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评电影《新独臂刀》

晴文1914  晴文1914     2022-02-09      0

首页 > 电影

​​#狄龙TommyTam[超话]#当年,张彻导演在宣布开拍《新独臂刀》时,曾对外宣称:“这是一个与电影《独臂刀》完全不同的新故事。”从成片来看,张导演所言非虚,虽然同样是武侠题材的影片,《新独臂刀》与他的成名作《独臂刀》之间,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设置,思想主题,都没有任何关联。可以说,除了主人公都断了一条手臂这一点设计相同外,《新独臂刀》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全新的独立故事,代表了创作者希望用新的方式和内容与观众进行沟通。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如果说,《独臂刀》讲述的是一个人在学武道路上遭遇到巨大挫折—被人意外斩去右臂之后,在困顿消沉中重新振作,发愤图强,战胜自我,从而取得武学造诣的巨大突破,成为独臂刀高手的励志故事;那么,《新独臂刀》则将关注点从个人成长扩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个人和团体组成了复杂的武侠江湖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强与弱的倾轧,也有新与旧的对立,更有杀戮与温情的交织,名利与淡泊的探讨。可以说,《新独臂刀》的主题和视野比《独臂刀》来得更加深刻和开阔一些。


影片一开场,就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纵马江湖,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一人,一马,双刀……白衣飘飘的少侠雷力从远处驰骋而来,他明晃晃的鸳鸯双刀的刀锋所到之处,尽是对手的鲜血淋漓,呻吟哀怨。这场面直接而血腥,却又令人忍不住去想:这究竟是一位如何了不得的少年英雄?于是,镜头在他的脸上稍稍停顿了一会儿:寡淡而平凡的面孔,瘦削单薄的身材,嘴角微翘,眼神定定地看向远方的目标……比起雷力这个人,他的鸳鸯双刀才更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雷力的纵马驰骋,张导的镜头在远景和近景之间交换,整个影片画面从上到下,既有天与地的交界,又有镖局村镇等重要场景的特写,全景覆盖之下,呈现出一种古朴而悠远的意境。此刻,影片故事里重要的人物——龙异之登场。这位上了年纪的江湖前辈正与自己的徒弟们谈起鸳鸯双刀雷力。原来,他用手中的三节棍已经找出了破解双刀的方法。这里通过人物的对话,交待了复杂的江湖关系。对于新崛起的雷力,龙异之当然不喜欢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早就设下圈套,欲除之而后快。年轻的雷力当然不知道一个可怕的陷阱正在向自己逼近。江湖的险恶处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会体会深刻。只不过,他的这个体会未免过于残酷。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和《独臂刀》里的方刚不同,雷力的手臂是自己砍断的。龙异之故意找人栽赃雷力劫走镖银,然后以公正人的身份出面调停。雷力当然矢口否认,龙异之正好以主持公道之名,诱其比武并许下赌约:失败者自断一臂,退出江湖。这里观众都不得不佩服这位龙大侠的工于心计,老谋深算。如此一来,雷力只要输了这场比武,那必定是身败名裂,鸳鸯刀难以立足于江湖矣,现实社会里大约也有不少这样的人,满口仁义道德,暗地里却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遇上这样的人,实在是很不走运。但回头想一想,行走江湖也罢,在社会闯荡也罢,哪有那么多平坦通途,不吃几个亏,摔几个跟头,是不能算成长的。


影片用慢镜头的方式展现了雷力失去右臂之后的痛苦。他踉跄着步伐,然后因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上,向前翻滚。镜头捕捉的姿态,让观众既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刺激,又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人的尊严和骄傲在顷刻间低落到尘土里去了。当画面定格在那条被刀牢牢钉入树枝的残臂上时,对片中人和观众都传递出一种警醒的意味:祸福本相依,得意时需当谨慎,失意落魄时也不必太沉沦。这是武侠世界的法则,也照映到现实世界中的残酷真相。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接下来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至,正体现出身处人生低谷之中的雷力的灰暗心情。他换上了黑色的衣服,背着脸,站在小酒馆的角落里。他懒与人多言,只是低头做着杂活儿,而右肩下卷起的空空袖管却暴露出他深藏的秘密。世人向来眼毒,欺善怕恶原本就是人的本性。于是,英雄落魄的戏码在小酒馆里如期上演。面对欺凌,雷力表现得逆来顺受。影片没有交待他的内心世界,只是通过小酒馆主人和巴铁匠女儿芭蕉的语言和行为侧面反映出他的处境。雷力的痛苦无法向别人诉说,即便是善良温柔的女性也不能真正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因为他是一个自尊心强的磊落男儿。失败的过往羞与人提,丢掉一只手臂其实不算什么,丢掉对自己的信心才是最致命的打击。当芭蕉说要送他一把刀防身时,雷力的眼前依稀出现自己当年手持双刀,纵马江湖时的模样,他痛苦地摇头,不愿再想。刀是他的生命,丢掉了双刀,与死何异?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雷力在小酒馆中备受欺凌时,以龙异之为代表的江湖恶势力依然在肆无忌惮地干着抢劫镖银的勾当。而邪恶横行时,自然会有人出现为正义而战。双刀封俊杰的登场带动了影片情节上的一个高潮。他和当年的雷力一样年轻,一样意气风发,却比他更加英俊潇洒。而最为可贵的是,这是一个真正光风霁月般的人物。明明靠双刀成名,却总想着封刀归隐。名利对他而言,实在如浮云一般。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封俊杰的出现,让雷力灰暗的世界有了一丝光亮。影片在这里向观众展现了一段男性间友情的发展过程。封俊杰一开始很欣赏雷力的低调。当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曾经的鸳鸯双刀时,心中更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影片里的封俊杰是一个理想化色彩浓厚的武侠人物形象。他不仅有高大英俊的外表,还有金子般的赤子之心。弃了双刀,就是丢弃人间的纷争,丢弃名利的牵绊,归隐太湖之滨,回归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而从雷力方面来看,封俊杰的行事作派让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结交的朋友:在危急关头,是他主动出手帮助自己救了被坏人掳去的芭蕉。茫茫江湖,知音难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雷力,也对武侠世界产生了厌倦。他也愿意和封俊杰一起回归到与世无争的务农生活。这里,一对好朋友的精神世界高度相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片创作者对暴力纷争的否定态度。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电影《新独臂刀》看起来更像是通过武侠故事来隐喻充满利益和欲望纷争的现实世界,里面的主要人物对待侠,正义和武力的态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里的普通人。雷力在经历人生的巨大挫折后,已经没有锋芒,比起鸳鸯双刀的江湖虚名,他更留恋于平凡世界里收获的友情和爱情。而芭蕉送来的那把刀,影片通过巴铁匠的回忆,向观众重现了刀的前任主人浴血搏杀的场面。大约那是所有江湖中人的宿命:不是杀人就是被杀,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是这样一个充满血腥和残酷的世界,那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呢?从这个角度看,封刀归隐才是真正智者的选择。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不过,身在江湖的封俊杰终究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这个夙愿。这样的设置大约还是因为导演的选择。在电影作品中崇尚男性阳刚和暴力美学的张导在影片的最后还是用封俊杰的惨死,回归到自己最喜欢展现的母题——复仇。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为了复仇,已经没有锋芒的雷力重新燃起了斗志,披上了自己的白衣战袍。士为知己者死。雷力是一个重视友情的人。他可以放下个人的仇怨,却不能忍受自己最好的朋友惨死在敌人的刀下。他还是选择了刀。在武侠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复仇来得更加干脆。此刻,雷力心心念念的就是那些恶人的性命,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而为了自己的朋友去复仇,这个理由是如此令人动容,以至于大部分观众都能原谅由此产生的杀戮。


  江湖恩怨,江湖了。影片的最后,镜头跟随着雷力一路杀过来。他一人,一把单刀将赶上前来,阻挡自己去路的人都杀了个干净。这样的情节和演绎方式,让笔者觉得形式感完全大于实际意义。影片通过这样高度理想化的情节和设计,希望表达一种抽象的面对困难,挫折,邪恶等一切负面力量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正是张导的电影作品里彰显出的强烈风格的一部分;不屈,无畏的英雄主义。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很多年过去了,《新独臂刀》依旧是一代影迷心中的经典电影。雷力和封俊杰两个年轻侠客间心心相惜的男性友情,直到今天仍在被人们评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士为知己者死”,西方文化中也有“brotherly love”,无论是高山流水般知己间的情义,还是兄弟间的相互友爱,共同进退,都展现了丰富的人类情感。这对于生活在物质世界,感情日益贫乏的当代都市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观影体验。如果一不小心被做出其他歪曲的解读,那真是电影本身的巨大遗憾了。

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图片来自百度狄龙吧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