日德兰海战”,激烈的拼杀刚刚开始15分钟,英国“不倦号”成了第一个牺牲者,德国算得上旗开得胜。
接下来12个小时的肆虐中,德国自己也将遭受重创,双方还有很多的船和生命将葬身海底。
这场海战,是有史以来参战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也是世界战争史上唯一一次,双方都宣称自己胜利的海战。
德国作为初生牛犊,最终痛击了英国皇家海军,并且以对方沉船数量多,牺牲人数比自己多一倍,宣告了己方的胜利。
但英国并不承认,坚称自己才是赢家。
很多历史学家也不承认。
19世纪,英国以众多海外殖民地为依托,享受着海上霸权。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法国、美国等新兴国家,逐渐对这一现状感到不满:海洋是开放的,为什么你能来,我不能来呢?
面对这种逼问,英国无言以对,只能以加强军备,武力“维稳”作为回应。
1871年1月,德国完成了统一,“铁血宰相”俾斯麦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通过与邻国结盟,努力让德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同时又阻止法国与俄国联手,并且避免与英国正面冲突,竭力维持着友好关系。
日德兰海战:德国被英国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何还敢说自己赢了
在这样的外交政策下,德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迅速,虽然还不能跟英国相比,但如果想组建一支舰队,也已经具备了资金和技术。
1888年6月,德皇威廉二世继位,这位盲目自大的皇帝,一心想得到“太阳下的位置”,也就是像英、法那样的殖民帝国。他的战略思想,就是“以大力扩建海军为重点,以最大的海上强国英国为对手,以全面夺取海洋霸权为目标。”
这,无疑与俾斯麦的苦心经营背道而驰。
1890年7月,俾斯麦辞职,威廉二世终于可以无拘无束地,推行自己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德国海军之父”提尔皮茨,是这些军事策略的坚定推行者,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德国造船工人夜以继日,拼命苦干,一艘艘巨大的战舰驶向北海和波罗的海,一支现代意义上的海军——“公海舰队”正式成立。
日德兰海战:德国被英国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何还敢说自己赢了
1899年末,英国与南非波尔人之间的战争爆发,在很多德国人的心目中,波尔人是跟他们血肉相连的民族,这让他们同仇敌忾。在德国三艘商船被英国巡洋舰逼停后,德国简直是群情激愤。
而这一切,让提尔皮茨和威廉二世欣喜万分,他们趁机提出了大幅度扩大舰队规模的计划,在一片爱国主义热潮之中,1900年6月,这一法案很快得到了议会的通过。
从1895年到1903年“布伦瑞克”级战列舰下水,德国海军已经授权建造了19艘战列舰,它的战列舰队力量已经不容小觑。
这样的剧变,极大地震撼了一直傲视群雄的英国。1902年,英国第一海军大臣塞尔本勋爵,就在忧心忡忡地提醒英国内阁,警惕德国的威胁。
一直在扩建英国舰队的费舍尔将军,在这种疑心重重的大环境下,提出了他的“无畏号”战列舰计划。他说:“早建、快建,且要后舰优于前舰。”他比多数人都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延误,都将给对手赶上甚至超过自己的机会。
日德兰海战:德国被英国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何还敢说自己赢了
就此,英德两国间的海上军备竞赛就开始了。
到日德兰海战爆发前夕,英国实现了无畏舰数量的压倒性优势:33比17。
1916年,赖因哈德•舍尔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公海舰队司令。这位生性好斗,又富于谋略的将军,极想冲破德国被封锁的局面,与英国人一决高下。他苦思冥想,终于设计了一个“诱敌深入,两面夹击”的作战方案。
根据他的设想,先由一支小型舰队突入北海,把英军的某支舰队引出来,舍尔自己率领的主力舰队再悄悄跟进,布阵以待,待英方舰队进入“虎口”后,他们就猛扑上去,争取一次“吃”掉它。
日德兰海战:德国被英国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何还敢说自己赢了
就在德国海军跃跃欲试的时候,英军将领杰利科上将也在积极谋划,为了改变德国海军老是龟缩在自己港口的态势,将他们引到海上来,他在思谋良久之后,和舍尔上将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招术——诱敌深入。
由此可见,他们真是一对势均力敌的对手。
舍尔上将派出的诱敌舰队,是海军中将希佩尔率领的5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其它一些驱逐舰。他们大摇大摆直趋北海。在他们身后,是舍尔率领的主力,前后总计军舰116艘,这几乎是德国海军的全部家当了。
要命的是,舍尔在5月30日向舰队发出的无线电命令,竟然被英国截获了。他们在杰利科的率领下,比德国提早两小时出发,也几乎倾巢而出:军舰数量达到了149艘。
显然,双方都想一战而定乾坤。
5月31日下午,德国诱敌舰队进入日德兰半岛西北部海域,英国的战列巡洋舰队正在16海里外的地方,平行前进。下午两点,一艘丹麦货船突然出现在两个舰队中间,双方都派出军舰一探究竟,就在那时候,他们发现了彼此,一场恶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就在英国“不倦号”第一个被击沉后,德国的“冯•德•坦恩”号和“毛奇号”遭受重创。随后,英国的“玛丽皇后”号发生大爆炸,断成两截,1266名船员被冰冷的海水吞没。
日德兰海战:德国被英国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何还敢说自己赢了
双方诱敌舰队厮杀的时候,率领主力的舍尔和杰利科,也幸运地发现了对方。面对英国数量众多的庞大战舰,舍尔还来不及震惊,对方一阵炮声响起,己方几艘驱逐舰顷刻间粉身碎骨。“恺撒号”瞬间起火,“吕佐夫号”舰首进水,“维斯巴登号”马上成了一堆飘浮的废铁。
反应过来的德军马上反攻,将著名的英国“无敌号”,以及船上的一千多名官兵,送进了海底。
恶战整整持续了12个小时。
日德兰海战:德国被英国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何还敢说自己赢了
在这场海战中,英国损失14艘战舰,总吨位115025,德国损失11艘,总吨位61180。英军伤亡6945人,其中6094人战死。德军伤亡3058人,其中2551人牺牲。
6月2日上午,德国的报纸就欣喜地宣称,自己赢了。
从数字看,在英国实力明显强于己方的情况下,德国海军能取得这样的战绩,确实可以说是赢了。
但英国却宣称,赢的是自己,因为通过这场战争,英国海军粉碎了德军的海上决战计划,德军仍然像以前一样,回到了自家的海港中,再也没有出来。英国海军的实力依然比德国强大,海权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正如美国《纽约先驱报》6月3日作的形象评论:
德国舰队痛打了狱卒,但是依然被囚。
从这个角度看,说英国是赢家也不无道理。
如今,日德兰海战的硝烟已经远去,它不过是一战中的一隅罢了。相比凡尔登战役70万伤亡,索姆河战役133万伤亡,帕斯尚尔战役57万伤亡,它上万人的伤亡算是很轻了。说到底,这些战争,不过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瓜分世界,争夺全球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又一场狗咬狗的争斗罢了。
战争,是对生命的漠视,是人类文明的一场场惨案。
韦斯特维尔的《一战战史》,正是对这一段段战争往事,一幅幅悲壮惨烈战争的素描,全景再现了20世纪初那段血泪与生死交织的空前军事浩劫。对种种历史谜团和战争趣闻,也作了回顾和分析,能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一战历史全貌。
在血与火的回忆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不论哪个时代,和平难能可贵。
日德兰海战:德国被英国打成了缩头“乌龟”,为何还敢说自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