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出品的院线电影《跨过鸭绿江》来了

影视独舌  影视独舌     2021-12-17      0

首页 > 电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亦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无论是大银幕还是小荧屏,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就在明天(12月17日),电影《跨过鸭绿江》也将登陆全国院线。

昨天,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北京举行了首映式。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出席首映活动。

本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

首映式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用“三个首次”介绍本片: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首次由“总台出品、原创自制”的故事片,首次与精品电视剧同步打造电影的创新尝试。

薛继军

2021年年初,40集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播出后反响热烈。此次电影版《跨过鸭绿江》,则以154分钟浓缩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史诗。影片叙事宏大,创作者力求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抗美援朝历史进程,完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对于这场“立国之战”,观众已从电影《金刚川》《长津湖》中有所了解,但这些电影都不是“全景式”地回顾、呈现历史,而是以个体视角切入战争。到了电影《跨过鸭绿江》,故事展现出上层的运筹帷幄与战略部署。

正如导演董亚春所言:“电影《跨过鸭绿江》就是要从敌我双方指挥层、决策层的角度,把这段历史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出兵决策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做出的?彭德怀是如何临危受命带兵出征的?五次战役以及上甘岭战役是怎样打响的?38军‘万岁军’的美誉是如何诞生的?这些细节都会在片中一一展开。”

《跨过鸭绿江》以板门店朝鲜停战协议的签署拉开电影序幕,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展开倒序,回望抗美援朝的始末。

片中的历史呈现极为真实、细致、全面。开场,影片从国际局势展现出当时的冷战背景,描绘了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指挥时的思想博弈,甚至还加入了中国台湾国民党方面的动向。

除了志愿军视野外,本片还加入了国际视野,如仁川登陆战、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斯大林决策支援中国等重要事件。

影片不仅展现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还呈现出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战斗场面,让观众意识到:为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志愿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和牺牲。

就具体时间线而言,影片着重记述了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的五次战役。主创不仅通过志愿军的境遇来展现战争的残酷,还人性化地聚焦了决策层的情境。

一般此类电影,多聚焦毛泽东、彭德怀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战场谋略。而本片不仅展现了决策层的果决,还体现出他们的游移、无奈、人情味的一面。第二次战役后,彭德怀给中央发了封六字电报:“饥无食,寒无衣。”

对此,毛主席以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中的诗句回复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主席对于战士们的关切溢于言表。

彭老总写得最艰难的电报

在朝鲜,主席之子毛岸英牺牲。彭德怀向中央发电报,告知这一噩耗。防空洞中,他说出“这是我这辈子写得最艰难的电报”,悲痛不已。回国后,彭老总面见主席,在一番战略汇报后,说起此事。

面对骨肉离世,父亲又怎不悲痛?但战场上的牺牲,亦是对国家忠诚的表现。于是,主席说出那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此时的他,既是一位父亲,也是一国的领袖。

宏大历史,除了由伟人书写,还由平凡的志愿军战士们塑就。电影《跨过鸭绿江》镜头前的志愿军战士们个个生动鲜活,不仅展现出他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他们的复杂性。

50军军长曾泽生的身份是复杂的,因为50军是由辽沈战役中国军的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这也成了曾泽生一直以来的心病。第四次战役,50军镇守汉江,伤亡惨重,但军长曾泽生并没有向志司提任何要求。在他心中,即使有困难,也要创造条件将其攻克。

另外,影片还通过一些技法呈现出志愿军战士们勇于吃苦的精神。长津湖一战,美陆战一师史密斯面对白皑皑的冰雪,只一枪,不见动静,转身离去。可接下来,当他所乘的直升机飞远后,雪地里渗出一滩血——杨根思模范连的战士们便伪装在这片雪地中。

雪地里的血迹

从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到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再到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和全体335团指战员……

英雄们挺身面向敌人的连天炮火、密集弹雨,用血肉为身后的祖国人民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

首映式现场,片中彭德怀司令员的扮演者丁勇岱“沙场点兵”,“战士们”依次应声集结,一声声喊“到!”声如洪钟、慷慨激昂,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盛大军威。

【文/何思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