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等待,原定于国庆节上映的《铁道英雄》,还是不甘寂寞地在11月份公映了,这也是今年国内为数不多的反映抗战题材的影片。
关于这部电影是否值得一看,我们从海报和演职人员表上就可以略窥一二。
若仅看有张涵予和范伟俩人的出演,就知道这部电影绝对不简单。
魏晨、俞灏明还有周也3位新生代的加入,更是让观众对这部剧充满期待。
早在《山河令》宣传期间,周也拍摄《铁道英雄》的花絮就在坊间流传。“女儿”换了一个题材,立马有焕然一新的表现,确实挺惊艳的。
毕竟,不是所有新人都能立马从偶像剧转型到正剧,周也这样的资源,着实令人羡慕。
11月20日,周也特地发文“雪地里的庄妍”,并且晒出自己的冻伤妆,这波宣传,为电影引流不少。
提起铁道,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想起刘知侠笔下的《铁道游击队》。
这部50年代初发表的长篇小说,可以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由此故事而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也有三部之多,可因为技术等原因,这些影视剧并没有拍出,反映铁道游击队真实经历或战斗的精髓,着实让人遗憾无比。
《铁道英雄》这部电影题材,则是根据鲁南铁道游击队的真实战斗故事改编而成。
影片的主要讲述了,以老洪(张涵予饰演)为首的铁道游击队,在鲁南的铁路战线所发生的几件真实故事,由正泰洋行击毙日军特务、在火车搞粮食,药品、枪支弹药、铲除内部叛徒、清除间谍头子、炸毁火车等几个故事片段组成。
这几个事件,除了最后一个炸火车是编剧杜撰之外,其他故事基本属实。
故事虽是老套,但在一众实力演员的加盟下,或许能有新的收获和观影效果。
然而,在实际观影后,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视觉体验很差。
这应该是豆瓣评分仅6.5的原因。
可是,明明11月19日上映当天,猫眼9.1分,知乎推荐度93%,微博大V的推荐度90%,全网破“9”的开分成绩,强势领跑同档期电影。
可是上映3天后,票房仅6500万,猫眼预测票房仅1.19亿,应该是张涵予为数不多的票房滑铁卢。
现就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探讨一下,大家自行判断值不值得看。
这部电影能让我从头到尾记住的,只有张涵予和范伟二人,其他人则毫无印象,这要归结于影帝的魅力吧!
范伟在剧中饰演的老王,是不折不扣的男一号,他的身份几乎贯穿了整部剧情,本人也确实不负众望,表演堪称完美!
个人认为,范伟在电影中要比张涵予表现得更投入一些。
剧中的老王是一名在铁路卧底的我党同志,常年传递十分有价值的情报,是游击队能准确获得情报的主要来源。
因为身份的特殊,他不得不委曲求全地向日本人作出各种谄媚和讨好之举,范伟的表演动作自然,将一个小人得志的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包括自知同志即将遭到埋伏,又无法通知到的情况下,将那种焦灼与悲伤、识破汉奸跟踪,并顺手除奸的淋漓快意;
明知必死却怒斥藤原的大义凛然、各种引诱,让石头叫爹的那种市井温情等几个片段,将不同时段的人物性格表演的信手拈来,确实不愧于影帝的称号。
张涵予饰演的老洪,是一名在火车站负责维修的班长,也应该是真实人物洪振海的原型。
洪振海这个人自小就比较痞,否则也不能干在火车上扒煤这样的事。
因为自身孔武有力加上素养不高,所以会稍显冒进和鲁莽。
剧中的老洪就是这么一个人,匪里匪气的,做事也不计较后果。
他在整部剧中的表现也堪称一流,不得不说,张涵予的确适合饰演硬汉一类的角色,把老洪的性格特点演绎得十分到位。
整部剧以这二人描写最多,也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但其他人存在感体验较差。
不是说不应该突出主角的戏份,而是在主角的映衬下,其他人真的一点存在感没有,甚至我都记不起出演的还有谁了。
魏晨和俞灏明,感觉整场都在跑龙套,还有政委的几次出场,不是洗澡就是拔罐,但最后这个人哪去了?
周也扮演的护士一角,她的出场及存在简直是迷的一般。
医院的护士被分配到火车站做急救,这个理由倒也算站得住脚。
但作为队长的老洪,单凭一面之缘就能信得过她?
第二次见面,就敢把匕首交由她隐藏?
更为神奇的是,张涵予受伤昏迷恰好被她所救,还在诊所里处理伤口?
再后来,她就加入游击队送情报了?
这剧情跳脱得也太快了吧,如此多不合情理的地方,我都怀疑,这些是不是特意为周也准备的?
整部电影中,其他人物的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直在考验着观众的智商。
有几场戏剧情跳转太快,让人好一阵子摸不着头脑,以至于稍一愣神就跟不上剧情发展了。
比如,藤原的出场,看似神秘,但也仅是在制造悬念而已,对剧情的进展没有丝毫的帮助。
他随便摆弄的望远镜,就能一眼看出老王是内奸,这特工的水平真是可以的。
老洪与藤原对射的这场戏,就让人看不明白了。
藤原是怎么找到老洪的屋子的,既然能找到,何不干脆地把他抓起来,或是击毙?
还要大费周折地在火车站设伏,以至于自己白白丢了性命?
搞特工的日本人,都是如此的自大吗?
这一点,在剧中压根没有交代清楚,让人看着很是心急啊!
还有一场大白天的,几个保镖骑着自行车漫天开枪,应该是为了把收留游击队的百姓处决。
但这个事应该是晚上做的,好不好?
大白天的人多眼杂,老百姓就敢收留自称游击队的?
这场戏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对剧情有什么帮助?
也许,片名就真的是紧扣铁道英雄吧。
影片以清除日军谍报人员的任务展开。
单就这个事来说,确实真实发生过。
不过时间是发生在一九三九年的八月,那时应该还是夏天吧,而剧中的大雪预示着肯定是冬天,也许是为了体现任务艰难。
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抗战时期鲁南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因受制于人员、装备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涉及到的战斗场面一般是以袭扰和破坏为主,激烈的战斗场景应该很少,能够展示的剧情也就不多,这点观众理应予以理解。
这样一来,《铁道英雄》这部电影要想展示这部分的情景,就必须把零散的几个事件进行串联,否则就会显得故事太散,没有主题。
电影的主线单以片名来说,应该讲述与铁路、火车有关的故事。
而实际上,电影讲述的主线隐晦不明,涉及到除奸、铁路破袭、夺取药品以及最后炸毁火车等好几个故事片段,虽是有故事串联,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叙事中心。
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如果仅是为了夺取药品和粮食,则真的没有必要大书特书地拍出来。
而实际上,铁道游击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可以讲述,例如两度袭杀“正泰洋行”,合计杀死十六名日军特工;
六卢店村事件等,把这些故事稍微文艺加工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拍摄主题。
剧情太散,是这部剧最大的问题。
例如下图的排队打针,真看不出这场戏对剧情有什么特别的铺垫。
《铁道英雄》的后半部,也是整部影片的高潮之处,但真的没有看出精彩在哪里?
押运了那么多军火,怎能只有十五个日本兵押运,而且还要分散在各个车厢?
可剧中出现的日本兵,都集中在一个车厢,是没来得及部署吗?
还有,老洪把炸药埋在哪里了?
仅凭他绑在身上的炸药,就能炸掉整个火车?
剧中出现的贯穿这一词,则更加有意思。
贯穿伤是指被子弹或其他物体击中后,身体前后出现两个窟窿。
这里要交代的是,侵华日军所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
这种枪的弹速很快,所以容易出现贯穿伤,但也并不是像影视中所说的,只要没被击中要害就没事,相反它的威力很大。
二战时,美军曾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进行了详细的测试。
发现它所用的友坂弹在击中目标后,铅芯脱落会击穿目标,而铜锌被甲则会在目标体内变形翻滚,造成更大的伤害,类似达姆弹的效果。
所以说,只要被三八式步枪击中,无论是什么伤口,都是非常痛苦的。
这种伤绝不是养几天就能好的,而老洪就感觉和没事一样,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再有就是,魏晨在剧中所改的达姆弹,若是几颗也就罢了,如果是大批的改肯定会出问题的。
瑞士曾做过大量相关实验表明,简单地通过剪断弹头尖部、磨平弹尖,或给弹尖钻孔等手工方式,来使普通弹头射入目标后“炸开”,是不太现实的,而且这种手工改制的弹头精度没有保证,还容易造成卡弹故障。
这样的基本常识,不应该出现在电影中。
而最后火车爆炸的场景,假的太过离谱了吧,一看就是模型。
如此的粗心大意,是不是觉得观众没有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
包括片尾致敬的是八路军五师的问题。
我很是奇怪,这个说法有点牵强啊,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以洪振海为例,他起初参加的是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在一一五师进入山东以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苏鲁挺进支队”。
洪振海所在的铁道队,被改编为“鲁南铁道队”,隶属苏鲁支队建制。
一九四零年“鲁南铁道队”又划归鲁南军区隶属,鲁南军区将三支铁道队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洪振海任大队长。
一九四二年鲁南军区遵照刘少奇的指示,又将“鲁南铁道大队”等几只部队合编为“鲁南独立支队”,原“鲁南铁道大队”成为其中的第二中队。
一九四三年,鲁南军区隶属由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合并的山东军区。
一九四六年,铁道队番号撤销,被改编为鲁南军区特务团2营,之后参加了济南战役和渡江战役。
这个关系复杂吧,如果非要强调隶属关系,铁道队和一一五师是有点关系,但是属于上下的节制关系那种。
这些都是有历史记录可以查询的,一一五师若非要把铁道队算在自己名下,那也不说什么了。
当然,这部剧除了以上的问题之外,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有的。
例如道具的使用,火车、封条、大雪、服饰等是有讲究的,也比较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
有几个创意也算是匠心独特,例如:在玻璃窗前,用手写的党徽宣誓这个场景则是十分的震撼人心;用冰凌清除汉奸的那场戏也是比较的有意思。
统观这部电影,除了在表现一种大无畏的舍生忘死精神之外,真正有内涵的东西还是没有表现出来。
即使有影帝的加盟,也救不了那单薄的,不堪一击的剧情。
电影会以战争的残酷来反思战争,总结历史,来缅怀先烈。
就如电影即将结束时的合影一样,是那么的潸然泪下,那一张张的笑脸的背后是一副副视死如归的铮铮中华男儿!
国家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批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先烈们,才换来我们今天如花的年纪和岁月的和平,这点我们要永远地铭记!
但商业总归是商业,它代替不了情怀。
无论导演用以静制动的拍摄手法也好、紧张刺激的外部氛围也罢、丰满灵动的表演技巧,都摆脱不了一个事实:
一切总归是由票房来说话的,那就由观众自己来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