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发生严重战略误判,拜登至今也没走出特朗普制造的困境

-红尘之莲  -红尘之莲     2022-03-20      0

首页 > 军事

​​【美国正在发生严重战略误判,拜登至今也没走出特朗普制造的困境】


我们从大战略角度出发,美国在内部问题突出、阿富汗大溃败之后,美国在战略上应该是进入到一个战略休养状态,而不是在战略收缩的同时展开新一轮的战略进攻,这是美国的国力难以支撑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美国并没有进入战略休养状态,而是开启了新一轮的战略进攻,这是一个严重的战略误判。我们从战争的角度看,无论是东方的中国还是毗邻欧洲的俄罗斯,这两个大国是任何一个帝国在军事上都无能为力的。就如同美国历史上,美国独立之后,英国曾凭借强大的海军攻占了海边河口的华盛顿,放火烧了白宫,美国人夺回白宫之后,把烧黑的白宫刷成白色,一切照旧,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过去的英国是这样,今天的美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英国拿美国没办法是因为美国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英国小规模的陆军根本吃不下这么庞大的一个美国,作战中往往是顾此失彼,失败从一开始便注定了。这一点从美国在中东的立场战争便能得到佐证。不管是阿富汗还是伊拉克,美军在战争初期凭借强大的海空军优势,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赢得战争的胜利,问题随即而来,速战速决美军无往不胜,一旦进入持久战美军就不行了,陷入战争泥潭不得自拔。原因和英国有类似之处,美国小规模的陆军难以支撑美国同时控制海陆的战略野心。

美国陆军总兵力46万,另外还有19万的第五独立军种海军陆战队,陆战力量总数在65万左右,理论上算是拥有一支规模强大的陆战力量了。但是美国为什么不行呢?要怪就怪美国野心太大,全球800多个军事基地极大分散了美军的兵力。海权论最早实践的不是西班牙也不是美国,而是英国。英国是个岛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英国得天独厚的一个优势,即只要海上不输自保便没什么问题。所以英国从一开始便一心一意地建设海军,为后续英国海上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英国有多强呢?通过强大海军垄断了全球的海运,全球的市场、渠道和原材料都在英国人的手中,要比今天的美国威风得多地去了。英国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来源于工业革命后的技术飞速进步,军舰的技术更迭周期大幅度缩短,主力舰艇每隔十五六年便要更新一轮,仅仅为了保持数量,每年新建的舰艇就要相当于总吨位的十五分之一。

美国同样面临相类似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陆地运输方式越来越普及,单纯的以海制陆的模式多少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海权的效果大打折扣,美国军事结构的缺口也就打开了。所以说,如果美国想要彻底解决来自中俄的潜在挑战,维系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单纯地凭借海上力量优势进行封锁是根本达不到这个终极意图的,美国必须海陆并进,但现实总是残酷的,陆地并不是美国的主场。因此,美国现在奉行的围堵战略从一开始便是错的,因为美国并没有成功地拿下陆上控制权。曾经的美国也是做过相关的努力的,否则也不会有中东战略。美国原本的蓝图是通过东欧到中东一线,在地理上将欧亚非三大洲的陆上沟通通道全部切断,进而强化海上通道的重要性,最终实现海陆并进控制全球的战略。北约东扩不仅仅是压缩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纵深,更重要的是要切断欧亚大陆之间的陆上联系。

中东美国一夜回到解放前,东欧方向乌克兰危机演变成俄乌冲突,对于这两个战略要点上的颓势,美国多少显得无能为力。在东欧,美国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乌克兰的坚持上;在印太地区,更多地想要通过拉拢印度实现对中国向西通道的肢解和牵制。尽管美国打得热火朝天,但这个战略似乎从一开始便是错误的,美国从一开始便严重地误判了整个布局各方的态势,最终导致战略上出现严重的误判。无论是东欧还是印太,不是美国想要拿下便能拿得下的,同时和两个仅次于美国的大国进行战略竞争这本身对于有待休养生息的美国来说便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高强度、超负荷运作的美国海军并没有给美国的战略布局带来多大的助益,反而是让整个美国海军负担过重,严重事故频发的同时,也严重的影响到了美国海军绝对优势的保持,和曾经的英国海军面临同样的窘境。

美国印钱发债靠天下第一的海军舰队,产业空心化也让美国维持舰队的成本越来也高。过去可以造一艘航母的钱现在只能造一艘两栖攻击舰,高昂的成本让很多海军项目在美国参议员便无疾而终。我们不止一次地讲过,美国当前面临的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美国在战略衔接上出了问题,中东战略上还没有完全撤出,便仓促开启了大国竞争战略,疲惫不堪的美国既没有得到喘口气的机会,也没有为新一轮的战略做好准备。如果说后奥巴马任期的重返亚太战略还是比较稳扎稳打的,那么特朗普任期便是美国疯狂的开始。特朗普这个美国总统商人出身,所以在他的价值观中将利益的盘算是放在首位的,商人本性让特朗普总是觉得美国在全球化体系之下是吃亏的,他根本就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美国为什么总是感觉吃亏的内在原因,而是将这一切都推到他国的身上,美国优先主义顺理成章的出现了,也正是这个极度自私的美国优先主义给美国挖了不少的坑,以至于今天的拜登政府也没能从这些坑中走出来。印钱这个锅不能让特朗普一个人来背,实际上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开始,奥巴马政府便开启了印钱模式,奥巴马靠发国债来搞医改,用中国物资来保证美国人看得起病,这算是开了先河。让特朗普真正疯狂的是,特朗普用来三年时间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果,在2020年年初的60天时间里全部被摧毁,原本支持率还行连任毫无阻碍的特朗普政府顿时陷入到一个极端的困境之下。美国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开始肆无忌惮地、毫无底线的新一轮印钱。大量超发的美元囤积在美国国内,美国的通胀不创40年来的新纪录才怪。当然印钱不是引发美国通胀的直接原因,算是一个催化通胀抬头的催化剂吧。美国通胀的直接原因是供应链危机,而供应链危机的出现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和全球无差别贸易战的产物,因为特朗普这两项国策直接导致了全球供应链的紊乱,美国这个所有东西都需要从国外买的国家,自然第一个遭到反噬。新冠疫情进一步催化了美国供应链危机的杀伤力和影响力。一系列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肆虐的新冠疫情、供应链危机、债务上限等加速了美国社会的撕裂,美国政界驴象之争,一度还闹出了个攻占美国国会山事件,失业率上涨,诸多岗位找不到人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供应链危机带来的影响,美国最终还是走向加息这最后的杀手锏。不甘离开白宫的特朗普在离开白宫之前,给拜登挖下了一个又一个坑,这些坑涵括了美国国内和美国的对外政策,美国国内问题突出,对外盟友体系出现裂痕、美国在多个战线上疲于奔命。尽管拜登政府上台后,将外交重心集中在修复与盟友的关系上,越洋电话一通又一通地打,各种层面的会晤和会议一轮接一轮的开,但最终似乎对美国所面临的窘境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美国依旧是世界第一大疫情国,美国的通胀率还在一路飙升;中东溃败后的美国至今没有找到新的落脚点,东亚、东欧两线作战的局面依旧存在。为了推进加息,东欧的乌克兰出乎意料地爆发了军事冲突,美国现在多少显得有些骑虎难下之态势。美国现在急于想要控制乌克兰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同时还想趁机将俄罗斯斩尽杀绝,这必然陷入到一个矛盾之中,既想尽快控制局势,又不想让俄罗斯达成既定的战略意图。聪明的美国人还是在两难中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断的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出面来解决当前的危机,如何解决就是要中国劝俄罗斯作出让步。也正是处于这个意图,最近中美进行了多个层次的接触。更暴露美国本性的是,美国一面和中国接触,好话说了不少,同时美军舰再度过航台湾海峡,提出新一轮对台军售等施压牌一张接着一张的打,将言行不一发挥到淋漓尽致。我们从本质上看待美国这个矛盾的心理,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当前的拜登政府至今还没有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制造的困境中走出来,拜登政府将自己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之下,一面有求于中国,另一面又张牙舞爪,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严重的战略误判和拜登政府始终无法从上一届政府制造的困境中走出来,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加速美国的内耗,美国这个巨人正在自己拖死自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