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骑耀楚甲(中东装甲战1973-1982)(下)

夏荷清香202004  夏荷清香202004     2021-12-24      0

首页 > 军事

​​黎巴嫩境内装甲力量的分布与战争的开始

一辆正准备越过边境的M109 AL 155mm自行榴弹炮一辆正准备越过边境的M109 AL 155mm自行榴弹炮

两辆用布拉泽反应装甲覆盖全身的“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在穿越内盖夫沙漠时扬起一阵尘土(尽管这种陈旧的主战坦克历经多次升级,但在1973年10月的战争后,逐渐被更新型的马加奇和梅卡瓦取代却是大势所趋)两辆用布拉泽反应装甲覆盖全身的“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在穿越内盖夫沙漠时扬起一阵尘土(尽管这种陈旧的主战坦克历经多次升级,但在1973年10月的战争后,逐渐被更新型的马加奇和梅卡瓦取代却是大势所趋)

尽管以色列国防军同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斗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政治的而不是军事的斗争,但以色列人却用了8个月时间精心推敲进攻方案和各种应变计划。事实上,以色列总参谋部很清醒的知道以往在战场上的胜利并未能改变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基本军事态势,更未能影响其政治态度,所以这次必须提出一个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为此以色列总参谋部曾花费大量时间核查驻黎巴嫩的巴叙部队实力,以便确定最合适的作战方式及进攻路线。通过侦察和情报分析,以军掌握了对方各支部队的弱点、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的状况。确定了主要目标是攻占贝鲁特和消灭巴解主力之后开始计算,为实现快速推进和摧毁敌军部队这个双重目标,需要多少时间和兵力等等,并为此准备集结一支以色列国防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装甲部队(以色列总参谋部的总体作战方案的各个阶段都要求以军充分利用其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巨大优势,同时在战略上和战术上,也要有同样巨大的数量优势)。截止到1981年12月,以色列装甲部队(包括预备役和战备库存车),共拥有3700辆坦克,包括1135辆M60“巴顿”(其中包括367辆“马加奇6/6B”),650辆M48“巴顿”(其中包括540辆“马加奇3/5”),1078辆“百人队长-肖特”,400辆“梅卡瓦“,400辆战利品T-54A/T-55的以色列改进型(TI-67)和150辆战利品T-62的以色列改进型。而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决定动用其中的1600辆坦克以及同等数量的装甲人员输送车、600辆自行火炮,并加强大约120架武装直升机,来完成将巴解组织主力从黎巴嫩彻底抹去的作战意图。

这张照片展示了,“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是如何利用百人队长底盘进行了成功的改装这张照片展示了,“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是如何利用百人队长底盘进行了成功的改装

一辆正在行进中的“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战斗室边的大型方块是一种特殊的反地雷器材)携带着它用于清理雷区的全部装备(包括拖车和扫雷犁),在以黎边境山区进行反地雷训练一辆正在行进中的“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战斗室边的大型方块是一种特殊的反地雷器材)携带着它用于清理雷区的全部装备(包括拖车和扫雷犁),在以黎边境山区进行反地雷训练

内盖夫沙漠中一个多云的冬天,一支战斗工兵部队正在一辆“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上进行训练(“纳格玛肖特”是利用退役的百人队长底盘进行改装的成功典范,但在后来的黎巴嫩巷战它们的数量过少,没能充分发挥战场价值)内盖夫沙漠中一个多云的冬天,一支战斗工兵部队正在一辆“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上进行训练(“纳格玛肖特”是利用退役的百人队长底盘进行改装的成功典范,但在后来的黎巴嫩巷战它们的数量过少,没能充分发挥战场价值)

入侵黎巴嫩前,以色列国防军为其所有M48、M60、“马加奇”和“百人队长-肖特”坦克都安装了布拉泽反应装甲,这使得这些坦克在面对各种空心装药战斗部弹药打击时,拥有更好的战场生存力入侵黎巴嫩前,以色列国防军为其所有M48、M60、“马加奇”和“百人队长-肖特”坦克都安装了布拉泽反应装甲,这使得这些坦克在面对各种空心装药战斗部弹药打击时,拥有更好的战场生存力

但需要提及的是,虽然主要目标在于清除巴解主力而非与叙利亚打一场全面战争,以色列国防军又经历了战斗条例、军队结构和心态的显著变化,可以说脱胎换骨,并且为此集中了一支以色列国防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装甲力量,但叙利亚军队装备的T-72却仍令以色列的坦克专家们感到棘手。这种最新型苏制坦克的具体情况此前无人知晓,一切都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北约从1975年了解到其存在之后,便将其视为心腹大患。当时西方媒体和专家普遍认为:西方没有任何一种型号的坦克主炮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当时普遍认为其正面装甲的防护性相当于600mm以上的匀制钢装甲板),也没有任何一种型号坦克的装甲可以防御住T-72的125mm主炮。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有一种看法认为T-72是苏联红色重工业生产机器中最恐怖的产物之一,也是无数西方坦克兵们的恶梦。更重要的是T-72坦克不但有效取代了T-54/55,更弥补了T-64和T-80之类高性能坦克数量的不足,苏联装甲部队因此得以在整个冷战期间维持住绝对的数量优势,而且还有迹像表明开始扩散到了阿拉伯国家。而对于这种保持了足够性能水准,数量又高达2万辆的坦克,以色列其实像西方世界一样惶恐不已——他们恐惧的对象就是有朝一日要面对阿拉伯人无数T-72坦克构成的装甲洪流。

即便是在华约版T-72M与T-72M出口型之间也存在极大差异(波兰生产的T-72M)即便是在华约版T-72M与T-72M出口型之间也存在极大差异(波兰生产的T-72M)

结果,由于叙利亚装甲部队在1980年开始接收少量最新型的苏制T-72M主战坦克,而这种神秘的苏制坦克对于以色列人来讲,由于一无所知而导致的盲目恐惧(125mm滑膛炮和300mm的复合装甲在纸面上的确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所以潜在的心理威胁类似于1956年时埃及人手中的斯大林3),因此当时全部400辆“梅卡瓦”中的331辆”梅卡瓦“都被投入了这次作战(除了留在训练单位的少量教学车外,这差不多是以军现役“梅卡瓦”数量的全部)。同时,另外540辆“马加奇3/5/6”,317辆”百人队长-肖特“以及712辆未经改装的M60/48”巴顿”(但这些“百人队长-肖特”和“巴顿”也在战前加装了布拉泽反应装甲)也包括在1600这个数字之中(换句话讲,以色列国防军装甲部队的精锐家底基本上全数出动了)。显然以色列人这次打算杀鸡用牛刀,那么硬币的另一面又是什么情况呢。

叙利亚部队在黎巴嫩大约部署了40,000军队,且控制了包括贝鲁特在内的70%的土地。而在驻黎叙军地面部队中,最强的部队当数驻守在贝卡谷地的第1装甲师——下辖第76和91两个装甲旅、以及一个第62机械化步兵旅,除装备T-55、T-62主战坦克,BMP-1步兵战车,MT-LB多用途装甲人员输送车,2C1122mm自行榴弹炮,BM-21122mm火箭炮,以及ZSU-23-4 23mm自行高炮之外,还拥有大约60辆最新获得的T-72M。其次是驻守在贝鲁特的第85独立机械化步兵旅——除了其基本部队外,该旅还得到了两个T-54A/T-55装甲营的加强,并拥有一些9P148自行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ZSU-23-4 23mm自行高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部队并非叙利亚军队在黎巴嫩的全部力量,在其国内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准备随时用于黎巴嫩方向,这支部队由第10和第3装甲师组成。第10装甲师部署在拜耳图-大马士革公路以南,包括两个装甲旅——主要装备T-62主战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驻贝鲁特的第85机械化步兵旅名义上也属于第10装甲师的战斗序列,主要装备T-55主战坦克和BTR-6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除此之外第10装甲师还负责指挥第20突击营。而第3装甲师则下辖第58机械化旅和第62机械化旅,以T-62主战坦克为主,并加强有另一个突击营,负责防守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另外还有总计拥有19个SAM导弹营的3个SAM导弹旅,沿着叙利亚边境部署在扎赫勒附近。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1973年10月戈兰高地上的苦战,叙利亚部队同样收获了不少经验,并在战后进行了良好的训练和学习,战斗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981年,一辆叙利亚T-62坦克车组正在观察黎巴嫩中部基督教中心小镇扎哈利(Zahle)1981年,一辆叙利亚T-62坦克车组正在观察黎巴嫩中部基督教中心小镇扎哈利(Zahle)

1982年6月,叙利亚第1装甲师装备的T-55主战坦克(大多数叙利亚第1装甲师的坦克都被喷涂了由沙黄色、褐色和苏联绿混合而成的迷彩,但也有一些坦克采用了单纯的苏联绿。值得注意的是,这辆坦克除了拥有一个三位数字的战术452外,还在炮塔、挡泥板以及火炮身管上喷有白色条带,以区别巴解武装的同型车)1982年6月,叙利亚第1装甲师装备的T-55主战坦克(大多数叙利亚第1装甲师的坦克都被喷涂了由沙黄色、褐色和苏联绿混合而成的迷彩,但也有一些坦克采用了单纯的苏联绿。值得注意的是,这辆坦克除了拥有一个三位数字的战术452外,还在炮塔、挡泥板以及火炮身管上喷有白色条带,以区别巴解武装的同型车)

至于阿拉法特的巴解主力(PLO)则有约15,000人的部队驻扎在黎巴嫩,其中大约6500人在贝鲁特,贝卡谷地约5000人,黎巴嫩南部的巴解部队差不多也有这个数。但值得注意的是,巴解武装力量(PLO)并非像叙利亚军队那样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军队,而是由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所属游击队整合而成,巴解组织总部真正能够有效指挥的只有法塔赫的4个正规旅——分别是亚尔马克旅、卡斯特尔旅、亚丁·扎鲁特旅、卡拉迈赫旅(以当时所驻地命名),另外的两个正在组建中的后备旅——克蒂斯尼尔旅和黑丁旅——则还在叙黎边境附近的叙利亚境内接受训练,其6个已经完成训练的营,在叙利亚的指挥下被作为阿拉伯抵抗军(ADF)的一部分部署于贝鲁特南部区域,划归叙利亚第85机械化旅指挥。值得一提的是,法塔赫的正规部队中,还包括一支规模不大的装甲力量(旅级建制),人数大约6000人,装备由叙利亚提供的60辆T-34/85(原匈牙利人民军装备,实际上由于缺乏备件和保养,已接近报废)、40-50辆较新的T-54/55,另外还有数量不明的一些中国制63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来源渠道不明)和ZSU-23-4 23mm自行高炮。不过,既便是这些法塔赫的正规部队实际上也缺乏良好的训练和有经验的领导者指挥,部队经常面临群龙无首只能各自为战的窘境,其主要战斗力并非来源于人数或是装备水平,而在于狂热的战斗精神。

1980年代初期,巴解组织从匈牙利通过海运获得了一些旧式的T-34/85坦克〔这张照片为1981年,一辆色巴解组织的T-34/85正被运往黎巴嫩南部小镇杰兹尼(Jezzine)附近的一个新据点〕1980年代初期,巴解组织从匈牙利通过海运获得了一些旧式的T-34/85坦克〔这张照片为1981年,一辆色巴解组织的T-34/85正被运往黎巴嫩南部小镇杰兹尼(Jezzine)附近的一个新据点〕

1982年,贝鲁特,叙利亚第85机械化旅装备的T-55主战坦克(这辆T-55坦克的涂装是常见的叙利亚风格——既苏联绿搭配亮沙色和中灰色的斑点。炮塔上的该车来自第1装甲营)1982年,贝鲁特,叙利亚第85机械化旅装备的T-55主战坦克(这辆T-55坦克的涂装是常见的叙利亚风格——既苏联绿搭配亮沙色和中灰色的斑点。炮塔上的该车来自第1装甲营)

黎政府军装备的英制撒拉丁装甲车黎政府军装备的英制撒拉丁装甲车

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马加奇6B”正在以黎边境进行训练(战后,大部分马加奇6都被进一步升级成了马加奇7C)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马加奇6B”正在以黎边境进行训练(战后,大部分马加奇6都被进一步升级成了马加奇7C)

黎巴嫩政府军第8机械化旅装备的M113A1- ZU-23 23mm自行高炮(这种由美制底盘和苏制高炮组装而成的武器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但却是城市巷战中的利器)黎巴嫩政府军第8机械化旅装备的M113A1- ZU-23 23mm自行高炮(这种由美制底盘和苏制高炮组装而成的武器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但却是城市巷战中的利器)

贝鲁特混乱的内战中,最为常见的武器之一是各种各样的武装卡车(图中的这辆装有一门B-10 82mm无后座力炮)贝鲁特混乱的内战中,最为常见的武器之一是各种各样的武装卡车(图中的这辆装有一门B-10 82mm无后座力炮)

此外,除了叙利亚军队和巴解组织的正规军外,以色列国防军如果大举进入黎巴嫩境内,他们还将遭遇其他一些武装力量的抵抗,这些武装力量的成份非常复杂。其中,黎政府军共23700多人,编有1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武装侦察营、9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各种装甲车辆200余辆(主要型号包括美制M24和M41轻型坦克以及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火炮230门,还装备有“米兰”、“陶”式反坦克导弹。主要驻守在贝鲁特东区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区。穆斯林派武装什叶派、德鲁兹派、逊尼派,共有脱产武装人员20000人左右,伊朗军队也派出大约2000伊斯兰卫队志愿者前往巴贝克附近的巴贝镇建立了一个训练营地。不过,一旦进入黎巴嫩境内,以色列坦克也不是完全遇不到朋友,由贝希尔.杰马耶勒领导的亲以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就是一支人数高达40000余人的非正规武装力量,分布于贝鲁特东区,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区,而另一支亲以武装南黎巴嫩军则约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边界的黎方8—10公里地带,并拥有一些以色列国防军“赠送”的M50/51“超级谢尔曼”。

亲以的南黎巴嫩军装备的M50超谢尔曼亲以的南黎巴嫩军装备的M50超谢尔曼

不过,尽管各方已经作好了励兵秣马的准备,以色列方面的作战计划也几经修订,但以色列人却清楚的知道,如果要大举进入黎巴嫩作一场彻底的大扫除,他们还需要一个开战的理由(以军在1979至1981年间对巴解游击队的阵地以袭扰方式进行过多次“实力侦察”或“火力侦察”。侦察结果已用于审订其战略计划)。所幸,这样一个理由时机恰到好处的到来了。进入1982年之后,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袭击日益加剧,以色列的报复袭击也逐步升级,形势越来越紧张。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伦敦大使阿戈夫受到巴人阵暗杀企图,人虽然没死但是瘫痪了。尽管巴人阵是阿拉法特的巴解的对头,但时任国防部长的沙龙还是决定把这笔账算到巴解头上,以色列国防军(IDF)总参谋部为此提出了三种以色列的报复方案:

1. 对黎巴嫩南部发动一次有限规模的常规清剿,扫清以黎边境范围内一定纵深的PLO营地(类似于1978年3月的“利塔尼”行动)。

2. 越过利塔尼河进行一次深入打击,捣毁对贝鲁特外围的PLO控制区,但要避免引起叙利亚方面的过份反应,并且不应让部队卷入贝鲁特的巷战。

3. 彻底清除黎巴嫩境内的全部叙利亚和巴解武装力量。

时任以色列总理贝京本来倾向于第二个方案(因为这个方案更容易控制),但在国防部长沙龙的操控下,内阁最终却通过了代号“加利利和平”的第三个方案(在沙龙看来时机以到:首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其次,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沙龙被一些人尊为战神,被另一些人贬为机会主义者,事实或许在两者之间)。于是最终以那支庞大的地面装甲集群为主体,在总参谋长埃坦的具体指挥下(国防部长和总理都是军队的政治领导,不负责作战指挥),以色列国防军开始大举挥军黎巴嫩——又一场中东战争开始了。

在与巴解武装的战斗中,很多黎政府军车辆都涂上了这种“抵抗十字”在与巴解武装的战斗中,很多黎政府军车辆都涂上了这种“抵抗十字”

黎政府军的一辆63式107mm自行火箭炮黎政府军的一辆63式107mm自行火箭炮

驻守西顿的黎巴嫩政府军第8机械化旅装备的潘哈德AML-90、M-3 VTT装甲车驻守西顿的黎巴嫩政府军第8机械化旅装备的潘哈德AML-90、M-3 VTT装甲车

黎巴嫩政府军装备的英制FV601、FV603装甲车黎巴嫩政府军装备的英制FV601、FV603装甲车

内战中,黎政府军与巴解武装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这是政府军装备的M113A1装甲人员输送车内战中,黎政府军与巴解武装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这是政府军装备的M113A1装甲人员输送车

黎巴嫩政府军第8机械化旅装备的M88装甲抢救车黎巴嫩政府军第8机械化旅装备的M88装甲抢救车

在与巴解武装的战斗中,很多黎政府军车辆都涂上了这种“抵抗十字”在与巴解武装的战斗中,很多黎政府军车辆都涂上了这种“抵抗十字”

一个M109Al自行火炮连正在展开,准备对边境区域的敌人进行炮击(后边是一辆老式的M3半履带车,1973年之后,这种车辆被广泛用作炮兵指挥车)一个M109Al自行火炮连正在展开,准备对边境区域的敌人进行炮击(后边是一辆老式的M3半履带车,1973年之后,这种车辆被广泛用作炮兵指挥车)

一辆M113正跨过边界进入黎巴嫩南部(车上挂有一块常见的橘黄色帆布防空识别标志,并在车上堆满了随车步兵们的个人装具)一辆M113正跨过边界进入黎巴嫩南部(车上挂有一块常见的橘黄色帆布防空识别标志,并在车上堆满了随车步兵们的个人装具)

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第211装甲旅的“梅卡瓦”主战坦克正在向黎巴嫩境内推进(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是“梅卡瓦”主战坦克首次参加战斗)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第211装甲旅的“梅卡瓦”主战坦克正在向黎巴嫩境内推进(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是“梅卡瓦”主战坦克首次参加战斗)

“以和平的名义”——黎巴嫩装甲鏖战

实际上,战争在1982年6月1日已经开始,以色列大规模空袭地中海沿岸的巴解基地和弹药库(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有400余座仓库,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不过,在地面,以色列军队直到6月6日上午11时才开进南黎巴嫩。以伊利亚·盖瓦上校的第211装甲旅“梅卡瓦”为先导,以色列装甲部队在纳库拉地区越过以、黎边界。这是以色列西路军的前锋,事实上,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5个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有坦克和希装甲车各200辆,从纳哈里亚、鲁什哈尼克拉地区出发,沿海岸公路直取拉希迪亚难民营和蒂尔市。其中一股穿越联合国驻黎临时部队防区,企图从东面攻打蒂尔。与此同时,以军在俯瞰蒂尔的希马利堡难民营实施直升机机降,并在拉希迪亚和蒂尔以北实施两栖登陆在纳库腊、宾特朱拜勒通过哈达德民兵和联合国部队控制区,于6日下午包围了蒂尔,在空降兵和登陆部队协同下以及黎巴嫩哈达德民兵配合下发起攻城战斗,当夜进行巷战,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

在以军入侵的过程中,通常黎巴嫩人出于恐惧和自保的想法会四处乱窜,但也有一些人对以色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图中黎巴嫩人正在挥手致意的这些M113A1并不属于以色列陆军,而是属于空军的FAC部队在以军入侵的过程中,通常黎巴嫩人出于恐惧和自保的想法会四处乱窜,但也有一些人对以色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图中黎巴嫩人正在挥手致意的这些M113A1并不属于以色列陆军,而是属于空军的FAC部队

“加利利和平”行动是以色列从其北部的3个方面进入黎巴嫩。这张照片中,一辆马加奇6正带领着一队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在边境地区推进“加利利和平”行动是以色列从其北部的3个方面进入黎巴嫩。这张照片中,一辆马加奇6正带领着一队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在边境地区推进

1982年6月6日,一群黎巴嫩小孩正在好奇的看着一队从家门口经过的以色列机械化行军纵队(前面是一辆M113A1后则是一辆由M60A1改装而成的“马加奇6”)1982年6月6日,一群黎巴嫩小孩正在好奇的看着一队从家门口经过的以色列机械化行军纵队(前面是一辆M113A1后则是一辆由M60A1改装而成的“马加奇6”)

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于18时进入战斗,其中一个旅向东开进;一个旅向北开进,围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以色列装甲部队得到了炮兵、空军、机械化步兵的大规模支援。巴解守卫部队很快陷于包围之中,军心涣散,巴解游击队的炮兵被迅逮摧毁或陷于瘫痪;巴解地区指挥部悄然撤走更瓦解了斗志。以上这些因素合起来,使以色列装甲部队的任务大为减轻,他们不必对付装备精良、部署得当的、有组织的顽强抵抗,相反,却可以一路横冲直撞,粉碎小股敌军的零星抵抗。8日,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包围达穆尔,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19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不过在经过对进攻部队进行调整并增派援兵之后,攻势得以继续。此后。以军在进攻中开始不与巴解的主力纠缠,迅猛超越坚固防守地段,直冲贝鲁特的巴解总部,很快包围了贝鲁特,阿拉法特和他的指挥部及巴解大部队陷入重围。

一支以色列国防军的伞兵侦察小组正乘坐一辆装有陶式导弹的M151吉普在西顿的大街上执行巡逻任务(M151与陶式导弹的组合很成功,甚至在贝卡谷地击毁过叙利亚的T-72)一支以色列国防军的伞兵侦察小组正乘坐一辆装有陶式导弹的M151吉普在西顿的大街上执行巡逻任务(M151与陶式导弹的组合很成功,甚至在贝卡谷地击毁过叙利亚的T-72)

黎巴嫩战争的第二天,一队M109AL对着西顿附近一处巴勒斯坦难民营不远的巴解阵地进行炮击黎巴嫩战争的第二天,一队M109AL对着西顿附近一处巴勒斯坦难民营不远的巴解阵地进行炮击

一辆以色列国防军M60A1正在黎巴嫩的一个沿海小镇中执行警戒任务。后勤供应主要由卡车运送部队所需的大量弹药和粮食,因此保障沿海公路的安全至为重要。假如各沿海城市不能迅速攻克,那么要绕过这些城市来供应前进中的部队,代价必然很大,很可能因此影响部队的向北推进(注意这辆坦克的一些反应装甲板显然已经残缺不全,但从没有爆炸痕迹的情况来判断,这很可能是车组乘员自行拆卸的结果)一辆以色列国防军M60A1正在黎巴嫩的一个沿海小镇中执行警戒任务。后勤供应主要由卡车运送部队所需的大量弹药和粮食,因此保障沿海公路的安全至为重要。假如各沿海城市不能迅速攻克,那么要绕过这些城市来供应前进中的部队,代价必然很大,很可能因此影响部队的向北推进(注意这辆坦克的一些反应装甲板显然已经残缺不全,但从没有爆炸痕迹的情况来判断,这很可能是车组乘员自行拆卸的结果)

一辆属于以色列炮兵部队的M113A1装甲维修车正在开下登陆舰,从蒂尔附的海滩上登陆(由于缺少两栖舰艇,以色列国防军每一波只能登陆一个混编连,然后使用武装直升机和空军来保护这支弱小的先头部队。如果不是由于巴解游击队的准备太差,反应太慢,以军在黎巴嫩沿海的桥头堡尽管有空军掩护,仍可能会被对方击退)一辆属于以色列炮兵部队的M113A1装甲维修车正在开下登陆舰,从蒂尔附的海滩上登陆(由于缺少两栖舰艇,以色列国防军每一波只能登陆一个混编连,然后使用武装直升机和空军来保护这支弱小的先头部队。如果不是由于巴解游击队的准备太差,反应太慢,以军在黎巴嫩沿海的桥头堡尽管有空军掩护,仍可能会被对方击退)

1982年6月7日,利塔尼河,以色列国防军第96装甲旅的一辆“百人队长-肖特”和一辆M113A1正开下登陆舰(一支单一的坦克部队在装备反坦克武器的敌军步兵面前,处境将非常困难)1982年6月7日,利塔尼河,以色列国防军第96装甲旅的一辆“百人队长-肖特”和一辆M113A1正开下登陆舰(一支单一的坦克部队在装备反坦克武器的敌军步兵面前,处境将非常困难)

这是一辆车体全面覆盖了布拉泽反应装甲的“百人队长-肖特”天正在慢慢穿越南黎巴嫩巴解组织控制区这是一辆车体全面覆盖了布拉泽反应装甲的“百人队长-肖特”天正在慢慢穿越南黎巴嫩巴解组织控制区

1982年6月6日,一群黎巴嫩小孩正在好奇的看着一队从家门口经过的以色列机械化行军纵队(前面是一辆M113A1后则是一辆由M60A1改装而成的“马加奇6”)1982年6月6日,一群黎巴嫩小孩正在好奇的看着一队从家门口经过的以色列机械化行军纵队(前面是一辆M113A1后则是一辆由M60A1改装而成的“马加奇6”)

以色列军总的方案显然是尽快进抵贝鲁特,同时占领黎巴嫩山区,仅从巴解武装的实力来看,这一点其实不难,西路摧枯拉朽式的进展也证实了这一点。但黎巴嫩战争最大的悬念其实是叙利亚,以色列一方面希望剪除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希望被卷入和叙利亚的全面战争。而以叙利亚的角度来看,从1982年年初,他们虽然一直在等待着与以色列在南黎巴嫩利塔尼河一线与以军进行一次“碰撞”,为此许多叙利亚精锐部队作为预备队沿戈兰高地至大马士革一线部署,但对于以军采取更“深”军事行动的可能却并没有思想准备。事实上,自从1976年以来,叙利亚虽然在黎巴嫩驻扎着相当数量的部队(这是他们介入黎巴嫩内战付出的一种承诺),然而大马士革缺少足够的实力建设一条强大的防线以涵盖整个黎巴嫩,所以在1982年的6月初,多数叙利亚部队只部署在这个国家的中部,具体的来说就是在贝鲁特和扎赫勒之间,建立起的有效防御仅围绕着沿戈兰—贝鲁特—大马士革一线,特别是在坦塔一带的山区乡村。

至于以军的最初方案中是否明确要和叙军作战,现在仍有争论。从以色列高级军官战前发表的言论来看,以军确实有此计划,但以军总参谋部内部却显然仍有因分歧而导致的犹豫(如果首先对叙军阵地进攻。这样必定为第二阶段进攻巴解控制地区的战斗带来消极后果,因为这使巴解组织得以有更多时间来估量形势和调整部署。同舒夫山区及贝卡谷地南端的叙军一旦接触,可能会使以、叙军之间的战斗过早打响)。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以军地面部队跨过以黎边境两天后,担任助攻的中路和东路以军才和叙利亚坦克开始大规模交火(以军暂缓东部的攻势,直到迫切需要在舒夫地区快速推进时,才在6月8日开始了以、叙两军之间的战斗。另有一种说法是,驻杰津的叙军本拟不战而退,后来援兵来到,迫使叙、以之间打了一场计划外的战斗)。

在南黎巴嫩战场上,一辆以色列国防军安装了布拉泽反应装甲的“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正在穿越一处多障碍区域(注意其L7105mm炮上的散热套风格与“梅卡瓦”完全一致)在南黎巴嫩战场上,一辆以色列国防军安装了布拉泽反应装甲的“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正在穿越一处多障碍区域(注意其L7105mm炮上的散热套风格与“梅卡瓦”完全一致)

南黎巴嫩边境区域,一辆“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正在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南黎巴嫩边境区域,一辆“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正在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南黎巴嫩边境区域,以色列工兵正在“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的支援下,搜索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南黎巴嫩边境区域,以色列工兵正在“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的支援下,搜索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

战斗间隙,一辆188格兰特装甲旅的“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停在一处古堡前(“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实际上是由退役的“百人队长”底盘改装而来)战斗间隙,一辆188格兰特装甲旅的“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停在一处古堡前(“纳格玛肖特”突击工兵战斗车实际上是由退役的“百人队长”底盘改装而来)

处于行军状态的一辆以色列国防军M109AL自行榴弹炮:车体周围是车组人员的个人装具,包括睡袋以及其他野外用具,同时这辆车的车长穿着一件一体式冬季风衣并配有一把少见的CAR-15 5.56mm卡宾枪处于行军状态的一辆以色列国防军M109AL自行榴弹炮:车体周围是车组人员的个人装具,包括睡袋以及其他野外用具,同时这辆车的车长穿着一件一体式冬季风衣并配有一把少见的CAR-15 5.56mm卡宾枪

中路以军第一个梯队一个旅于6日上午从谢莫拉地区出发,越过哈尔达利,包围了沙吉夫堡,主力纳巴提亚进攻。当日下午,中路以军开始强攻沙吉夫堡,于7日拂晓攻克。第二梯队一个装甲旅进入战斗,在伞兵配合下围攻纳巴提亚,7日9时攻入市内,小股兵力与巴解游击队展开巷战,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当日前出至杰津地区。至于东路则为牵制方向,以军第一梯队一个装甲旅,向谢巴发起进攻,尔后,向贝卡谷地发展进攻,牵制和监视该方向,并切断巴解游击队和叙军的联系。7日,第一梯队攻占谢巴后,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向哈斯亚巴发起进攻得手。就这样随着以军快速突击,以军先头部队很快和叙军开始有所接触,以军也开始接近叙军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保护伞。不过,到了1982年6月8日清晨,以色列的空中侦察发现,叙军在戈兰高地5个萨姆-6防空导弹营在向贝卡谷地移动,贝卡谷地的叙军防空导弹营增加到19个。以军统帅部立刻判明:叙利亚无意和以色列全面交战,否则不会把戈兰高地上防守通向大马士革方向上的防空导弹转移到贝卡谷地。这使以军总参谋部最终下定决心,对叙利亚军队进行“足够大”的重创,以使其解除在黎巴嫩境内对巴解组织的一切庇护。于是,这场战争中最残酷的装甲与反装甲地面战开始了。

1982年6月8日,杰辛(Jezzin)被叙利亚占领,但随后贝卡谷地苦心经营多年的防空导弹阵地便被悉数破坏,失去了叙利亚军队在心理上最大的防护屏障(在战前,以色列情报机关就获得了详尽叙利亚雷达和通信的电磁数据,以色列无人机对叙利亚雷达和导弹阵地进行了精确侦查。战斗一开始,以色列一方面用无人机诱使叙利亚打开雷达,暴露阵位,另一方面用高速反辐射导弹攻击叙利亚雷达,一打一个准。叙利亚方面不开雷达也不行,因为阵位早已被以色列摸清,还是逃不脱被打的命运。两个小时内,19个防空导弹营里17个被消灭,剩下的两个在第二波攻击里也被消灭,还有一个说法19个防空导弹营在第一波攻击里就全部被消灭),这使叙利亚人开始明白,在以色列空军清除了贝卡(Bekaa)的叙军防空阵地和黎巴嫩上空的叙利亚战机后,地面战斗将是最艰难的,但无论多大的代价,都要在山地中进行一场成功的阻滞战后,才能将主力撤回国内。

作为对巴解组织一次袭击的回应,一个以色列M107175mm自行火炮连攻击了南黎巴嫩的一处安全区作为对巴解组织一次袭击的回应,一个以色列M107175mm自行火炮连攻击了南黎巴嫩的一处安全区

以色列步兵正在用一辆马加奇6主战坦克的无线电设备进行步坦协同以色列步兵正在用一辆马加奇6主战坦克的无线电设备进行步坦协同

1982年6月8日,中路以军攻占拉西亚、考卡巴城镇后,沿贝卡谷地西侧北进,直指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末段,企图切断叙军退路和阻击增援。以叙装甲部队间的首次成规模的坦克遭遇战正是发生在1982年6月9日黎巴嫩中部的大马士革公路末段杰津附近。6月9日清晨3时,拥有2个装甲旅的以色列国防军第162师级战斗队沿可卡鲁恩湖西岸推进,在在舒夫山脉的中央,距离贝鲁特-大马士革高速公路以南仅15公里处,与叙利亚第10和第3装甲师防区交界处的两个装甲旅遭遇。当13辆以色列的M60/巴加奇6开下公路进入一个德鲁兹村庄后,突然遭遇几辆叙军第3装甲师第58机械化旅的T-62,随即发生了短暂的近距离坦克战。叙利亚人在战斗中被击毁3辆,以色列人则没有损失,然后双方开始脱离接触,不过以色列坦克在回撤过程中,遭到了叙利亚第20反坦克突击营的伏击(在1982年6月初,叙利亚陆军有合计20个突击营与总共50个猎杀小组部署在黎巴嫩,主要分布在西贝鲁特及其以南地区,但在城市的西郊与南郊也有部署,每个叙利亚猎杀小组包括4-6人,拥有当时西方和苏联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包括RPG-7,RPG-18(一次性使用的64mm反坦克火箭发射器),AT-4“塞子”反坦克导弹(早期型9P135)和来自法国的“米兰”反坦克导弹,通常在每个小组有两名射手和两名装填手,每个6人小组配备2名携带SA-7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成员)。以色列坦克手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受过专门训练的反坦克突击队是比叙利亚坦克更严重的威胁。

一辆安装有扫雷犁的马加奇6B主战坦克正在为一队以色列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一辆安装有扫雷犁的马加奇6B主战坦克正在为一队以色列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叙利亚第1装甲师正准备在贝鲁特-大马士革高速公路边进行修整,这辆T-55坦克炮塔显著位置上的白色的条带是用于战场上敌我识别的叙利亚第1装甲师正准备在贝鲁特-大马士革高速公路边进行修整,这辆T-55坦克炮塔显著位置上的白色的条带是用于战场上敌我识别的

这是一张非常清晰的马加奇6B照片这是一张非常清晰的马加奇6B照片

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反思的产物之一——“梅卡瓦”MK2主战坦克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反思的产物之一——“梅卡瓦”MK2主战坦克

叙利亚的反坦克“猎杀”小组实际上是连排级的精锐步兵分队,独立于大部队的指挥链,不但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战术素质,更有阿拉伯军队中少见的临危不惧和灵活机动的能力——结果,这次伏击中,以军很快又有3辆M60A3和2辆M151吉普成了这些叙利亚精锐反坦克步兵的猎物(他们偏爱在城区出击,因为黎巴嫩城镇与乡村狭窄的街道能够轻而易举的变成攻击以色列坦克的射击场)。客观地说,以军在这次遭遇战中损失不大,但问题在于,涂有大卫之星的装甲集群暂时无法继续前进了。叙利亚人的反坦克猎杀小组、坦克以及“小羚羊”武装直升机成功地将以色列装甲行军纵队拖入了此起彼伏的伏击战深渊中,在此后2个小时的时间内,又有6辆M60/马加奇6和7辆M113被击毁。不过,对以色列人来说,这里距贝鲁特-大马士革高速公路仅仅15km,假如能够突破此处叙军的阻截,那不仅能够切断在贝鲁特叙军与叙利亚后勤基地的联系,还将打开一条进入叙利亚第1装甲师后方的通路,将这支黎巴嫩境内叙军精锐围歼。所以双方开始将更多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调于此处(以军第252师级战斗队的两个装甲旅与叙利亚第1装甲师的第76和91装甲旅都汇集到了这里),准备大干一场。

尽管在“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和反坦克猎杀小组的双重打击下,以色列坦克手起初有些惊慌失措,但以军装甲集群仍然保持住了战斗队形向前推进,并将战场向朝西南方向扩展,可卡鲁恩湖南面叙利亚第1装甲师的第76和91两个装甲旅因此陷入了苦战之中。在幸存的一位叙利亚坦克连连长的回忆中,这一战是惨烈的:来自他营的两个先头连的T-62被全部摧毁,他的连也失去了好几辆坦克,而作为“回报”,叙利亚人也摧毁了6辆并击伤3辆以色列人的M60/马加奇6。不过,总体来看,由于争夺制空权的努力宣告失败(即便抛开双方飞机的性能差异问题不谈,叙利亚飞行员严重依赖地面指挥,在受到电磁压制时手足无措就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同时叙利亚飞行员的心理障碍是更加严重的一个问题,在实战中屡战屡败的心理阴影难以消除,这使贝卡谷地乃至整个黎巴嫩上空的叙以空战,虽然真实情况不可能如以色列人宣称的那般是个“神话”,但叙利亚空军的战损大大高于以色列空军的判断当与真相相差不远),再加上双方在坦克性能\人员素质及数量上的差异(在叙利亚的3个装甲旅对面,以色列集中了5个装甲旅),叙利亚人在装甲战中败北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当来自以色列的装甲冲击压力越来越大时,叙利亚第76和91装甲旅的坦克开始耗尽燃料和弹药,背后叙利亚第1装甲师的情况恶化了。一直关注着这两个装甲旅的叙利亚指挥部开始命令第1装甲师那个装备T-72M的后备装甲旅沿着大马士革的公路朝黎巴嫩边界移动,径直前行,意图是穿越边界后打击沿着贝卡谷地东侧前进的以军的右翼,以扭转战局。以这个精锐T-72旅为装甲先锋,叙利亚人的反击是从东朝西开始的,并被叙利亚和以色列军人都描述为“整个战争中最激烈的坦克战”。先是叙利亚以自杀式的空中打击和猛烈的炮兵火力不断袭击所有已知的以色列前线指挥部(在这一过程中,以色列空军击落了进入黎巴嫩领空的23架叙利亚战斗轰炸机),而这时由于混乱的战场状况让以色列领导层犯了一个危险的错误。由于战场形势还很不明朗,对阵双方相互楔入很深。以色列人完全没有发现并意识到叙利亚人开始将破碎不堪的第1装甲师撤出,并且叙利亚第3装甲师的2个装甲旅正沿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朝南运动,它们意图封闭因为叙利亚第1装甲师南面阵地的崩溃而造成的缺口,同时用生力军第10装甲师和第1装甲师那个精锐的T-72装甲旅替换替换掉被严重削弱的第76和91装甲旅。因此叙利亚并不是在退却,而只是在替换它的部队。但以色列国防军却以为第1装甲师向北的运动不过是一般的撤退。因此立刻将其部队转而向北进行“追击”,以色列国防军将为这个错误付出高昂的代价——以色列的“马加奇”、“梅卡瓦”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与叙利亚人的T-72坦克群迎头相撞。

事实证明,尽管“梅卡瓦”主战坦克,是号称“把75%的车重都用于防护的坦克”,而一般的主战坦克用于防护的重量约占50%,但在与T-72的正面对抗中并不能做到全身而退。当然,“梅卡瓦”发射的M-11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让9辆T-72坦克车毁人亡,戳穿了T-72多年来的神话(今天看来,T-72本身在苏联红军装备体系中也只是一种降档装备而已,而叙利亚获得的T-72M实际上是专供出口用的捷克产T-72G,但一般在宣传上,苏联人故意将华约成员国用的标准T-72M与T-72G混为一谈,将T-72G称为T-72M出口型)。出于保密及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T-72M出口型车体首上装甲夹层中并没有使用特种玻璃纤维材料,而代之以充填一种价格低廉的石英砂材料(这种材料被苏联技术人员称为“沙核”,实际上是一种通过特殊处理的硅化合物)。T-72M出口型的炮塔装甲也不同于华约版,最初的几批完全没有采用任何复合装甲材料,干脆直接是铸造均质钢装甲),但如果“梅卡瓦”闯进T-72125mm炮有效的直射距离内,“梅卡瓦”也会遭遇厄运的——2辆“梅卡瓦”和5辆“马加奇6”因此陈尸沙场(以军在战争期间总共损失了7辆“梅卡瓦”)。

当然,被击毁并不能否定“梅卡瓦”煞费苦心的防护性设计,毕竟在设计这种坦克时,以色列人认为他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是T-62的115mm炮。事实上,在同等情况下,即使其装甲被击穿,“梅卡瓦”单车伤亡人数仅是其他坦克伤亡人数的一半。同时,“梅卡瓦”对于山地战的适应能力也要比苏制坦克要好,这是另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按说,动力-传动装置前置,会使火炮的俯角减小,而以色列的坦克设计师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增大火炮的射击俯角,以增大棱线射击的可能性。能达到-8.5度,超过了一般苏制主战坦克的射击俯角。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梅卡瓦”坦克能够获得微弱的战术性胜利,还有战术运用得当和乘员训练有素的因素。在崎岖不平的山路战场上,叙利亚的T-72坦克不知何故总是跑入“梅卡瓦”坦克的最佳射程内,却不能让“梅卡瓦”坦克进入自己的有效射程内。但不管怎么说,与T-72的恶战让以色列人意实到自己遇到了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

当然,战斗不可能总是在“梅卡瓦”与T-72间进行,在这场犬牙交错的混战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叙利亚第10装甲师和第3装甲师差不多损失了200辆T-62(至少有90被俘获),以色列的损失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的1/4,但叙利亚第1装甲师的那两个装甲旅却利用这个机会成功的脱离了战场,回到国内进行重建(在与以色列的激烈战斗中第76和第91装甲旅损失了大约60辆该型坦克。在对抗中T-62击毁了2辆梅卡瓦)。而被重创的叙利亚第10装甲师和第3装甲师的几个旅也在随后被调回国内,用作为战略储备物资的T-55坦克迅速重新武装起来。需要提及的是,在这场算是漂亮的后卫防御战中(当然,叙军后来声称在突破卡鲁恩湖的东面和南面期间没有损失一辆坦克完全是个牛皮),虽然叙军装甲部队总体表现一般,即便有了T-72这种先进苏制坦克,叙利亚坦克手的战术素养也要低于对手,不过水平发挥终究还算是稳定,但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则是叙军反坦克突击队与“小羚羊”武装直升机相互娴熟配合的反坦克阻滞战术。

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反思的产物之一——“梅卡瓦”MK3主战坦克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反思的产物之一——“梅卡瓦”MK3主战坦克

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反思的产物之一——马加奇7主战坦克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反思的产物之一——马加奇7主战坦克

事实上,早在战前叙利亚军方就详细研究过该地区的地形、道路、南黎巴嫩的数十个村庄和以色列坦克可能通过的路线,并为此制定了简单但有效的策略——叙利亚的“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将和受过专门训练的叙利亚陆军的“猎杀小组”协调一致,配合地面部队伏击和牵制以色列的装甲部队。而在开战后,糟糕的通信状况和复杂的地形,也的确经常使得以军在前进的沿线形成巨大的交通拥堵,每当叙利亚军发现这样的弱点,它们就派出若干反坦克猎杀小组和一队“小羚羊”前去攻击。最大限度的凭借当地的丘陵地形击毁以军坦克。若由于战场流动性很大,叙利亚的反坦克猎杀小组不能确定敌军位置时,叙利亚空军就会单独派出大量“小羚羊”在黎巴嫩上空单独执行“搜索并摧毁”任务。根据战后叙利亚外交部和国防部声明中的描述,叙利亚空军“小羚羊”和地面反坦克“猎杀”小组在头三天的战斗中(6月8日至11日)共摧毁以军坦克23辆,自身只有轻微的损失。而在整个战争中,叙利亚声称其“小羚羊”和地面反坦克“猎杀”小组共摧毁了超过120辆以色列坦克、装甲运兵车在这段时间被叙军的反坦克导弹摧毁。尽管,战后的调查表明叙利亚反坦克“猎杀”小组实际上只击中了大约以军60辆M-60/“马加奇/6”和“梅卡瓦”,而且他们中至少大约一半仍能在修复后使用,不过这样的战绩仍然相当可观。当然,战斗的经过非常痛苦和残酷,最好的证明是这场战争中仅有10%-15%的叙利亚反坦克小组在战争中幸存,而且很少被俘获。其中只有一名成员:一位名叫迈赫迪的中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落入以军手中,但他在回到叙利亚之前却挫败了以色列所有摧垮他精神的努力,后来作为连长参加了海湾战争。而“小羚羊”直升机也并不总是能够在得手后毫发无损,天上的以色列空军和地上的火神20mm自行高炮常常令它们折戟沉沙。

1982年6月10日,一支以色列国防军伞兵反坦克猎杀小队正准备穿越贝鲁特郊区前往地中海沿岸地区,除了陶式反坦克导弹外,这些M151吉普车还携带了大量其他装备1982年6月10日,一支以色列国防军伞兵反坦克猎杀小队正准备穿越贝鲁特郊区前往地中海沿岸地区,除了陶式反坦克导弹外,这些M151吉普车还携带了大量其他装备

黎巴嫩东部贝卡谷地战场,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马加奇6正在开火击毁远处的一辆叙利亚T-62黎巴嫩东部贝卡谷地战场,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马加奇6正在开火击毁远处的一辆叙利亚T-62

一辆“梅卡瓦”主战坦克在穿越了贝卡谷地后,前往具有战略意义的贝鲁特-大马士革高速公路(坦克背后,一个黎巴嫩小伙子正在照料他的牛)一辆“梅卡瓦”主战坦克在穿越了贝卡谷地后,前往具有战略意义的贝鲁特-大马士革高速公路(坦克背后,一个黎巴嫩小伙子正在照料他的牛)

后撤到贝卡谷地的并且进行过重建的叙利亚第一装甲师,以照片中这辆毁于空袭胡T-55主战坦克为主要装备,但也仍然保有少量T-62后撤到贝卡谷地的并且进行过重建的叙利亚第一装甲师,以照片中这辆毁于空袭胡T-55主战坦克为主要装备,但也仍然保有少量T-62

贝卡谷地的主要地面战斗结束后,以军缴获的大量叙利亚T-62和T-55坦克贝卡谷地的主要地面战斗结束后,以军缴获的大量叙利亚T-62和T-55坦克

叙军的反坦克“猎杀”小组与“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在掩护叙军有秩序地撤退时,对以军冒进的部队予以了沉重打击,并因此赢得了以军相当的尊敬。然而,这一切没有阻止以军的长驱直入,以军很快超越了利塔尼河。1982年6月11日清晨,以军装甲部队突破了叙军在拉查亚-瓦迪和卡隆湖地区的防线,将进攻矛头转向利塔尼河西岸,随后在拉查亚、卡法尔库克和扬塔的直升机机降部队配合下,进入贝卡谷地的以军装甲集群迫使叙利亚军后退18公里到阿米格-卡迈德罗斯-杰宁和扬塔一线——此战,先是第7装甲旅在与叙利亚第58机械化旅的遭遇战中,以2辆“梅卡瓦”的代价,击毁了至少一打的T-62,以色列的AH-1“眼镜蛇”和MD.500武装直升也摧毁了扎赫勒附近的15辆T-62和几辆T-72(1982年,以色列空军拥有163架直升机,包括12架AH-1 “眼镜蛇”和30架MD.500攻击直升机。但以空军缺少通用的或适合于反坦克的突击运输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而且直升机的型号和数量仍不足,这使以色列武装直升机的表现不如叙利亚“小羚羊”那般抢眼)。后来以军第7装甲旅一度在“1794”山附近陷入交通阻塞,叙利亚“小羚羊”乘机发动攻击。直升机在以色列坦克机枪射程外瞄准一辆又一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发射导弹,引发了混乱。叙利亚人声称在这次攻击中摧毁了7辆M113和M60。不过以色列第7装甲旅的“梅卡瓦”也用其105mm主炮击落了至少一架“小羚羊”,至于叙军损失的另外一架“小羚羊”应该是被以军“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用一枚远程发射的“陶”式导弹击落。

此后,按以色列的条件叙利亚宣布与以停火,并于当地时间12时停火生效,除了第85机械化旅之外,叙军主力开始西撤,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以色列装甲集群从三个战略方向上对贝鲁特形成合围了(此前的1982年6月9日,西路以军占领西顿、达穆尔,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哈尔达登陆。巴解武装在从达穆尔撤退知炸毁了桥梁。10日,西路以军共6个旅,3.5万人,300余辆坦克,在基督教右翼民兵从北面配合下,对贝鲁特实施大包围,并轮番轰炸贝鲁特西区和南郊国际机场,而且以军的舰艇也从海上封锁了贝鲁特)。

贝鲁特巷战中的装甲集群

在1982年6月11日的以叙停火达成后,6月12日,以军继续向贝鲁特南郊巴解阵地进攻,遭到巴解武装的顽强抵抗,格林尼治时间19时,以、巴停火生效。但7个小时后,双方又开火。到13日,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随即,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把巴解游击队主力约8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1945年柏林巷战后最大规模的装甲集群巷战就此拉开序幕。但此时,以军开始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将装甲集群用于城市巷战的准备严重不足(1967年在耶路撒冷,1973年在库塔腊和苏伊士的经验,对以军的城市攻坚战打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或者说,对于城市巷战以军装甲部队从来就没有过什么打法,它向来的战术就是干脆绕过城市,迫使其投降或者是用装甲部队从外围切入)。

巷战,一般也被人们称为“城市战”,因为巷战是在街巷之间逐街、逐屋进行的争夺战,发生的地点通常都是在城市或大型村庄内。巷战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敌我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二是敌我彼此混杂、犬牙交错,危险性强。事实上,即使盘踞在城镇内的全部或绝大多数人员都是对方武装人员,也几乎没有一支军队敢于实施“将城镇夷为平地”的作战模式,这就要求在城镇巷战中,双方必须在不大量破坏城镇建筑物的前提下,进行逐条街道、逐幢建筑物的争夺,此时传统装甲机械化部队的火力难以得到发扬(主要问题是主炮和大多数辅助武器的仰角都不够),机动性则受到城镇街道的限制,而主战坦克的炮塔顶部、侧面以及尾部等薄弱部位则很容易遭到RPG-7之类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袭击。以色列装甲兵在贝鲁特的街道上,遇到的正是这类问题。

1982年6月14日,一辆昵称为“光明”的以色列国防军“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正在向贝鲁特市区开进(注意坦克炮塔尾布拉泽反应装甲后的储物箱)1982年6月14日,一辆昵称为“光明”的以色列国防军“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正在向贝鲁特市区开进(注意坦克炮塔尾布拉泽反应装甲后的储物箱)

一个装备有凯夫拉尔防弹背心的精锐伞兵小队,正在一辆马加奇6主战坦克的支援下,缓慢地向贝鲁特郊外的肖特山行进一个装备有凯夫拉尔防弹背心的精锐伞兵小队,正在一辆马加奇6主战坦克的支援下,缓慢地向贝鲁特郊外的肖特山行进

1973年以军虽曾在苏伊士和库塔腊有过短暂的巷战经历,但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在城市环境中,坦克是多么笨拙和脆弱。当在黎巴嫩不得不面对城市巷战时,以军才发现自己的坦克在市区作战中几乎无能为力。尽管设计另类的“梅卡瓦”并非为巷战进行过专门优化,但已经可以算是比较侧重于应付低强度冲突尤其是城镇作战的坦克了,无论是前置发动机,还是炮塔和车体两侧及后方的附加装甲,以及作为辅助武器的60mm迫击炮都是明证。但即使如此,作为一种以打击对方坦克和进行长时间边境防御作战为首要目的设计的坦克,以军手中的“梅卡瓦”似乎依然不是城镇作战的最佳选择:105毫米主炮不能发扬火力,显得形同鸡肋,而且辅助武器不足,射击死角较多(在城市作战中,坦克火炮由于受附仰角的限制,在一定距离内对位于高层建筑物内的目标不能射击,只有射击距离距大于目标所处位置比高的3倍时,才能射击。如对10层高的楼房射击时,楼层高一般为3米,则楼房的高约30米。坦克对其射击的最小距离是大约100米左右);车体加上炮塔显得太过高大,容易遭受攻击;而且,重金打造的宝贵的“梅卡瓦”,整天用来对付“折腾个没完”的武装分子,当然很不划算,如果有损失的话,那就亏得更大了。“梅卡瓦”在巷战中的表现不理想,与之配合作战的机械化步兵表现则更糟。IDF对于手中大量的M113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它为步兵提供了重要的机动力和防护力,但另一方面事实又证明,装甲人员输送车主要是用于把步兵运往战场,而并不适合投入直接战斗。而且尽管根据IDF的战斗条例,步兵需要下车进行作战,但巷战中往往使得步兵来不及下车就直接卷入了战斗——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薄弱的装甲成了以军的噩梦。

一队以色列的M113A1机械化步兵纵队正在前往贝鲁特战场(由于对M113A1的装甲没有信心,相当多的以色列士兵在行军中宁愿选择坐在车外)一队以色列的M113A1机械化步兵纵队正在前往贝鲁特战场(由于对M113A1的装甲没有信心,相当多的以色列士兵在行军中宁愿选择坐在车外)

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M113A1正在快速穿越贝鲁特的一个街区(通过车组乘员把手一直放在机枪扳机,我们可以看出以色列士兵显得非常紧张)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M113A1正在快速穿越贝鲁特的一个街区(通过车组乘员把手一直放在机枪扳机,我们可以看出以色列士兵显得非常紧张)

1982年黎巴嫩战争反思的产物之一——基于百人队长底盘的“美洲豹”重型装甲战斗工程车1982年黎巴嫩战争反思的产物之一——基于百人队长底盘的“美洲豹”重型装甲战斗工程车

不过在硬币的另一边,虽然装备不如以色列装甲兵那么花哨,但叙利亚军队和巴解武装的装甲部队对于城巷战的准备却明显比对手充分得多。事实上,在1975-76年间贝鲁特各武装派别间发生的巷战中,坦克的作用并没有凸显出来.尽管当时内战的各方拥有一些二战时期的M4谢尔曼,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M41和AMX13。但黎巴嫩内战各派很快发现坦克在面对从屋顶上射出的RPG时非常脆弱,也正因为如此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内战中,各方的少量坦克常被作为半固定碉堡置于战壕之内。不过当叙利亚军队进入黎巴嫩进行干涉后,他们汲取了黎巴嫩内战中关于如何运用坦克的大量教训,并因此发展出了一些实用的机械化部队巷战战术——诱敌+伏击。同时通过一些实战磨炼,叙利亚人很清楚地明白在巷战的环境下,坦克如果能够得到装备反坦克导弹的特种步兵支援,同样能够发挥出不亚于平原的战场价值(但是与以军对城市战中坦克的战术使用态度截然相反,由于坦克所具有的良好的防护,精确强大而高效的火力,灵活的机动性,叙军认为城市巷战进攻作战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优势,当坦克部队配以步兵的掩护,在巷战中必然能达到消灭固守敌人,减少己方伤亡的目的。在城市作战中坦克的主要用途在于提供步兵所无法携带的重型火力,掩护步兵用于高速突击,以及作为强固支撑点让步兵以其为依托进行作战,缺少装甲力量,步兵在城市里必定会陷入更大的伤亡)。此外,驻贝鲁特的叙利亚军队还发现,在巷战中对抗建筑里的步兵时,ZSU-57-2自动双管57mm自行高炮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全能性”武器——它们既可以轻易地击毁战壕和标准房间的水泥隔壁,又能够保证足够的火力密度对敌人进行压制。这一发现使得叙利亚部队开始举一反三,在随后的几年中将大量ZU-23 23mm高炮以及ZPU-1/-2/-4 14.5mm重机枪装在了各种卡车或是装甲车底盘上——这其中甚至包括以缴获的黎政府军M113为底盘的版本。

贝鲁特郊区战场,来自以色列国防军预备役部队的工程师们,正在设法将一辆战斗中缴获的叙利亚第85机械化师的T-55主战坦克吊上后边的坦克运输车,运回国内贝鲁特郊区战场,来自以色列国防军预备役部队的工程师们,正在设法将一辆战斗中缴获的叙利亚第85机械化师的T-55主战坦克吊上后边的坦克运输车,运回国内

一方对装甲兵的巷战战术进行过充分的研究,而另一方在这个领域基本是个空白,这就使贝鲁特的巷战给以色列机械化部队上了空前惨烈的一课。由于对坦克在城市战中的作用深感疑虑,因此起初的战斗中包围贝鲁特的以色列装甲集群对于坦克的使用非常谨慎,大量投入的只是M113这类装甲人员输送车。然而问题在于以色列步兵基本上不习惯于城市战斗。虽然有的部队曾在黎巴嫩南部的基亚姆镇受过专门训练,武器装备很好,特别是配备了不少便携式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RPG-7式和以色列设计的B-300式或“哨兵”式)、枪榴弹和7.62毫米班用机枪,然而,步兵不能也不愿下车独立进行巷战。但在一个坦克和装甲人员输送车混编的机械化纵队中,机械化步兵乘坐的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往往又由于装甲过于薄弱,导致在敌人的巷战火力下不能前进,即便有坦克提供伴随支援也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装甲人员输送车被击穿,车上士兵的伤亡率要比徒步高得多——一颗RPG往往能够要了一辆以色列步兵的命。事实上,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在这种场合下生存率很低(巴解游击队的14.5到20或23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可以有效地穿透其装甲)。尽管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坦克都披挂上了拉菲尔公司研制的“布拉泽”反应装甲。在后来这场近乎一边倒却同样不乏血腥残酷场景的战争中,“布拉泽”发挥了奇效。然而,相对于坦克乘员,以色列的机械化步兵们却没有这份幸运了——由于第一代“布拉泽”反应装甲过于笨重,单薄弱的M113系列无法加挂,结果被RPG或是AT-3“塞格”轰得千疮百孔的M113“尸体”在黎巴嫩的战场上随处可见……全面装甲机械化的以色列步兵遭受了超出预计的严重伤亡)。同时装甲人员输送车上的12.7mm机枪,虽然在敌军抵抗轻微的情况下火力尚可,但并不足以有效对付敌人的反坦克武器——而这本来是机械化步兵的主要职责所在。这使情况使巷战中的以军坦克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结果以军在1982年6月14号之后的战斗中,不得不改变战术,协同坦克对付敌军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的,不是乘坐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机械化步兵,而是徒步步兵。

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M113A1在遭到一枚巴解武装的RPG袭击后被彻底击毁一辆以色列国防军的M113A1在遭到一枚巴解武装的RPG袭击后被彻底击毁

1982年黎巴嫩战争反思的产物之一——基于T-55坦克底盘的“阿奇扎里特”重型步兵战车(以色列资源有限,又对军队的伤亡比较敏感,这两个因素推动以军一方面注重研制新型装甲,开发装甲对抗技术和平台生存技术,以提高装甲平台综合生存能力,保护平台〔特别注重对反坦克导弹、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遥控简易爆炸装置等常见武器的防护〕;另一方面则更注重将新技术应用于旧装备的改造,从而达到成本与效率、实用性与先进性的完美平衡)1982年黎巴嫩战争反思的产物之一——基于T-55坦克底盘的“阿奇扎里特”重型步兵战车(以色列资源有限,又对军队的伤亡比较敏感,这两个因素推动以军一方面注重研制新型装甲,开发装甲对抗技术和平台生存技术,以提高装甲平台综合生存能力,保护平台〔特别注重对反坦克导弹、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遥控简易爆炸装置等常见武器的防护〕;另一方面则更注重将新技术应用于旧装备的改造,从而达到成本与效率、实用性与先进性的完美平衡)

不过,在付出了一些代价后,以军装甲部队找到了一些能够应付巷战环境的应急措施。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以色列国防军发现,只要使用得当,多兵种有效协调下的坦克仍是最适于压制敌军火力的武器装备(打不好是战术问题,跟坦克本身没关系)。大体来讲,坦克在巷战中有几个明显的优势:1. 坦克很显然是个坚固的堡垒,对步兵是一个很好的掩护。2. 坦克可以利用固守之敌人视角狭小的弱点,搭载步兵或配合步兵战车进行高速的机动,进行大范围的迂回和穿插。3. 坦克部队可以直接控制大型的街道和交通要道,一个坦克排可以封锁6-8米宽的街道一条,一个加强坦克连可以轻易封锁10-20米宽的街道1-2条,一个加强坦克营可以封锁3-4条大型主干道。4. 坦克可以用准确炮火直接对建筑物进行打击,效果比步兵好。实践证明,以军现有主战坦克的105mm破甲弹和榴弹,对敌坚固工事和楼房,均具有良好杀伤效果5、坦克可以快速开辟通路,无论是用车体撞还是用炮轰,尤其在兵贵神速的城区穿插中,坦克的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对围墙一次撞击可形成大于5米宽缺口,对建筑墙壁可形成大于3米的孔洞)。事实上,在坦克的机动性和火力面前,固守步兵的反坦克手段是苍白的,城区大片的高程建筑物,反而给坦克的运动和火力支援提供了良好的遮蔽物,纵横交错的街道,使龟缩在楼房工事内的守敌视野极其有限。一般的建筑物,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开火的,几个视角有限的火力点和发射阵位,很容易判断出来。坦克+步兵对建筑物的进攻只需各司其职,分配好火力指向,敌人往往会因为准备火器射击而暴露阵地,结果往往被预先指向的进攻方消灭。也正因为如此,以军坦克对付建筑中的敌军的常规战术是使用先用破甲弹再用白磷弹进行轰击,虽然并不能杀死巴解游击队士兵,但震动,声音和气味常常使得敌军离开建筑,从而为以色在开阔地上将其歼灭创造了条件。值得一提的是,IDF还通过与叙利亚人的机动ZU-23 23mm高炮在街道上的几次交火,受到了启发——这使M163 20mm自行高炮在后来配合坦克的巷战战斗中同样功不可没(在对抗高层的建筑时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受到叙利亚人的类似启发后,以色列装甲部队也开始将M163 20mm火神自行高炮用于城市巷战中(事实证明,拥有一定装甲防护的自行高炮,凭借大射角和高射速,是城市巷战中的利器)在受到叙利亚人的类似启发后,以色列装甲部队也开始将M163 20mm火神自行高炮用于城市巷战中(事实证明,拥有一定装甲防护的自行高炮,凭借大射角和高射速,是城市巷战中的利器)

同时,在最后阶段的巷战中,以色列装甲兵还特别注意了对M109A1/M109AL 155mm自行火炮的使用,这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一方面,起初一些部署在城市外围山上作为火力支援的坦克,由于距离目标太远而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具备远距离作战能力的M109A1/M109AL 155mm自行火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航空兵资源。另一方面,这些M109A1/M109AL 155mm自行火炮也被用于在对抗加强建筑时的近距离直瞄射击。事实上,以色列坦克普遍装备的105mm线膛炮的HEAT和APFSDS弹药无法有效地对经过加强的水泥建筑进行毁伤,但一发155mm榴弹却往往可以摧毁半个建筑(根据1973年战争的经验,以色列炮兵有了很大的改进。经过改组后,更加注意和装甲兵、步兵的有效协同。装备了更多的自动推进火炮、更好的弹药(包括榴霰弹、杀伤弹,可能还有“灵巧”武器),改进了火力控制、瞄准、目标捕捉、情报收集手段,并且加强了战斗部队的协同,以取得更好的战斗效果。到1982年,以军拥有1590门大炮和多管火箭炮,其中半数可以机动,除900门迫击炮外,整个炮兵部队联成一个通信网,各战斗部队和指挥部都可以联络和指挥炮火。另外,使用雷达确定敌军炮位、计算机控制火力,用遥控飞行器进行实时情报搜集,这些都意味着炮兵射击的精度能达到很高的程度,而且可以减少弹耗)。

一个M109AL自行榴弹炮连正在等待开火命令(以色列的M109A1/AL自行榴弹炮,在整场战争中被广泛用于支援)一个M109AL自行榴弹炮连正在等待开火命令(以色列的M109A1/AL自行榴弹炮,在整场战争中被广泛用于支援)

贝鲁特外围的战斗中,一辆M109AL的车长正背着一支加利尔突击步枪用望远镜进行观察(在攻占贝鲁特的城市战中,M109AL时常用于直瞄射击那些坦克无法摧毁的目标)贝鲁特外围的战斗中,一辆M109AL的车长正背着一支加利尔突击步枪用望远镜进行观察(在攻占贝鲁特的城市战中,M109AL时常用于直瞄射击那些坦克无法摧毁的目标)

贝鲁特外围,一名以色列炮兵正在利用战斗间隙进行难得的放松(他身下的炮弹并没有安装引信)贝鲁特外围,一名以色列炮兵正在利用战斗间隙进行难得的放松(他身下的炮弹并没有安装引信)

黎巴嫩的孩子们在经历了接近7年的战乱后已经渐渐适应了战争是生活的一种常态(照片中,一群孩子正划着旱冰穿过一队以色列国防军的马加奇6)黎巴嫩的孩子们在经历了接近7年的战乱后已经渐渐适应了战争是生活的一种常态(照片中,一群孩子正划着旱冰穿过一队以色列国防军的马加奇6)

一辆被用于贝鲁特外围战斗的以色列国防军M109AL(参加近距离巷战的M109AL通常会额外增加一挺M2 12.7mm机枪用于自卫)一辆被用于贝鲁特外围战斗的以色列国防军M109AL(参加近距离巷战的M109AL通常会额外增加一挺M2 12.7mm机枪用于自卫)

两辆被仓促部署于南黎巴嫩一个火力点的M109AL(炮组人员都穿上了防弹背心并且头戴601型坦克头盔)两辆被仓促部署于南黎巴嫩一个火力点的M109AL(炮组人员都穿上了防弹背心并且头戴601型坦克头盔)

在投入战斗2个星期后,一辆来自以色列国防军第211装甲旅的“梅卡瓦” 主战坦克正在贝鲁特外围执行警戒封锁任务(炮塔后面的大幅黄色帆布板是防空识别标志,避免来自自己空军的误伤)在投入战斗2个星期后,一辆来自以色列国防军第211装甲旅的“梅卡瓦” 主战坦克正在贝鲁特外围执行警戒封锁任务(炮塔后面的大幅黄色帆布板是防空识别标志,避免来自自己空军的误伤)

同时,针对M113装甲薄弱,但又缺乏步兵战车的现实。以军还对大约48辆“梅卡瓦”进行了特别改装,一部分将车体后部的空间腾空弹药架后塞入了一个步兵班,作为重型步兵战车使用(这种以色列风格浓郁的战车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紧急情况下搭载步兵的可能性),另一部分则装满弹药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支援。在加强炮兵以及机降步兵后,以这些临时客串的步兵战车为核心,组成若干强击集群进行逐屋逐街的争夺(战后,以军因此认识到,在未来城市战斗中,或者是对付叙利亚第85机械化旅这样准备充分步、坦协同部队时,以军装甲部队都需要步兵的支援,而且为避免因步兵部队过多参加激烈战斗而必然带来的人员伤亡,可以组织一种由机降步兵、装甲兵和炮兵混合编成的、高度机动灵活的部队,周密组织坦克兵与步兵、炮兵、航空兵等的协同动作,尤其是步、坦之间的协同,当沿街道进攻和进行巷战时,步、坦应交替前进,步兵要加强对街道两侧的监视,及时消灭敌反坦克火器,坦克则及时摧毁对步兵前进有威胁的火力点,方能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城市战的最终胜利)。

贝鲁特郊区一群贝鲁特小孩正在一辆正在休整的以军“梅卡瓦”主战坦克边上玩耍(浓烈的以色列风格设计,使得梅卡瓦要比其他同时代主战坦克显得厚重)贝鲁特郊区一群贝鲁特小孩正在一辆正在休整的以军“梅卡瓦”主战坦克边上玩耍(浓烈的以色列风格设计,使得梅卡瓦要比其他同时代主战坦克显得厚重)

贝鲁特东区,一名叙利亚第85机械化旅的军官正以一种警惕的眼神注视着他的士兵从一辆BMP-1步兵车中冲出来(第85机械化旅是以色列国防军在贝鲁特最主要的对手)贝鲁特东区,一名叙利亚第85机械化旅的军官正以一种警惕的眼神注视着他的士兵从一辆BMP-1步兵车中冲出来(第85机械化旅是以色列国防军在贝鲁特最主要的对手)

就这样,面对重装备基本损失殆尽的巴解武装,以军装甲集群在贝鲁特西区的巷战中还是发挥出了应有的战场价值(本来对巷战颇有经验且装备精良的叙军第85机械化旅,在作战后期并不积极)。1982年6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国际机场的跑道,16日,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理学院大楼。17日,以军炮击国际机场和附近地区,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进一步压缩了对巴解总部的包围。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巴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贝鲁特,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绝。22日,以军又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迫使叙军后撤,从而严密地控制了贝鲁特西区。

从1982年6月26日起,以军继续加强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和对叙军的防御,至7月18日,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增加到7个旅约3.5万人,坦克约700辆,大口径火炮约710门。试图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谈判,迫使巴解组织撤离贝鲁特西区。至此,以色列国防军入侵黎巴嫩的主要作战意图已经达成(此后随着战争的拖延,公众对贝京(Begin)政府的支持日渐式微,同时由于沙龙希望长枪党人会清除西贝鲁特的巴解组织。结果,长枪党对以色列最大的贡献即在以色列炮火迫使巴解组织离开贝鲁特的一个月以后,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施行了塞布拉和沙提拉大屠杀。这使以色列国防军的名誉受到伤害。同时什叶派激进分子取代了巴解组织,在南黎巴嫩重新开始游击战,沙龙的政治计划宣告破产。事实证明,以军从黎巴嫩的撤军行动比侵略行动更加困难:以军在南黎巴嫩的存在一直持续到2000年,从未给加利利地区带来和平)。

尾:简述得与失

用了仅仅6天的时间,兵分三路的以色列装甲集群就推进到黎巴嫩境内90公里,先后迫使叙利亚停火,巴解万余武装撤出黎巴嫩。此后以军还兵临城下,包围贝鲁特长达3个月之久。整体来看,以色列装甲部队在黎巴嫩之战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以色列国防军装备的苏制BM-24240mm多管火箭炮正在轰击贝鲁特西区的一处巴解武装阵地(在1973年10月的战争中,以色列俘获了一定数量的BM-24,并随即将其纳入自己的战斗序列)以色列国防军装备的苏制BM-24240mm多管火箭炮正在轰击贝鲁特西区的一处巴解武装阵地(在1973年10月的战争中,以色列俘获了一定数量的BM-24,并随即将其纳入自己的战斗序列)

以色列炮兵正在为BM 24装填240mm火箭弹,准备轰击贝鲁特的巴解阵地以色列炮兵正在为BM 24装填240mm火箭弹,准备轰击贝鲁特的巴解阵地

一辆“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的乘员,正在利用战斗间隙,对座车进行保养维护一辆“百人队长-肖特”主战坦克的乘员,正在利用战斗间隙,对座车进行保养维护

事实上,经过1973年的磨难,“加利利和平”中的以色列装甲部队在战术和战役使用上有了很大不同,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1.坦克配以不同比例的装甲人员输送车,构成地面部队的前锋,坦克力量主要用于突破,接着必须用机械化步兵清除各个抵抗据点,否则坦克就会遭到敌军侧面火力袭扰,在拉希迪亚和蒂尔地区,是步兵协同坦克作战;在波弗特堡和布汉姆敦等地战斗中,以及艾因扎塔之战的后一阶段,是坦克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2. 在各次主要战斗中,以军坦克都寻求通过正面交锋打败叙军装甲部队,因为以军比叙军的坦克行程远,火炮精度高,拥有更优越的火控系绕、测距仪和夜视装备,故而占了便宜;3.与空军和炮兵的支援火力配合很密切。叙利亚被击毁的装甲车辆中,60%是由“眼镜蛇”和“防卫者”式攻击直升机摧毁的;4.1973年以前,以军一直重视装甲部队的机动性能,包括速度和行驶距离。1973年以后,由于对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有着切身体会,以军转而强调装甲部队的“战场”推进性,即坦克在战场上实施机动并保存自己的能力,这要求改进装甲、火炮、瞄准装置和乘员防护,最终导致了“梅卡瓦”和“马加奇6”这类重防护乘员生存性型号的出现。正是这些战术、战役运用方法乃至装备上的显著改进,为以军在“加利利和平”中,快刀斩乱麻式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辆由M113改装而成的装甲修理车正在对一辆战损的“百人队长-肖特”进行战场抢修(在短短几天的高强度作战中,黎巴嫩境内的以军坦克中有1/3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战损,但它们中的大多数经过抢修后,仍能恢复战斗力)一辆由M113改装而成的装甲修理车正在对一辆战损的“百人队长-肖特”进行战场抢修(在短短几天的高强度作战中,黎巴嫩境内的以军坦克中有1/3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战损,但它们中的大多数经过抢修后,仍能恢复战斗力)


南黎巴嫩军在战后也接收了大量以军赠送的TOGA版M113A1南黎巴嫩军在战后也接收了大量以军赠送的TOGA版M113A1

不过,在以军装甲部队投入作战的全部坦克中,大约1/3也就是1025辆坦克中的307辆在这场战争被严重毁伤——其中192辆全毁(包括5辆梅卡瓦),92辆修复后重新投入使用(包括37辆M60马加奇6,8辆“百人队长-肖特”以及7辆“梅卡瓦”)。至于叙利亚损失的坦克则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据估计大约有400-500辆坦克被击毁或是战伤后无法回收(战后以色列国防军修复并重新利用了其中的200辆)。在这些被击毁的叙利亚坦克中有70%是被以色列机械化部队所击毁,另外的30%则是毁于陶式反坦克导弹和空袭击毁的。

南黎巴嫩军在战后接收到的礼物——以军赠送的战利品T-55(以军在转交这些车辆前,对其无线电系统进行了更换,并在炮塔周边安装了更大的储物箱)南黎巴嫩军在战后接收到的礼物——以军赠送的战利品T-55(以军在转交这些车辆前,对其无线电系统进行了更换,并在炮塔周边安装了更大的储物箱)

这张照片更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南黎巴嫩军装备的T-55改进型细节这张照片更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南黎巴嫩军装备的T-55改进型细节

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获得的经验,很快被用到了对现役装备的改进中。但除了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在防护、火力、机动和多用途性能上进一步提升的“梅卡瓦”改进版本外(这实际上是指“梅卡瓦”MK2/3/4。这些“梅卡瓦”后续版本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叙利亚的T-72坦克对以色列装甲部队的挑战能力当时仍不清楚;因此需要加强装甲防护,但发动机的马力也要加大;而随着叙利亚坦克装甲的进一步加强,以色列坦克火炮的威力也必须提高。此外,以军还意识到坦克因为其自身具有强大的火力、防护力和机动能力,其威力不仅仅体现在野战中,在城市作战中一样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后续版本的“梅卡瓦”在城市战的适应性上继续进行了强化),最重要的心得却是体现在机械化步兵战车的研发改进上的。事实上,战争中一颗RPG夺去一辆满员M113A1全部11条生命的悲剧不止一次的发生过,所以战后作为一种应急的弥补措施,以色列国防军为其手中大量M113进了不惜血本的防护性改进。要知道,以色列陆军中大约保有高达5900辆M113系列装甲车,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全部退出现役,因此在考察替代者的同时利用TOGA简易装甲对其防护能力进行加强不失为经济有效的举措。这种所谓TOGA的简易装甲,由穿孔钢板、支架、夹具和螺栓组成,一般装在M113主装甲前250mm处。弹头或弹片穿透TOGA装甲后速度降低,方向也会改变,威力自然减弱。M113整车加装这种装甲后重量虽然增加800千克,但能挡住14.5mm动能穿甲弹的直接打击,此外TOGA还能作为间隔装甲对付RPG之类的破甲弹,虽然效果有限,但作为权宜之计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战后,以色列装甲部队的M113A1开始全面装备TOGA简易附加装甲(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坦克都披挂上了拉菲尔公司研制的“布拉泽”反应装甲。在后来这场近乎一边倒却同样不乏血腥残酷的战争中,“布拉泽”发挥了奇效。然而,由于第一代“布拉泽”反应装甲过于笨重,单薄弱的M113系列无法加挂,结果被RPG或是AT-3轰得千疮百孔的M113“尸体”在黎巴嫩的战场上随处可见……全面装甲机械化的以色列步兵遭受了超出预计的严重伤亡)战后,以色列装甲部队的M113A1开始全面装备TOGA简易附加装甲(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坦克都披挂上了拉菲尔公司研制的“布拉泽”反应装甲。在后来这场近乎一边倒却同样不乏血腥残酷的战争中,“布拉泽”发挥了奇效。然而,由于第一代“布拉泽”反应装甲过于笨重,单薄弱的M113系列无法加挂,结果被RPG或是AT-3轰得千疮百孔的M113“尸体”在黎巴嫩的战场上随处可见……全面装甲机械化的以色列步兵遭受了超出预计的严重伤亡)

1992年南黎巴嫩安全区内的以色列装甲部队M113A1 TOGA装甲人员输送车(这辆安装了TOA简易附加装甲的M113A1采用了标准的褐卡其色,倒V标志与希伯来字母G都说明该车来自第3营的第3连。至于750478的战术编号则置于一个黑色帆布板中)1992年南黎巴嫩安全区内的以色列装甲部队M113A1 TOGA装甲人员输送车(这辆安装了TOA简易附加装甲的M113A1采用了标准的褐卡其色,倒V标志与希伯来字母G都说明该车来自第3营的第3连。至于750478的战术编号则置于一个黑色帆布板中)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色列的对手们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草包。尽管叙利亚装甲兵损失一如既往的要高于以色列方面,但在1982年6月11日12:00实现停火之前,面对以色列7个装甲旅约1000辆坦克的优势兵力,叙利亚坦克手仍然保住了黎巴嫩通往大马士革的那段高速公路,可谓虽败犹荣。当然纵观整场黎巴嫩战争,虽然巴解和叙利亚部队在战斗中没有像以往阿拉伯军队那样一打逆风仗就兵败如山倒,而是和以军硬抗到底,并且不乏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末段那样的漂亮仗。但在战术层面上,阿拉伯军队还是有刚无韧。总体来说阿拉伯官兵不乏不怕死的,但缺乏心理稳定性,一旦打成逆风仗,很容易兵败如山倒。同时,以军在黎巴嫩仍然常常会遇到以往在战场上常见的情况:叙军在阵地上开始时猛烈抵抗,但当迂回到背后的以军坦克出现时,他们就扔掉武器,甚至放弃坦克,徒步逃散。以军经常缴获完好的坦克,这也是为什么以军坦克没有主动射击一些没有反应的叙利亚坦克,结果为此招致损失的原因——以军以为这些坦克已经被叙军放弃了,没想到这只是叙军被突如其来的以军坦克吓昏了。事实上,在黎巴嫩战争期间的所有抵抗力量中,阿拉伯军队(如果游击队也包括在内的话)中心理素质最稳定的反而不是正规军,而是真主党游击队,他们在残酷的巷战中和以军硬抗了一个多月,这是叙利亚这样的阿拉伯正规军没有做到的。

1982年的战争结束后,以色列装甲部队开始增加“梅卡瓦”坦克的数量,并开始生产升级版梅卡瓦MK2(到1985年以色列装甲部队共拥有450辆各型梅卡瓦)1982年的战争结束后,以色列装甲部队开始增加“梅卡瓦”坦克的数量,并开始生产升级版梅卡瓦MK2(到1985年以色列装甲部队共拥有450辆各型梅卡瓦)

在撤退过程中,被以色列国防军完整俘获的巴解武装机动ZPU-4 14.5mm高射机枪在撤退过程中,被以色列国防军完整俘获的巴解武装机动ZPU-4 14.5mm高射机枪

1982年8月,叙利亚开始从贝鲁特撤退,照片中一辆叙利亚第85机械化师的T-55带领一辆GAZ-66卡车正在缓慢的撤离黎巴嫩首都1982年8月,叙利亚开始从贝鲁特撤退,照片中一辆叙利亚第85机械化师的T-55带领一辆GAZ-66卡车正在缓慢的撤离黎巴嫩首都

1982年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结束后,一队以色列国防军的M113A1机械化纵队像往常一样穿过沙石和人烟稀少的黎巴嫩北部边界地区进行巡逻1982年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结束后,一队以色列国防军的M113A1机械化纵队像往常一样穿过沙石和人烟稀少的黎巴嫩北部边界地区进行巡逻

一队令人印象深刻的“马加奇”7C主战坦克正在以黎边境巡逻(1982年的战争结束后,“马加奇6”进行了进一步升级)一队令人印象深刻的“马加奇”7C主战坦克正在以黎边境巡逻(1982年的战争结束后,“马加奇6”进行了进一步升级)

相比阿拉伯对手的平庸,经过挫折的以色列装甲兵作战显然更有特点,不但非常注重运用谋略,更能够基于技术和装备创新战法,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凭空想象地创新什么战法,更不会盲目追求装备的过分先进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1973年10月的战争结束后,适当扩大常备部队规模的策略也被证明极为明智,1973年以来,以色列的常备军始终保持在175,000人,为了侵黎作战又征召了70,000名后备役,这大大地有利于这次战争,能够同时兼顾多个目标和多条路线,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兵力规模——--所以从军事角度而言,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因此大获成功。然而,抛开军事角度,黎巴嫩战争带来的却是不折不扣的一场灾难。事实上,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舒夫山区撤出后,德鲁兹教派民兵在其首领W·琼布拉特率领下,与基督教派民兵和黎巴嫩政府军继续激烈交战。此后,1983年4月18日,美国驻贝鲁特使馆被炸,50多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美国和法国在黎巴嫩的维和部队驻军司令部相继被炸,美军死239人,法军死58人。为了报复这一行为,美国战列舰从海上开炮,轰击叙军和德鲁兹民兵阵地,黎巴嫩陷入了更动荡的混乱中。直到1990年10月13日,黎政府军在叙军坦克、飞机支援下攻入贝鲁特东区,黎政府才开始在全境重新恢复行使权力。至次年5月,除部分真主党武装外,黎各主要派别武装均撤出贝鲁特,交出武器宣布解散。长达15年,造成14万人死亡和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的黎巴嫩内战才算是基本结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