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军“不可能”出现在利沃夫

SliverJIAN  SliverJIAN     2022-03-02      0

首页 > 军事

​​——唠点闲嗑

新建这个word文档的日子是2022年3月1日,不出意料的话,这场出人意料的俄乌“冲突”将很快画上句号,而从普京下令发起作战行动起,这场“战争”在政治意义上拢共只持续了不到五天,一百多个小时。不得不说的是,从军事角度看,俄军的行动是束手束脚而又虎头蛇尾的。

这场战争与我们所知的其他战争有很大不同。这是“我们”第一次“经历”一场战争,并第一次真实的在这场战争中嗅到些许与我们有关的硝烟气味,毕竟,这是一场发生在欧洲大陆上,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碰撞,尽管北约并没有调动他的军力去和俄国人发生直接冲突,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就是北约的扩张,这场战争对俄国人来说,核心利益并不是说“俄国人要打下乌克兰”这么一个地图涂色式的军事目的。

俄国人的核心利益是“要阻止北约进一步向东扩张,要保留与北约的缓冲区”,这是一个处于保护自身地缘安全的政治目的,俄军对乌克兰展开的军事行动,是为了这个政治目的而服务的,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在我们思考俄军军事行动目的的时候,我们切忌以纯军事眼光去做判断和思考,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这并非一场单纯地军事行动,而是俄国人的一场政治演出。

这也就是俄军不可能出现在利沃夫的第一个原因:俄国并不想与北约直接开战,更不想和欧盟直接开战。

我们可以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说某一天,泰国因为某种原因对东南亚发起了军事行动(即使这很不可能),而在发起军事行动的第一天,他们就切断了我国和缅甸、越南的陆上通道(尽管这更不可能),那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战火烧到了我们家门口,意味着我国即使不愿意干涉,也必须在边境调动武装力量,以确保我方边境安全。

那我们这时候再返回来看波兰,甚至更加扩大化的去看欧盟甚至北约,把我们的感受代入到他们身上呢?一个三十年前还对他们有巨大安全威胁的国家把战火烧到了他们家门口,他们的反应势必会更加激烈,俄国和欧盟和北约的关系势必会更加紧张,以至于乌波边境甚至可能出现俄军和波兰人的擦枪走火,而这是俄国人绝对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因为俄国人的目的是保持和北约的距离,以避免更大的安全威胁,而不是直接把北约干躺下,后者是不可能更不现实的。俄军前往利沃夫切断乌波边境的时候,俄国和北约就在事实上接壤了

而俄国人在攻守易势之前是绝不可能接受这一点的。只有攻势一方才会主动寻求接触,劣势一方要尽可能避免与敌人的接触,以求自己的安全。

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俄军切断乌波边境,波兰就会迎来他的1950,反之亦然。

让我们再退一步,即使俄军成功切断了乌波边境,阻止了可能的欧美支援,成功的切断了乌克兰并试图料理它,那么俄军实际上完成了什么任务呢?

俄军只完成了单纯的军事任务,却丝毫没能对战略形势有所改观,是,他切断了西欧甚至北美直接军援乌克兰的陆上通道,但那又有什么价值呢?

俄军的直接压力是来自于可能被欧美武装的乌克兰军队吗?那帮文恬武嬉的欧洲老爷们,才能往乌克兰送几只枪?几门炮?他们是真的打算“军事援助”去武装乌克兰军队来打败俄军吗?凭什么?

西欧老爷们真的指望乌克兰人打败俄军吗?

那么现在,老爷们维持脸面的“军援”通道被切断了,在汹涌的民意压力和迫切的安全需求前,他们的下一步选择会是什么呢?

即使波兰们真的忍下了这口气,放任俄军切断边境吞并乌克兰,那么俄罗斯的政治目的达成了吗?不,远没有达成,甚至地缘环境比之前更恶劣,现在俄罗斯和北约直接接壤了,而一线俄军身后还有着数不清的乌克兰游击队

在进行判断时,我们决不能以政治去服务军事,而且甚至在军事上,这都是不可行的。

军事,是要讲合理性的。

诚然,俄军在2月24日中午(当地时间凌晨)发起的火力突击比较亮眼,随后的舆论战认知战也是当代少有的打法,说实话,这套组合拳值得借鉴,俄国人成功的让世界认为斯拉夫压路机又加满油了,每个人都以为这会是一场咩国战,俄国人甚至没有对乌克兰全境实施电磁压制,他们放任乌克兰民众直播他们的进攻,在这样声势浩大的攻势下,普京将在谈判中获得巨大的妥协空间,即使这妥协空间干脆就是捏造出来的。

而我们在尘埃落定之前,于斯拉夫压路机噪音间能感知到的东西,也势必是契合俄军宣传战目的的

俄国人在有意的引导我们去将战争规模“扩大”,但这扩大将仅仅局限在我们脑中。

于是,信息时代的火力突击从地面和赛博空间中同时发起了。俄国人试图让我们相信他们将灭亡乌克兰,我们确实相信了,而随后,我们对现代战争的理解让我们脑海中出现了另外一只“俄军”

这只“俄军”秉承信息化作战的迅猛与灵活,又继承了苏联时代战役计划的果决和贪婪,俄国人甚至用近卫31旅的空中突击佐证了这一点,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喂,混蛋,苏联回来了,你在英吉利海峡的撤离船只准备好了吗?”

于是利沃夫的“空中突击”发生了,于是“潜行BTG”诞生了,于是“今日乌克兰晴,局部地区下俄罗斯人”了

于是在俄国人的精心策划下,我们不断的寻找着更多的蛛丝马迹来证明“咩国战”,俄国人的近坦4师停在了哈尔科夫,那同属近卫坦克第一集团军的塔曼师和150师两个王牌一定越过包围圈南下了,俄国人才不会拖时间。马里乌波尔受到了攻击,“一战而下!”,克里米亚发现了O字识别符,基辅的部队发现了V,那北上南下的俄军涂得都是“扎波罗热”!

俄军似乎即将撕裂整个乌克兰,他们将在顿涅茨克重演2014年的大包围圈了!不,这是在重演1941年的基辅大包围!

于是,当利沃夫穿出俄军落地的消息,当我们发现布列斯特离利沃夫那么近,当我们在白俄罗斯看到更多的直升机

啊,俄国人要撕裂整个东欧了!

但俄国人不会撕裂东欧

他们成功的骗了所有人

这一切都是虚假的,俄军完全没有实现我们脑海中这只“俄军”战斗方式的能力,他们的首日火力突击好像很漂亮,但甚至没能阻止乌军继续放飞战斗机,俄国人的打击似乎很效率很庞大,但却没能压制住乌克兰的地空导弹部队,关于此事,有一个很简单的证据

乌克兰人在战争中的第一架被确定击毁的战斗机,是在基辅上空被他们自己的地空导弹打下来的。

现在冷静下来,俄国人怎么可能一边不顾装备损耗的强行军一边保持自己的战役隐蔽性和突然性呢?他们不是二次战役中的志愿军,重装备被抛弃了就留在那里了,谁都能看得到,而俄国人又不管普通民众的,也不对乌克兰的民用电子设备进行压制,VDV乘坐直升机入境乌克兰才多久就被拍了短视频让全球都知道了,凭什么白俄罗斯方向的俄军就能隐蔽强行军数天后一朝切断乌克兰西部边境呢?如果他们真的存在,他们甚至不止被乌军监视,整个北约都在盯着他们可能的行进路线,还有数不清的自东向西的乌克兰难民会遭遇他们,他们凭什么保持隐蔽呢?

这是不现实的。

俄军没有像他们认知战中那样势如破竹侵略如火,亦没有像某些西方认知战造出来的肉猪想的一样“军事灾难”,他们的一切军事行动皆为普京的政治行动服务,他们只是迅速地卡主乌克兰的腰眼,把拳头摆上了乌克兰的鼻尖,抖抖肩膀

“现在,来谈谈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