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电影不重要,重要的是记住她丨理中客

电视剧透社  电视剧透社     2021-11-15      0

首页 > 电影

​​图片图片

虽然说《梅艳芳》是一部平庸的电影,但是梅艳芳这个人绝对值得我们铭记,她唱跳俱佳、演技卓群,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怀有一颗侠义心肠,积极地帮助、提携他人。


《梅艳芳》是今年第一部陆港台同步上映的电影,现在来看,也极有可能是唯一的一部。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必然,“梅艳芳”这个当年红遍陆港台的名字,在她去世18年后,用这种方式重新降临在人间,让当年看着她的演出长大的人们,在不同地方的银幕上同时看到她当年的样子。


图片图片


被称作“香港的女儿”的梅艳芳于2003年12月因宫颈癌去世,时年仅40岁。此次上映的电影《梅艳芳》也不是电影人第一次拍摄关于她的故事了。她去世之后的几年之内,就有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梅艳芳菲》(2008)和梅艳芳粉丝耗费八年时间拍摄的纪念电影《梅艳芳菲》(2019)两部比较出名的作品。

图片图片

梅艳芳菲(2019)

本月上映的电影版《梅艳芳》是所有以梅艳芳为人物的电影项目中投资最高的一部。这部由江志强监制,梁乐民(《冷战》系列)执导的电影,尽管其中“槽点满满”,但是因为他们拍的是梅艳芳这个人物,她周身自带的光芒和怀旧的吸引力,也足以感动万千观众。
只是这部电影实在难称优秀,用流水账和高度煽情的叙事高度概括了梅艳芳的一生。片中令人感动的时刻,都是来自于梅艳芳本人的魅力,和这部电影无关。对于这位“香港的女儿”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图片图片


从历史看来,香港电影不是以拍摄传记片而闻名于世的,香港电影人似乎也很少去碰触这种正统的人物传记电影,更多的是喜欢拿一个真实人物的“野史戏说”开刀。这也似乎更符合波德维尔对于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定义。
但是如今的香港电影已经不同于上世纪的黄金时代了,先不说港片是否“已死”,它们的风格也早就不是什么“过火”或是“癫狂”了,而是更专注于现实性和社会性了。于是,当《寒战》系列和《赤道》的导演梁乐民接手《梅艳芳》这样一个正统的人物传记片,我们就要知道要重新审视香港电影了。

图片图片


对于梁乐民来说,他接拍《梅艳芳》也是首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他也表现出极大的自信。他遵循了大多数同类传记电影中常见的叙事公式。比如看完《梅艳芳》,不免让人想起2018年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两部电影同样是拍摄一位音乐巨星的一声,辅以他们长盛不衰的传世金曲,最后的落点同样都是人生最高光的谢幕演出。

图片图片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
梁乐民导演用强烈的怀旧元素来铺展剧情,他很敏锐地捕捉到了昔日香港的光辉岁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梁乐民导演在摄影指导潘耀明(《捉妖记》)、美术指导黄炳耀(《投名状》)和服装设计师吴里璐(《少年的你》)的帮助下,不遗余力地重现了老香港的街道与楼房。CGI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技术人员和手段都帮助导演生动地再现了80年代香港繁华的霓虹灯街道。但是一部电影不是光靠“情怀”就能大杀四方的。情怀只能算其中锦上添花的一环而已,电影创作者不能把它当作主菜。情怀之下,《梅艳芳》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流水账一般的叙事。

图片图片


除了不能提的“二三事”之外,影片不加节制地“照顾”到了梅姑从小到大的方方面面的事情,让影片观感异常琐碎。
和许多成功的音乐传记电影一样,《梅艳芳》也是从倒叙开始。故事的开场是身患绝症的梅艳芳即将最后一次登上香港红磡体育馆的舞台,她身着由长期担任造型师和导师的刘培基设计的漂亮婚纱,说道:“我会想念这一切的。”然后缓缓跟着升降台升上舞台,故事突然回到了过去。这一烂俗的叙事技巧依然发挥着魔力。许多梅艳芳的粉丝可能在开场就会起鸡皮疙瘩和流出激动的泪水。

图片图片


然后电影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小梅艳芳和她的姐姐梅爱芳组成了一个歌唱组合,并且充分地证明了她们是有天赋的童星。但是当她们长大之后,姐妹二人的想法开始有了分歧。梅艳芳还想一直唱下去,她也成功地坚持到了最后。但是她的姐姐却决定离开演艺圈,过正常人的生活。

图片图片


随着电影中的梅艳芳开始在香港演艺圈崭露头角,各路角色便开始跑马灯般的轮番登场,我们也得以看到有哪些香港明星前来客串演出。唱片制作人苏孝良先生(林家栋)、经理人Florence(杨千嬅)和造型师刘培基(古天乐)都想把她打造成一个超级巨星。在很短的时间内,她的名气达到了新的高度,她成功地唱出了热门单曲,并且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

图片图片


当然,梁乐民导演也没有忘记介绍梅艳芳光辉的演员生涯,他特别地还原了梅艳芳在关锦鹏导演的《胭脂扣》(1988年)中的演出。笔者看到这里,想到关锦鹏导演如今已经去参加《导演请指教》,不由得更觉唏嘘。

梅艳芳还有很多情感经历,但梁乐民导演选择了两段。这包括她与日本歌手(他本来虚构的角色。实际上是以近藤真彦为原型)的短暂恋情。以及杨祐宁饰演的阿Ben之间的感情。这两段的虚构成分较大、不敢亮出真实人物名字的做法也让很多粉丝观众不满。而且杨祐宁的演技甚至不如新人王丹妮,二人在泰国的对手戏可以说是全片最薄弱的一段情节。

图片图片


在《梅艳芳》中,最被港片迷们诟病的,其实是电影中描绘的梅艳芳与张国荣的友谊,两位演员可以说是毫不来电,更不用说刘俊谦饰演的张国荣,他的表演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倦怠的双眼完全没有还原出张国荣的巨星风采,甚至连模仿秀都不如。

图片图片


说到王丹妮,很难相信一个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人能够完成饰演梅艳芳这样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丹妮以前是职业模特,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她在塑造梅艳芳时,成功地抓住了梅艳芳的个性特征,除了她的举止到她的手势和说话风格,她还模仿了梅艳芳在台上的舞蹈和歌唱风格。据说王丹妮花了6个多月的时间来练习歌舞。最后电影中舞台的呈现方式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很像,王丹妮的声音实际上是与梅艳芳的原始录音以及另一位歌手混合在一起的。虽然王丹妮的表演还是不可避免有瑕疵,但是她几乎是锁定了明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表演奖提名。

图片图片


虽然说《梅艳芳》是一部平庸的电影,但是梅艳芳这个人绝对值得我们铭记,她唱跳俱佳、演技卓群,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怀有一颗侠义心肠,积极地帮助、提携他人。2004年1月葬礼期间,梅艳芳的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为题刊登讣闻。“香港的女儿”短短五个字是对她一生最好的概括。



文/冯迪索 烹小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