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空降兵团长阵亡,普京发起猛烈报复!数百乌军熟睡时被消灭

兵之佳  兵之佳     2022-03-22      0

首页 > 军事

​​作者:朱可夫元帅

如今的俄乌冲突已经进入到打打谈谈的阶段,双方的战斗人员都在为谈判桌而服务。俄军和乌军在目前的基本对峙战线上反复争夺,互有输赢。但从整体的局势上看,显然俄军比乌军赢的更多,俄军正在通过一系列战术进攻行动,积极地夺取并稳固战场主动权,为即将到来的下一场军事进攻做好充足的准备,进而赢得战场的最后胜利。

但是,俄军目前距离胜利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俄军在部分战线遭到了乌军的顽强抵抗,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比如南线进攻,俄军的尼古拉耶夫-赫尔松方向遭到了乌军的抵抗,俄军和乌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俄军第247空降兵团遭到了较大打击,团长阵亡。乌军炮兵还打击了赫尔松机场的俄军驻地,摧毁了大量的俄军装备。

正因为乌军部分歼灭了俄军有生力量,比如歼灭俄军第247空降兵团一部,击毙俄军团长的胜利,乌国和俄方的谈判才处于僵持不下的局面。对于俄军而言,要想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更多的主动地位,俄军必须取得战场上的几个胜利,方能让谈判进行下去。当年的朝鲜停战谈判以打促谈,俄乌战争也是如此。

面对赫尔松机场被炸,空降兵团团长牺牲的惨剧,俄军决心展开反击。而俄军反击的利器就是其手中的王牌——轰炸机。

俄军很可能出动了苏34或图22M轰炸机打击了乌军的营房,赫尔松机场俄军第247空降兵团遭到乌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俄军看来是要给第247空降兵团“讨回公道”。

近日的一个凌晨,乌军第79空降旅的官兵正在营房里熟睡。突然,俄军轰炸机飞到了附近,向乌军营房发射了多枚导弹。根据乌军的描述,营房爆炸后,至少有百名乌军官兵阵亡,现场至少拉出了50到100具官兵的遗体,还有更多乌军第79空降旅的官兵没有拉出来,整个营房变成了一片废墟。保守估计,乌军第79空降旅可能有数百人阵亡,其阵亡人数最多可能达到四位数。

不管阵亡数百人还是四位数,俄军的空袭给第79空降旅带来了灭顶之灾。很有可能,乌军第79空中突击旅谈不上全军覆没,但在这次空袭中已经损失了相当多的有生力量,丧失了战斗力。

从战术的角度看,俄军此次空袭乌军第79旅的驻地,和上次俄军空袭乌军的外国雇佣兵训练基地是一个战术——都是用导弹打击敌人的重点目标,这也是现代战争常用的空袭作战,用轰炸机发射导弹攻击敌军的重点目标,这对于俄空军而言是战术上的改变。

为何说是战术上的改变呢?俄军空袭战术从苏34投下“铁炸弹”的二战式常规轰炸战术又变成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导弹精确打击。

二战时期的作战,由于缺少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空军航空兵只能用凌空轰炸的战术打击敌军目标。这种空袭战术到冷战时期都适用,但冷战时期,精确制导炸弹在越南战争期间已经初出茅庐,空袭战术正悄然发生改变。

到了海湾战争时期,空中打击和导弹的精确打击成为信息化战场的重要战术,甚至是决定性战术。在通过卫星侦察等手段或许敌军情报的前提下,美军通常都选择用铺天盖地的空袭和中远程巡航导弹精准打击敌军目标,并对敌军展开电子干扰,摧毁敌军的指挥系统,进而掌握战场优势,削弱敌军的抵抗力量。

根据统计,俄军在海湾战争时期通过空袭摧毁了伊拉克的1000多辆坦克,1000多门火炮,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和指挥中心彻底瘫痪,伊拉克损失兵力至少5万人,而美军的损失却微乎其微,这就是信息化战争高强度空袭+精确制导打击的魅力所在。

对于俄军而言,即便其没有像美军那样的信息化作战实力,只要俄军能充分运用空军和导弹部队打击敌军的重要目标,削弱敌军的有生力量,俄军地面部队推进就变得方便很多。

在俄乌战争过程中,俄军刚开始发射了数百枚导弹摧毁乌军上千个目标,颇有信息化战争的色彩。但俄军的中远程打击很快就停止了。等到俄军在进攻过程中损失较大,地面进攻和机场突袭付出较大代价,以及俄军采用二战的超低空临空轰炸战术损失多架苏34等军机之后,俄军就改变战术,至少在空袭方面将战术从二战时期的超低空临空轰炸变成中远距离导弹打击。俄军的“匕首”导弹出现在战场上,对乌军重要目标实施打击。

事实证明,俄军空袭战术的改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俄军不仅摧毁了雇佣兵的训练地基,还消灭了乌军第79空降旅的营房,随着俄军的“匕首”导弹投入使用,在不大规模出动战略轰炸机部队空袭的情况下,俄军的米格31、苏34、苏30SM等军机就能通过发射大量的导弹给乌军以沉重打击。

根据俄军近日战报,俄军用战斗机发射导弹的精确制导空袭战术摧毁了乌军的武器储备库,使得乌军损失了大量的枪支和防空导弹。

俄军的教训告诉我们,信息化战争,空军的高强度轰炸和导弹部队发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高强度打击非常重要,空军和导弹的轰炸足够强,陆军的进攻就能减少更多的伤亡。建设一支现代化的空军部队和导弹打击力量,对于打赢信息化战争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制空权,没有空军就没法打赢信息化战争。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