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掌包场!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100张观影票派送中

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2021-12-21      0

首页 > 电影

掌上春城讯 国内首次尝试,以新闻素材依托电影方式进行融合创作的大银幕作品《我们是第一书记》大家看了吗?没看的春卷有福了,小掌包场请你看,拼手速的时候到了,冲鸭!

免单内容:《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影票

免单名额:50个(2张/人)

抢票时间:12月20日17:00至12月23日17:00

观影时间:12月24日15:00

观影地点:横店影城(呈贡店)

抢票通道:戳我戳我

影片《我们是第一书记》由新华社荣誉出品,新华网、北京精彩、北京人杰、华录百纳联合出品,电影以“第一书记”为引,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的“情感记事簿”,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更是向所有参与脱贫攻坚的“战士”致敬,是为下一代留下可供追寻和回望的脚步与精神。

通过易地搬迁带村民们住上了新家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贵州篇讲述的是贵州省望谟县乐旺镇坡头村第一书记刘恭利带领乡亲们易地搬迁脱贫的故事,是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重要扶贫理念的生动实践。贵州省黔西南深处是喀斯特岩溶石漠化山区,这里山涧交错、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生态脆弱。坐落在这其间的坡头村,就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山石环绕、连片土地少,水源匮乏、产业单一,贫困发生率曾高达70.99%。“为你守护”特辑中,被重重大山包围的坡头村,仿佛与世隔绝,“爬完这个坡,又是一个坡;走完这座山,又到另外一座山”,一眼望不到边。满是石头的毛路,破旧不堪的漏雨危房,村民们无力又无助的眼神……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坡头村几代人的困境。易地搬迁,成为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然而,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搬离家园,绝非易事。“恨是恨这个地方,但是你无法走出去,生在哪里,就死在哪里。”

搬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难,也要干!因为只有这个办法能扭转贫困局面,“这就是一场和贫困的生死之战”。刘恭利和她的“战友”们一起宣誓,一定要啃下“硬骨头”,带领村民“走出去”。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大山深处,让人们看到了这群为人民奔赴而来的共产党员身上的坚定和决心。刘恭利也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32岁的她,离开母亲和孩子,将“家”彻底搬到了坡头村,让自己真正成为这些村民的“家里人”。她每天带领村指挥部成员,挨家挨户走访,200多户没有落下一家。每一个村民的问题她都记录下来,逐一解决,还带着他们去看新居,更直观地了解搬迁的好处。在她的努力和带领下,坡头村的村民们终于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新家。

村民搬进了新房子不能算有了家,把孩子安顿好、大人工作解决了、能让他们好好生活才算是彻底给了他们一个新家。帮助盲人开办按摩店,带给盲人父女活下去的希望;为孩子们解决上学问题,让他们住进学区房,方便上学……历时两年,在刘恭利书记的带领下,坡头村彻底完成贫困户的住房安置和生活安置。几百年没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易地搬迁得到了解决。

“优秀”与“不合格”的无悔选择

在村民面前,刘恭利是做事坚决果断、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优秀的第一书记;在母亲和孩子面前,她却是不合格的女儿与妈妈。特辑中,女儿因为不愿她离开而哭泣,母亲因为不舍而流泪,她心酸、内疚,却不曾因此停下脚步。脱贫攻坚的事业不等人,坡头村的人民需要她。她用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巾帼力量。特辑最后,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有困难有问题“找第一书记”时,刘恭利觉得,那些“日日夜夜奔赴在前线、轮番上阵”的付出,都值了。“为你守护”海报上,绚烂的烟花绽放,映衬着刘恭利和女儿的笑脸,“你把誓言留给我们,却把思念留给家人”道出了村民对刘恭利书记的感激之情,也展现了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像刘恭利这样的第一书记有很多很多很多,“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他们和当地的干部、村民一起披荆斩棘,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让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惠及每一个村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一起去电影院吧!看第一书记刘恭利如何带领村民走出大山、走向新生活,看我们的脱贫攻坚事业如何波澜壮阔、永垂青史!

掌上春城记者:周晓雯

责编:李冬雨

编审:吴晨萍

终审:钱红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