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蔡园星
昆丁·塔伦蒂诺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导演,但大多他的电影我都看过。很好看,尤其是那直白的暴力和用不完的血浆。记得我刚看完《八恶人》的时候,我有想过中国有类似题材的电影吗?
当时观影数量少,没想到。后来我又看过一部电影,《血色将至》,很喜欢。我又在脑中想了,像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中国有吗?
暴力,血腥,冷峻,人性,意想不到的结局。不久后我看了忻钰坤导演《心迷宫》,这个问题没想过了。
美国人擅长拍这种题材,既有视觉冲力又有人性这样值得深思的主题。这种紧凑的美剧更加常见。我又在想了,中国的小说有这种题材吗?我立即想到了刘庆邦的小说,而今年我读到了陈应松的短篇小说集《马嘶岭血案》。
《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鸣叫》、《太平狗》是其中写得非常精彩又残酷的几篇。《马嘶岭血案》还真的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但是我没有查到更多的关于影视的消息。
陈应松的小说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角都是出身偏僻而贫穷的农村,里面有着残忍的血案,离奇的故事和残留的温情。除此之外,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现实且具有想象的环境,让故事有了一种只能发生在这样的土地上的感觉。
马嘶岭血案发生在寒冷而人迹罕至的马嘶岭,这和很多惊悚片相似,例如有名的《闪灵》,在外部环境逐渐严苛的同时,更加令人胆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松鸦为什么鸣叫》中的环境更加突出,在偏僻的神农架地区,一个夺命的路段,还有盘旋鸣叫的松鸦,这让旁观生死的伯纬更加充满了悲剧的思索性。
电影中有些东西不用特写就能轻而易举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一把枪,它的出现就能使整个局面紧张起来。血迹也是如此,一件带有血迹的衣服足以让观众坐下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因为这些都是危险的物品。
读陈应松的小说,似乎处处充满了危险,人性的险恶在被撕扯的危险,环境带来的危险,最终似乎归咎于贫穷带来的危险。但是真的是贫穷带来的危险吗?反向而想,是危险的金钱,人们都是为钱发了疯。
陈应松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那是个经济爆发不讲规则的时代,中国经历着剧变,金钱带来的种种格外明晰,文学中更加偏向写出金钱的邪恶。在中国经济已经取得成就的今天也形成了金钱崇拜,消费主义理所当然地占领了人们的生活。
如果有人问我为何要看残酷的小说,我会回答,最直接的邪恶会带来最直接的惊恐,我会变得敏感,生活中那种隐形了的也会引起我的注意。
一起读书,关注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