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罕见的美制装备:使用30年仍恋恋不舍,参照国产再用30年

星空军事  星空军事     2021-12-06      0

首页 > 军事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得益于两国关系的改善,中美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军事合作。在这期间,双方有经过讨论但最终失败的项目,比如F-14重型战斗机、CH-47D重型直升机;也有签订合同却中途折戟的项目,比如歼-8Ⅱ战斗机升级、MK-46轻型鱼雷(美方交付了4枚训练弹)等。而真正成功的项目主要有三个,分别是陆军的AN/TPQ-37炮兵侦察雷达、海军LM-2500燃气轮机,以及当时仍属空军管辖的“黑鹰”直升机。其中,“黑鹰”直升机是唯一成规模服役的装备,并且由于其性能非常出色,中方对“黑鹰”堪称“一见倾心”,从而奠定了国内10吨级中型直升机今后数十年的装备和技术发展脉络。

差点就引进国内的F-14战斗机差点就引进国内的F-14战斗机


1983年,中方有感于边境地区,尤其是西部边境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极为恶劣、补给异常困难的现状,决定利用当时与西方国家较为不错的氛围,采购一批先进直升机,以供边境地区后勤补给和维护保障使用。整个项目由日后大名鼎鼎的保利科技公司负责招标,吸引了来自法国的“超美洲豹”、美国贝利公司的贝尔-214、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黑鹰”直升机竞标。按照当时要求,3家公司都派遣了样机和试飞保障团队,在拉萨、甘巴拉山等地区验证高原性能。最终,“黑鹰”直升机达到了国内提出的600千米航程、600千克载重、6千米作战高度三大指标(4500米海拔高度,10摄氏度温度),赢得了订单。双方在1984年6月签订24架“黑鹰”的采购合同,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使用的是“黑鹰”的民用代号——S-70C-2,合同总金额1.5亿美元。

抵达高原的“黑鹰”直升机抵达高原的“黑鹰”直升机


在竞标期间,还发生一个不大不小的趣事。当时国内记录参加测试的3款直升机性能时,仍然使用比较原始的手写方式,但在整个测试即将结束时,却发现美国“黑鹰”直升机测试团队,带来了一台当时非常先进的信息采集和记录设备。因此,当时负责设备测试和记录的空1所,特意在最后提交的报告上表示,如果最终采购“黑鹰”直升机,希望能添购一套信息采集和记录设备。而在双方最终签订的24架“黑鹰”直升机订单中,就包含了3套外挂式副油箱设备,以及空1所望眼欲穿的数据采集设备,其日后积累的大量珍贵数据,对后来“黑鹰”的顺利使用及后期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加国内测试的那架“黑鹰”参加国内测试的那架“黑鹰”


按照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国内在支付首批费用之后,派遣了由数十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前往美国接受培训,主要是8位经验丰富的米-8直升机飞行员,以及一批训练有素的维护人员。这批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将作为使用“黑鹰”直升机的种子部队,在接受训练后返回国内传授经验,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由于当时国内订购的“黑鹰”对高原性能要求很高,因此西科斯基公司在向中国出口的“黑鹰”上,换装了T700-GE-701涡轴发动机,这是在“黑鹰”基础款T700- GE-700发动机上衍生的型号,稳定输出功率1510马力,在1983年刚刚量产,在当时绝对是世界顶尖的涡轴发动机。

T-700涡轴发动机T-700涡轴发动机


1984年11月,在正式签订合同仅5个月之后,第一批3架“黑鹰”经天津港口交付,随后在1985年1月、5月、10月,剩余21架也分3批交付完毕,全部由空军负责调配。当时国内对这批“黑鹰”可以说是望眼欲穿,仅仅在第一批交付之后几个月,就开始尝试向高原地区实战部署。在花费了约10个月的理论和先期准备之后,在1985年11月,4架“黑鹰”兵分两路,尝试了接连转场、运-8空运两种方式,逐步提升海拔高度,最终成功抵达西藏林芝。

在此后的1个月里,4架“黑鹰”忙碌不止,在最高海拔超过6000米的环境中,飞行320余小时,完成了之前需3个月时间,耗费无数人力、畜力才能完成的对墨脱补给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高原多变的气象环境中,“黑鹰”多次在复杂气象下,向被困群众投放生活物资、运输受伤或体弱人员,展示了“黑鹰”异常优秀的高原性能。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山区降落的“黑鹰”在山区降落的“黑鹰”


在1985年春季,先期交付,开始尝试向高原进发的2架“黑鹰”,在度过早期顺利的1个月之后就先后趴窝。由于驻地偏僻,通讯方式非常简陋,最初的故障报告经过三次转接之后,已经面目全非,上级根本无法判断实际情况。因此,后来被迫改成由人力运输邮件,花费多日才运抵北京,再经上级确认“黑鹰”具体状况,向美国反馈要求后勤维护需要之后,当来自美国的西科斯基的工程人员抵达现场时,“黑鹰”已经在地上等待了4个月之久。经美方技术人员检查后发现,“黑鹰”本身并不存在太大问题,仅仅花费几个小时就维护完成。

高原飞行的“黑鹰”,背景是布达拉宫高原飞行的“黑鹰”,背景是布达拉宫


造成停飞的根源在于,国内当时对“黑鹰”的维护水准较差。“黑鹰”的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在维护时要使用大量清水,对零部件及发动机进行冲洗,以保证密封圈处于湿润状态,确保密封性,也降低风沙对于发动机排气和进气的影响。然而,国内之前使用的都是维护简单的苏制装备,对于“黑鹰”这种高级别维护要求尚未适应。此外,当时“黑鹰”的停放现场基础设施比较简陋,生活用水都很难得到保证,使用大量清水冲洗零部件,在当时的环境中及情感上是很难执行的。好在后期随着认知水平提高及保障条件改善,这种保障不力的情况也就逐渐消失。但在“黑鹰”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生了4次坠机事件。

“黑鹰”的维护要求并不低“黑鹰”的维护要求并不低


第一次事故发生在1987年10月8日。当时,一架“黑鹰”在配合摄影剧组拍摄纪录片返程途中坠毁,造成3人遇难(包括1名机组人员),15人受伤。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震动,一方面,这架“黑鹰”刚交货不久,只飞行了约330小时,距离厂家保证的近6000小时寿命还早得很,因此对当时国内的飞行和后勤维护信心,也造成了一定冲击。另一方面,在当时外汇非常珍贵的情况下,一架价值600万美元的“黑鹰”非常昂贵。因此,国内迅速派遣调查组前往现场调查,经过简单取证之后,调查组得出结论:飞机尾部减速器输出传动齿轮断裂,换句话说,是美国的原厂制造缺陷导致事故。因此,国内在10月11日向美国发文,通知了事故具体情况,并要求美方予以解释。

陆航“黑鹰”执行吊挂运输任务陆航“黑鹰”执行吊挂运输任务


10月27日,美方技术人员抵达中国,但美方不愿意接受事故系制造问题导致的结论,并提出了中方维护不当、燃油补给错误导致事故的观点。然而,在事故发生之后,调查组果断保存了“黑鹰”残余的油料,甚至油料泄漏与泥土产生的“油泥”也全部带走,用事实驳斥了美方的观点。在接下来1个多月的交锋中,中方又发现了失事“黑鹰”尾部传动轴上,有1条0.5毫米宽,0.06毫米深的加工痕迹,并在痕迹底部延伸出一条深0.15毫米的裂纹,正是这两个缺陷,导致尾部传动轴在使用中疲劳断裂,可以肯定是制造缺陷导致的事故。此外,中方还表示,如果美方拒绝赔偿,将会将这架“黑鹰”发生事故的具体材料公之于众。面对这种情况,美方最终于12月22日在赔偿协议书上签字,赔偿价值300万美元的维护材料及现金,而中方也同意在10年内不对外公布整个事件过程。这是国内“黑鹰”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次,也是损伤较小的事故。

如今依然遗留的“黑鹰”残骸如今依然遗留的“黑鹰”残骸


第二次发生在1988年5月27日。一架“黑鹰”在执行运输任务时,在海拔42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不幸坠毁。令人非常惊喜的是,机上全部人员都安然无恙,甚至不存在身受重伤的情况,在一向惨烈的直升机事故中堪称奇迹。事后调查认为,事故原因是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缺乏可靠的目视条件和外部信息所致。这也是国内“黑鹰”在使用过程中,损伤最小的一次。

第三次,1989年4月1日。当时,一架“黑鹰”在任务过程中意外失踪,当地部队出动了大量的人力,及数十架次直升机搜寻,但始终没有获得结果。由于当地山高雾绕,并且地形异常崎岖,搜救工作到5月中旬不得不暂时停止,甚至一度还出现了一些有些极端的流言。等到夏季来临,部队接到民众举报,发现了“黑鹰”直升机残骸。经现场确认之后,证实就是失踪的那架“黑鹰”,机上4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后经调查认定,这架“黑鹰”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不幸撞山坠毁,机组人员当场遇难。

为数不少的陆航“黑鹰”直升机群为数不少的陆航“黑鹰”直升机群


第四次,1991年6月16日。一架“黑鹰”在起飞不久之后坠毁,机上13人全部遇难。事后调查显示,当时3架“黑鹰”连续起飞,出事的是最后起飞的一架“黑鹰”,但其在起飞后向右转弯过程中,不幸遭遇下行气流,飞机失控后撞山坠毁。这是4起事故中损失最大,也是“黑鹰”到目前为止公开的最后一起事故。在这之后,由于国内对“黑鹰”的维护、操作水平日益成熟,飞行线路和使用条件逐渐稳定,就再未出现过较大的飞行事故。当然,进入80年代末期之后,由于两国关系的突变,对“黑鹰”零配件供应和后续维护,也一度成为一个不小的难题。

罕见的蓝白色涂装“黑鹰”仍在执行任务罕见的蓝白色涂装“黑鹰”仍在执行任务


在两国1989年底的多次协商中,美方认可了中国进口的24架“黑鹰”仍将以民用S-70C的名义获得零部件,并且美国西科斯基公司也将会按照协议,提供相应的维护服务。但客观来说,由于国内进一步采购“黑鹰”的可能性消失,西科斯基公司的态度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再像之前维护时那么尽心尽责。同时,鉴于当时两国关系状况,以及“黑鹰”实际由军方使用的现实(1988年陆航成立,“黑鹰”交由陆航管辖),陆航对于将这款先进装备的维护及后勤保障,交由其他国家负责也并不是很放心。

因此,陆航一直在积极提高自身维护和保障水平,开辟从其他国家获得零配件供应的渠道。最重要的是,西科斯基提供的零配件和维护服务,是直接收取美元,且价格相当高昂。这也迫使中方在后续过程中尽量自力更生,为“黑鹰”提供零部件,除了像发动机这种核心设备的维护之外,其他基本上都由中方独立完成。总的来说,从1990年至今,“黑鹰”直升机基本保证了正常使用,并且表现相当良好。

“黑鹰”在汶川救灾中表现非常好“黑鹰”在汶川救灾中表现非常好


此后,由于“黑鹰”直升机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杰出表现,及当时国内直升机领域发展较为滞后的现状,陆航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黑鹰”直升机来说,当时已经服役了20多年,虽然状态还不错,但毕竟逐渐老迈。因此,国内在当时就已经为其物色好了后备型号,那就是来自俄罗斯的米-171-V5/V7直升机。相比较于普通型号,米-171-V5/V7(米-171-V7也就是米-171E)最大的不同在于,搭载了一款专为高原研发的VK-2500PS-03发动机。国内共分三批订购了110多架(只有第一批26架是米-171-V5),以满足逐渐旺盛的需求,并在2014年前全部交付。

国内的米-171E机群国内的米-171E机群


从后来国内的相关训练和使用报道来看,米-171-V5/V7的表现并不比“黑鹰”差太多,尤其是凭借着更大的机体、更强的运输性能,以及晚20多年服役带来的航电优势,总体表现可圈可点。而早期的“黑鹰”直升机,也由于基础设计较好,保障健全,一直保持了较为良好的状态。直到2017年前后,一直尚有“黑鹰”编队执行任务的报道。最近几年,虽然活动的消息日渐稀少,但依然会有执行任务的踪迹。

至今仍在执行任务的“黑鹰”直升机至今仍在执行任务的“黑鹰”直升机


更重要的是,凭借着80年代以来三十余年的丰富使用经验,以及对黑鹰直升机零部件保障和自力更生的维护,陆航不仅积累掌握了大量数据,同时也形成了这款“黑鹰”直升机的“迷恋”。多年来,虽然陆续向俄罗斯采购了数百架米-171直升机,但对米-171的仿制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投入太多资源。而国内倚为柱石的未来中型直升机直-20,却带有鲜明的“黑鹰”技术烙印,因此被戏称为“中华田园鹰”。

直-20将会有更加优秀的表现直-20将会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国产直-20在2016年批量服役之后,表现也确实非常优秀,目前也早已像“黑鹰”那样,随意驰骋于高原之中,成为国内陆航中型直升机的绝对主力。在国内购买的黑鹰直升机已服役超过30年,日渐乏力、逐渐老去的当下,以“黑鹰”为技术原型的国产直-20,已经开始展示自身的锋芒,在这种新旧交替的大背景之下,相信直-20还将延续至少30年的传奇故事。而如今,新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