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根据目前的消息来看,整个形势可以用“一边倒”来形容。在没有美国、欧盟等国家军事介入的情况下,乌克兰根本无力抵抗俄军“组合拳”式的凌厉攻势。
此时此刻,全世界的眼睛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争,而这一事件的后续演进也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本文我们将对俄乌战争的后续进展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一、时间线
首先,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先梳理一下今年以来整个事件的时间线(熟悉的朋友可以跳过):
2022年新年伊始,俄罗斯和西方关系因乌克兰问题愈发紧张,西方情报机构开始频频表示,怀疑俄罗斯将在不久后“入侵”乌克兰。对此,俄方予以否认。
1月3日,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五国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1月23日,美国国务院命令美驻乌克兰大使馆所有美方工作人员的家属离开乌克兰。
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两国元首在北京会谈,并随后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双方有关部门签署了大量合作文件。同日,北京冬奥会开幕。
2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多国领导人召开的视频会议中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日期是2月16日。
2月13日,媒体报道乌克兰国内富豪开始大量“逃离”乌克兰。
2月16日,俄罗斯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2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指挥战略威慑力量演习(可以理解为核武器)。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
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西方多国随即宣布制裁。
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就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发表了讲话。
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随后,俄罗斯军队开始摧毁乌克兰的军事设施。
2月25日,俄罗斯军队与乌克兰军队激烈交火中。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对俄罗斯采取“毁灭性的制裁”。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宣布向欧洲多地增派7000名美军士兵的计划……
以上是截至今天整个事件的进展。
二、根本原因
要想预测整个事件后续(可能)的演进方向,我们必须先搞清楚这件事发生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当然了,任何事情发生的原因都不会是单纯的。然而,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月21日在克里姆林宫发表的演讲中所说,其作出这一决定(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北约持续不断的东扩,导致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已经被压到了极限。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然而,冷战时期西方对抗苏联的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即北约)却并没有因此解散。相反,在此之后,北约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扩张之路,一步步向东蚕食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北约东扩示意图
在2月21日的演讲中,普京提到了北约贪婪无厌的5次东扩:
1999年,波兰、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加入联盟;2004年,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2009年,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2017年,黑山;2020年,北马其顿。
普京,《普京就俄乌局势及承认顿巴斯地区独立发表重要演讲》
然而,就在北约不断向东扩张的时候,却还一直表示“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甚至愿意对俄罗斯敞开大门,并一度签署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1997年的《北约-俄罗斯基本文件》)。对此,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行为采取了默许甚至开放的态度。
直到北约一步步把前沿阵地推进到了俄罗斯的“腹地”——乌克兰。
事实上,在2002年的北约东扩以后,乌克兰可以说已经是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最后一块“缓冲地带”了。
而近几年,在乌克兰亲美政府的推动下,乌克兰国内对俄罗斯的敌意越来越强,加入北约的呼声也越来高。
而一旦乌克兰正式加入北约并在其境内部署北约的军事装备,那么俄罗斯将面临“直接用刀架在喉咙上”的危险境地。
如果在乌克兰部署这种系统,它们将能够打击俄罗斯整个欧洲领土以及乌拉尔山脉以外的目标。战斧式巡航导弹到达莫斯科需要不到35分钟,从哈尔科夫地区发射弹道导弹需要7-8分钟,高超音速打击需要4-5分钟。
普京,《普京就俄乌局势及承认顿巴斯地区独立发表重要演讲》
作为拥有传统大国心态的俄罗斯,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于是,在与西方国家长期交涉未果后,俄罗斯终于决定采取强硬的军事措施。
三、后续演进
理解了事件背的根本原因后,我们接下来尝试分析一下整个事件后续可能的演进。
从目前的战况以及俄、乌两国军事实力的对比来看,乌克兰军队被击败几乎已成定局。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俄罗斯控制乌克兰(扶植一个亲俄政府)后,俄、美、中三个大国,如何在谈判桌上博弈了。
在谈判桌上博弈,核心是底线和筹码。
先说美国。
对于美国来说,笔者认为,其底线是:目前已经既定的北约成员国不能遭受俄罗斯的任何军事打击。否则,将会与俄罗斯开战。
作为全球顶级战略家的美国人,是深知“多米诺骨牌效应”道理的。
如果美国在北约成员国(如波罗的海三国)遭到俄罗斯入侵而无动于衷的话,整个北约组织将会崩溃,美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也将随之崩塌。这是美国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对此,有两点可以作为佐证:
第一、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北约军队已经在陆续调往波罗的海三国等北约“前线”国家,而美国国防部长也在2月25日宣布了将向欧洲多地增派7000名美军士兵。
第二,更重要的是,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交火后,美国应该说已经用尽了除军事手段以外的一切筹码了。
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2点40分,美国总统拜登就俄乌局势发表了讲话,明确表示美国及其盟友将对俄罗斯展开“毁灭性的制裁行动”。其中包括:
1、限制俄罗斯用美元、日元和欧元进行国际交易的能力。
2、封锁俄罗斯扩张军力的能力。
3、设法限制俄罗斯在高新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4、对俄罗斯银行持有的约1万亿美元的资产展开全面制裁。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是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行为极其的严肃回应。而如果俄罗斯胆敢更进一步“入侵”北约正式成员国,那么西方国家必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至于进一步措施是什么?就只剩下军事手段了。
接下来是俄罗斯。
根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报道,2021年12月17日,克里姆林宫公布了对北约和美国的安全协定草案中的“红线”:双方的军力部署回归到1997年5月27日的状态(《北约-俄罗斯基本文件》)。北约保证停止扩充,不在乌克兰、东欧、外高加索和中亚从事任何军事活动。
而在2月21日的演讲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
首先是防止北约的进一步扩大。第二是拒绝允许联盟在俄罗斯边境部署冲击性武器系统。最后,集团在欧洲的军事能力和基础设施恢复到1997年签署《北约-俄罗斯成立法》时的状态。普京,《普京就俄乌局势及承认顿巴斯地区独立发表重要演讲》
总结起来,可以简单理解为: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北约停止扩张。北约拆除其在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俄罗斯周边国家的(进攻性)军事设施。
目前来看,一场战争(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下来,乌克兰短期内铁定不会加入北约了,而北约的扩张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空间了。
剩下的关键就在于北约能否拆除俄罗斯周边(1997年后加入的)北约国家的进攻性军事设施了。
坦率地讲,这一要求北约国家很难满足。因为俄罗斯的手里并没有太多筹码。
当然了,俄罗斯手里有核武器。
那么俄罗斯会不会通过入侵北约成员国(如波罗的海三国)来达到其目的呢?
笔者认为,大概率不会。
因为,还有中国。
一旦俄罗斯入侵北约成员国,美国势必会对俄宣战,那样的话,世界大战可就爆发了。
对于中国来说,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是必须要避免的。
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需要的是珍贵的战略准备时间,而绝不是一场失控的世界大战。
而中国又对于俄罗斯来说太重要了。
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北京,双方有关部门签署了大量合作文件。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反垄断执法和竞争政策领域的合作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2022年磋商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关于完成制定〈中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关于推动可持续(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的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国境卫生检疫合作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关于俄罗斯输华小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关于俄罗斯输华大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关于俄罗斯苜蓿草输华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与俄罗斯联邦体育部关于举办2022-2023年中俄体育交流年联合声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俄罗斯联邦)关于北斗和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间互操作的合作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低碳发展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信息化和数字化领域合作协议》
涉及到政治、外贸、能源、科技等一系列关键领域。
应该说,没有中国的支持,俄罗斯是根本没有勇气面临承受西方世界的“毁灭性制裁”的压力进攻乌克兰的。
因此,考虑到中国的态度,俄罗斯大概率不会进攻北约的正式成员国。
剩下的问题,应该会在谈判桌上解决。
最后再说一下中国。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不是本次事件的核心利益关系方,所以目前的战略位置还是比较舒服的。
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作为双方重要的沟通桥梁,扮演好“关键先生”的角色,化“危机”为“契机”,尽可能多地为自身谋求更多的利益,趁机解决一些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比如,朝鲜问题。
细心的人可能已经注意到,2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除了乌克兰问题之外,双方还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交换了意见。
不简单。
我们相信,为了得到中国的帮助,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定会在某些问题上做出一定的让步。
再说一下台湾问题。
现在有一些声音,讨论中国趁机收复台湾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目前大可不必。
可以说,对于如今中国来说,收复台湾其实并没有太大难度,真正需要考虑是收复台湾之后如何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以及收复台湾后的治理问题。
假设中国此时趁机对台湾采取收复行动,那么必将迎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
这样一来,世界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冷战:以中俄等国为一方、以美欧日韩等国为另一方。
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利的。
中国将从依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局面,被迫转变为依靠单一“国内大循环”的境地。无论是从长期的战略设计,还是从单一事件的主动性来说,是非常被动的。
台湾早晚是我们的,我们大可不必心浮气躁,保持好战略定力,扮演好世界“关键先生”的角色,努力将中长期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总结一下,俄罗斯控制乌克兰(如扶植亲俄政府)之后,已经达到了“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以及“北约停止扩张”的目的。至于“拆掉俄罗斯周边的军事设施”的目的,大概率会在后续的谈判桌上解决。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宣布了对俄罗斯的“毁灭性”制裁,后续一定会逐步落实。而中国,将会在后续的谈判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了,以上只是分析了俄、美、中三个大国。除此之外,面对当前空前混乱的国际局势,不排除有一些个别国家(如印度、日本)想趁机浑水摸鱼,做出一些投机性、挑衅性的动作。这些也是需要加以考虑的。
最后,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