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承诺不打核战,拜登比川普高明在何处?对美有百利无一害

兵之佳  兵之佳     2022-01-12      0

首页 > 军事

​​作者:明月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世界上拥有核力量最强的国家之一,而特朗普上台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美国的核武力量优势,更是放松了对核武器的管控和削减,甚至退出了伊核协议、《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等限制核武器的条约,大有再次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下一场核武竞争的势头。

不过随着拜登上台,美国的核武策略发生了重要转变,刚进入2022年,美国竟然和英、法、俄、中等所有五常国家便联合签署了一份声明,强调现如今全世界都必须防止核战争的爆发,避免在核武器方面出现军备竞赛的情况,现在“五常”一个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想方设法避免全球所有拥核国家之间爆发战争的危险。

更引人注意的是,在这份声明中,还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这句话十分贴切地描绘出了大部分拥核国家,比如美国此时的心态。

那么,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会突然之间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积极实施“核威慑”、“核讹诈”战略转变为现在这样积极支持避免核战争了呢?一句话,现在的全球局势已经开始逐步走向失控,西方都开始慌了。

一方面是现在的全球局势愈发紧张,世界各地局部冲突的数量和激烈程度都在飞速上升,甚至连美俄等大国都有被直接卷入其中的可能。

在中东方向,战火纷飞的叙利亚自然是不用说,不仅是代理人之间“打得火热”,甚至还出现过美俄军队直接面对面遭遇对峙的情况,只要是冒出一点火星子,双方都有可能直接开火。而中东的两个大国,伊朗和以色列现在也是剑拔弩张,围绕着伊核协议和伊朗核设施问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以色列甚至还出动了特工和战机对伊朗有关设施和核科学家进行破坏和刺杀,这让伊朗如何咽得下这口气,也是展开了不少报复活动。

虽然现在看来,伊以双方还只是小打小闹,背后给对方下绊子,但在拥核问题上,双方却存在不可调解的根本矛盾,冲突的进一步升级是迟早的事情。

在欧洲方向,乌克兰已经成了俄罗斯和北约群狼之间的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现如今,北约已经有成千上万名士兵悄悄进入了乌克兰,其中就有不少美军,而乌克兰也摆出了一副要和俄罗斯死磕的表情,甚至连国内的女兵和孕妇都动员起来加入了军队。

俄罗斯方面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大量的俄罗斯精锐部队云集俄乌边境,俄罗斯的盟国车臣、白俄罗斯等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么多国家和势力都云集俄乌边境,可以想象,一旦双方要是真的动手,战争很快将会从一场局部冲突演变成为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甚至是彻底失控引发核战争风险,到那个时候,美国人手中的大量核武器,不仅将成为俄罗斯等国的催命符,也将成为美国人刺向自己胸口的一把利刃。

以前,美国人喜欢扩充自己的核武器,其实是笃定其它国家和自己没有爆发核战争的风险,自己手中的核武力量越强,越能对其他国家形成核威慑和进行核讹诈,但要是一旦真的出现爆发核战危险,大家手中都有核武器,你手中的核武器能摧毁人类几十次,和我手中的核武器能够摧毁人类七八次,又有什么区别呢?

资本的目的都是逐利,但若是连小命都没有了,又何谈利益呢?

所以这一次美国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也确实是想让大家一起避免共同危机,继续采取常规战争的方式来争夺利益,解决冲突,而在常规军事力量方面,美国无疑是大占优势的,只要大家都同意了禁止核战,怎么算美国都是占便宜的。

而让美国等西方不踏实的另外一方面原因,则是他们敏锐地发现自己的一些“小跟班”,已经蠢蠢欲动、等着坐收渔翁之利了。

虽然说长期以来“五常”都牢牢地掌控着世界各地区的秩序和主导权,但近年来也有不少地区性的国家开始争夺话语权,诸如几次想要成为“第六常”的印度、悄悄地积攒实力,正在不断挣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号称中东“小霸”,正四处扩张势力的土耳其等等,皆是野心勃勃,其中还有一部分国家还实际拥有核武器。

虽然现在这些国家的实力还远不及“五常”,但随着“五常”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剧烈,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在之间因为激烈的冲突两败俱伤后崛起,多出许多能够对美国直接说“不”的国家,这无疑也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正因为如此,现在美国才会这么积极主动地拉拢其他“五常”中的国家,共同打出“禁止核战争”这张牌,这样一来,那些地区性国家便失去了能够对五常造成威胁的唯一底牌,想在常规军事力量方面对五常形成威慑?怕是还没睡醒。

总而言之,“禁止核战争”这一招对于美国来说,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在这方面老拜登的手腕确实是要高出特朗普不少,不过这件事对于俄罗斯等大国来说,也同样是存在一定的利好,没有了这样的后顾之忧,俄罗斯和其他国家也便有了直接使用军事力量收复失地的机会。大家以后在常规军事量方面的较量恐怕会更加的激烈,甚至不排除大打出手的可能,以后在国际形势和地方冲突方面将会出现更大的变化,对此我们也应该开始做一定的准备了。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