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第28天,俄划下3条“红线”:北约出兵乌克兰,等于向俄开战

大唐申策君  大唐申策君     2022-03-24      0

首页 > 军事

​​一晃,俄乌冲突已进入第28天。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俄乌双方展开了激烈交锋,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损失,战场上的淋漓、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以及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乌克兰平民,都在见证战争的残酷与沉重。

毫无疑问,冲突每持续多一天,其带来的打击与影响就会严峻多一分。

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话来说——俄乌冲突除了给平民带来痛苦,给国际局势带去动荡与混乱之外,没有任何好处,更不会有赢家。

如今,世界上所有拥护和平的国家,都在期盼俄乌两国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停止战争。

然而,正如战场上的激战“难分难解”一样,俄乌双方在谈判桌上的较量也并未“决出胜负”。

23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便表示,俄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线上接触,目前已有“实质性内容”,但进展比俄方预期的更慢、更不充分。

言下之意,俄乌谈判还是一如既往的“难谈”,真正决定谈判进程与局势走向的转折点仍未到来。

或者直白点说,美英等国的持续“拱火”,令乌克兰依旧“底气十足”,拒绝在谈判桌上妥协。

23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乌克兰不是在自己进行谈判,而是“遵照美国的指导”进行谈判。

而这,就是导致俄乌谈判“难谈”的症结所在。

一方面,由于谈判进展比预期的要慢,俄军近期加大了在乌克兰的军事推进速度,就连“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都派上用场了,打掉了乌克兰百余个弹药库、燃料库以及后勤基地。

另一方面,美英等国则持续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23日,五角大楼便表示,向乌克兰提供的价值8亿美元的武器已经启运,将很快送抵乌克兰。

很显然,美国向乌克兰送武器的用意,就是想破坏俄乌和谈,促使乌克兰继续与俄激战,继而从中攫取更多利益。

面对美西方国家的从中作梗,意识到“症结”所在的俄罗斯,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关键时刻,俄向西方划下了3条“红线”。

第一条“红线”:向北约发出严厉警告。

23日,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俄方不反对西方国家在俄乌谈判中进行调解,但俄方的“红线”是明确的——如果北约向乌克兰派兵,哪怕是派出维和部队,都将被视为北约与俄发生直接冲突。

直白点说,如果北约出兵乌克兰,等同于向俄开战。届时,不论是北约的常规兵力,还是维和部队,都将成为俄军的“合法攻击目标”。

同样在23日,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也表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和投送雇佣兵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任何擅自介入俄乌冲突的外国雇佣兵,都将面临严重后果。

在这之前,俄方曾宣布,外国雇佣兵将无法享有“战俘”地位。而在俄军近期的军事推进中,驻扎有西方雇佣兵的军事训练基地,得到了俄军火力的“特殊关照”。目前,已有不少西方雇佣兵开始“跑路”。

很显然,在俄军这样的正规军面前,来自西方各国、能力参差不齐的雇佣兵并不能起到“扭转局势”的作用。

因此,俄方在这个时候给北约划下——出兵乌克兰等于与俄开战的“红线”,就是防止西方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打着“维和”的幌子介入俄乌冲突,给紧张局势“火上浇油”。

第二条“红线”:俄向美国释放核威慑信号。

23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接受美媒CNN的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有自己的“国家安全”概念,如果俄罗斯面临“生存威胁”,那么俄方将使用核武器捍卫自己的安全与利益。

也就是说,俄方不仅“界定”了使用核武的范畴,更向美国传达了俄方的“底线与红线”,一旦越过,那么俄将使用核武进行反击。

事实上,早在2020年,普京签署俄罗斯核政策声明时,便规定该国将在2种情况下使用核武器:

一是针对俄罗斯或其盟友使用核武器或者非常规武器时;

二是俄罗斯或其盟友遭到常规武器“侵略”,使国家面临“重大生存威胁”时。

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普京说过的那句话——如果俄罗斯都没有了,那还要这个世界干什么?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还是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俄方第一次如此直白地释放核威慑信号,而且还是在美媒的采访中。

除此之外,还有3个细节需要注意。

1,谈到“使用核武”问题的,不仅仅是俄方。

22日,美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便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在即将进行的访欧之行中,将与欧洲盟友一起讨论“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核武”这一“偶发事件”。

2,早在2月27日,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的第4天,普京便下令俄军将战略威慑力量(核武器)调至“特殊战备状态”了。

不过,普京事后透露,是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发表“北约可能与俄发生冲突”的言论后,才下令进入“核战备”状态的。

3,除了谈到“核武问题”之外,美总统拜登还公开暗示“俄可能会在乌使用化武”。

对此,俄方第一时间发起了严厉驳斥,强调俄没有化武、也不会使用它,美方这是“倒打一耙、恶意含沙射影”。

乍一看,美国这是搞了一出“不入流的栽赃、抹黑戏码”。但仔细一想,美国先是提核武、而后又提化武,这套操作怎么“似曾相识”?

别忘了,当初美国为了出兵伊拉克战争,曾炮制出一起“洗衣粉事件”。如今,美国似乎正在将其如法炮制、用在俄方身上。

因此,在对美国释放“核威慑”信号的同时,俄方也得提高警惕了。

俄罗斯划的第三条“红线”,还是给美国的。

日前,拜登公开发表了“污名化”普京的言论,引发了俄方强烈不满与抗议。

23日,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向美国发出警告,称俄美关系已处于“破裂边缘”,是否会“断交”取决于美方选择。

里亚布科夫还表示,拜登的言论不符合其美国总统的身份,若美方继续对俄采取敌对行动,将遭到坚定且坚决的反击。

尽管,美俄关系一直就算不上好,但好歹还有对话通道,如果双方“断交”,很多原本是政治领域的问题,将会因为缺乏沟通而演变为军事冲突。而这,不论美俄还是世界,都不愿意看到。

需要注意的是,俄乌冲突发生后,普京与拜登一次通话交流都没有,外界分析,美俄总统之间的“冷战”,也是导致俄乌局势难以缓和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今,俄方已经划下了“断交”的红线,究竟如何抉择,美国可得三思了。

最后,谈几句粗浅看法吧。

种种迹象表明,俄乌冲突的本质,其实还是美俄问题。包括俄乌之所以会发生冲突,与美英等国的煽风点火有很大因素。

或许,只有“摆平”了美国,英日澳等国才会“偃旗息鼓”,乌克兰才会心甘情愿地回到谈判桌“好好谈、认真谈”。

此外,不可否认的是,俄方划下的3条“红线”,不论出于何种用意,都加深了冲突升级、外溢的风险。

只能说,将一个大国、而且还是拥核大国逼到绝境的后果是非常严峻的。

还是希望各方都能保持冷静、理智与克制,以和为贵,通过和平的方式平息战火、解决问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就别再折腾了吧。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