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据称与欧洲盟友分享情报 显示俄罗斯有入侵乌克兰的计划

彭博Bloomberg  彭博Bloomberg     2021-11-24      0

首页 > 军事

本文首发于彭博终端

据知情人士,美国与欧洲盟友分享了包括地图在内的情报,这些情报显示俄罗斯军队和炮兵的集结,准备一旦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做出入侵乌克兰的决定,就可以从多个地点快速大规模向乌克兰推进。

这些情报在过去一周已经传达给了一些北约成员国,以支持美国对普京可能意图的担忧,以及为阻止他采取任何入侵行动而展开的外交努力,这包括欧洲领导人直接与俄罗斯总统接触。美国的评估表明,随着俄罗斯军队再次在边境附近集结,普京可能考虑在明年年初入侵乌克兰。


这些信息提供了一个场景,即俄罗斯部队将从克里米亚、两国边境和白俄罗斯进入乌克兰,在被描述为地形复杂和天气寒冷的行动中部署大约有100个营级战术群--可能有大约10万名士兵,并覆盖广阔的领土,为可能的长期占领做好准备。


其中两位知情人士表示,大约一半的战术群已经就位,任何入侵行动都将得到空中支援。


这两人称,莫斯科还召集了成千上万的预备役人员,规模为苏联解体以来所未见。他们解释说,预备役军人在冲突中的作用,是在战术群占领领土之后,来确保占领区的安全。俄罗斯尚未公开宣布征召预备役士兵。


普京上周否认有任何入侵的意图,但对警报表示欢迎,认为这显示他的行动引起了美国及其盟国的关注,他指责这些国家未能充分重视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红线”。


美国和其他国家不是在说战争肯定将发生,甚至也不确定道普京是否认真考虑发动战争。知情人士说,他可能还没有决定该怎么做。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本月表示:“我无法谈论俄罗斯的意图。我们不知道意图如何。”


边缘政策

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表示,拜登领导下的美国已经表明,它愿意使用多种工具来解决俄罗斯的不利行动,并将继续这样做。白宫表示没有进一步评论。


这位俄罗斯领导人有着使用边缘政策的历史,之前在边境上的军事集结也未转化为行动。但官员们表示,他集结军队,如果愿意就可以随时行动,并且他们指出,之前4月局势升级过后军队撤出时,装备留下了,使得最新的集结速度更快、更容易。


在普京看来,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乌克兰是未竟的事业。他认为乌克兰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对于乌克兰投入西方,特别是与北约的新生军事接触,怒不可遏。虽然他曾表示不希望发生战争,但在上周的一次演讲中他表示,他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地让美国及其盟国感到紧张,这样任何人都不会有胆量在西部边境发动我们不想看到的冲突”。他抨击美国和其他国家扩大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并加强在黑海的海军行动,以及战机沿着俄罗斯边境飞行。

俄罗斯官员曾表示,他们希望看到北约停止与乌克兰扩大合作,以及莫斯科认为边境沿线的军力增强。也有一些讨论说普京和美国总统乔·拜登进行新的会晤,以缓和紧张局势。据接近领导层的人士,与此同时,俄罗斯当局明白,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占领大量乌克兰领土的行动,都将遭到当地公众的广泛反对,并引发可能对俄罗斯经济造成重创的西方全面制裁。


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外交紧张,而美国在考虑重新拿出并扩大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集结部队期间制定的一揽子措施,其中可能包括制裁。


乌克兰国防部长Oleksii Reznikov上周访问了华盛顿,并要求五角大楼在保卫该国领空和海岸方面提供更多帮助。乌克兰外交部长上周也访问了布鲁塞尔。

“不合逻辑”


“那些指责我们在自己领土上进行某种异常军事活动的人,他们自己的军队是从大洋彼岸派来的。我说的是美利坚合众国。这不是很合逻辑,也不是很体面,”克里姆林宫发言人Dmitry Peskov周日对国家电视台表示。


对于拜登来说,俄罗斯总统的行动造成多重挑战。这些行动会重新考验他的政府在海外进行军事干预的意愿。就在几个月前,在经历了长达20年的冲突后,美国从阿富汗匆忙撤军。拜登不得不将政治力量集中在国内优先事项上,例如他的经济议程,以及应对加油站和杂货店价格上涨的问题。


最新的摩擦有着更广泛的背景。不仅军队再次集结,而且创历史新高的天然气价格使欧洲容易受到俄罗斯供应的影响。包括波兰在内的欧盟成员国也指责俄罗斯助长了难民危机,因为俄罗斯的盟友白罗斯引导移民进入欧盟。而俄罗斯最近的武器试验,炸毁了一颗卫星造成了大量太空碎片,导致美国指责它危及国际空间站的工作人员。


不过,一位了解美国情报的人士表示,这些事件并不被认为是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而是被俄罗斯总统抓住机会利用了。


普京和拜登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会晤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在2014年爆发,当时莫斯科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并支持该国东部的分裂主义叛乱。这引发了美国和欧洲全面的制裁,但冲突仍在继续,导致乌克兰东部约14,000人丧生。两位知情人士表示,任何新的攻击行动力度都将远超七年之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