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和平保障:相互保证毁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MAD

美国创业者  美国创业者     2022-03-02      0

首页 > 军事

​​

相互保证毁灭(英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简称MAD / 疯狂机制,也称互相确保毁灭或共同毁灭原则)是一种“同归于尽”性质的军事战略思想,指对立的两方中如果有一方全面使用核武器则两方都会被毁灭,故而又被称为“恐怖平衡”。这是根据战略中的吓阻理论:要避免有人使用强大武器就必须部署这样的武器。此策略实际是一种纳什均衡,双方都要避免最糟且有可能会发生的结果:人类灭绝。

广岛核爆炸后的情形,摄于1945年8月6日

 

长崎核爆炸后的情形,摄于1945年8月6日

 

理论

 

此一思想假设双方都有足以毁灭另一方的武力,而且一方如果受到另一方攻击,不论理由为何都会以同样或更强的武力还击。预期的结果就是冲突会立刻升级到双方都保证会完全毁灭。现在大多假设核大战的辐射尘与核冬天会毁灭全世界。但是这不是相互保证毁灭的基本假设。此策略进一步假设,两方都将不敢发动第一击。因为对方会在预警之后攻击,或是利用辅助的力量反击(第二击),结果双方都会毁灭。采用此策略的好处就是双方能有一种紧张但稳定的和平。支持相互保证毁灭成为美国与苏联战略思想的人认为能借此阻止核战。

 

此一策略主要在冷战时期(1950年代到1990年代)应用,并且被当成避免两大阵营全面直接冲突的助力。此一策略也造成军备竞赛,因为双方都要争取核武力的平手,或至少保留第二击的能力。导致全世界核弹头的数量快速增加,也陆续有对立国家基于此战略思想打算研制核武器,大国为了避免核扩散,建构了核保护伞将无核第三国也纳入相互保证毁灭的秩序中(如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的核武器布置,以及古巴导弹危机)。

 

威胁的可信度是保证毁灭的关键。双方都必须投下大量资本,即使不愿意使用也要。这同时导致核武器投射系统的多元化与强化(例如核导弹碉堡,弹道导弹潜艇与躲在保险地点的战略轰炸机)。除此之外,双方都不可以有足以抵抗对方核导弹的能力,这导致了奇特的门户洞开现象,即原本可以用来防御本国核威胁的部分反导弹武器,可能考虑到怕刺激对方的情绪,选择暂停研制进度或延后部属,以及导致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签署。

                                                                                                                                                                                                                                          

理论分类

 

相互保证毁灭理论中的主要工具是核武器。所以经常根据核打击的能力来分类该理论:

 

无限核打击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尽量让自己拥有比对方多的核力量,这个理论被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使用。

 

有限核打击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在确定战略敌对目标后制造并维护能够毁灭对方1次的核打击能力,在冷战中被英国、法国广泛使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也是如此。

 

反击核打击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指仅保存作为战略核反击的最低核力量。

 

正式官方政策

 

美国军方在冷战期间有没有将相互保证毁灭列为正式政策随说法而异。军方并没有发明相互保证毁灭一语,但此语是根据军方提出的“保证毁灭”的想法而来。美国空军则一再表示从未宣扬此一想法,而且表示此一种吓阻只是美国核战略中的诸多选项之一而已。退伍军官曾强调使用自己的考虑从未受相互保证毁灭的限制(准备好小规模的使用核武器),而且也没有蓄意瞄准平民城市(虽然他们也承认“纯军事”攻击一定也会破坏城市)。

 

冷战期间许多美国政策的确有暗示相互保证毁灭,而美苏的领袖在政治说词中也的确提到过。相互毁灭保证与一般威慑理论的差异在于,一般吓阻理论是确确实实的实现在美苏两国的修辞与技术决策之中。

俄罗斯和西方的冲突升级,看看这张地图,里面标注了潜在的俄罗斯境内被打击的目标
俄罗斯和西方的冲突升级,看看这张地图,里面标注了潜在的俄罗斯核武器对准英国目标城市
如果俄罗斯/美国核战,在这个2019年的地图上,Business Insider 标注了美国本土的目标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