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影评

今天也是努力的狐  今天也是努力的狐     2022-02-18      0

首页 > 电影

​​红海行动是一部主旋律战争片,从头燃到底。电影已经达到了美国优秀的战争片的水准,没想到国内也能有导演拍出来,中国电影业进步的速度,真是让人吃惊。

整部故事的完成度非常高,电影的动作效果也非常好,很用心,制作很精良,很花心思,当然也花了很多钱,制作水准远超战狼二。

影片取材于一个真实事件,中国海军陆战队员营救在摩洛哥被绑架的中方工作人员。两个小时的影片,文戏很少,几乎都在枪战,总共有五次战斗,第一次海上,比较简单,属于集体亮相。第二次巷战,比较精彩,体现了军队的战斗势力,第三次被伏击比第二次巷战精彩,战斗也比较艰难。第四次攻克堡垒救人,是本片高潮,分兵作战,几路同时推进,非常精彩,战斗难度也是最大,尤其还有我喜欢的坦克大战。最后一次相对简单,属于收尾。从第二战开始,制作水准就是顶尖级别的,在美国,可以当两部电影放了。因为都在战斗,所以演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海清饰演一个记者,坚强而勇敢,让我眼前一亮,与平时家庭主妇的形象大相径庭。张译演的队长,总让我觉得缺乏力度,应该找一个身高马大的人来演可能更好一些。另外,本片中有很多血腥场面,我还没见过哪部电影有这么多,中国电影的审查尺度飘忽不定啊,当然,这也是为了真实反映战争场面,让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另外这种国家层面的电影,审查也不敢不让过。

说说本片的不足。作为海军陆战队,我觉得演员应该更强壮高大一些,不需要长的帅,但要足够粗糙,足够爷们才行,再留点胡子最好了,美国类型片中的人物,普遍都很高大。作为战争片,以8敌150人,还是有点夸张,这让我想起了早年的第一滴血,一人独闯龙潭,现在这样的孤胆英雄少了,就因为不真实。出现了一个女陆战队员,我知道是出于电影票房的需要,但也不真实。本片总共有五次战斗,我感觉是把两部电影内容合一起了,真是料很足,观众是赚了,就是我担心以后很难超越这样的类型片了,投入这么大,简直是花了血本,票房好坏无所谓吧,就是证明自己电影产业的实力。

电影层面就这么多,肯定会让你看的热血沸腾。

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主旋律类型片。其实,这种片子拍的最多的是美国,每年都会出几部,肯定是有国家支持,从早年的第一滴血开始,拯救大兵瑞恩,到后来的巅峰之作黑鹰坠落,还有锅盖头,孤独的死亡之所,拆弹部队,危情13小时,以及钢锯岭等等。从二战,到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再到阿富汗,利比亚等等,几十年时间,美国人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国际警察,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义公平的守护人形象,战斗力惊人,装备精良,坚强而勇敢,任何时刻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力量。而中国呢,似乎从不参与国际事务,给别国的形象就是软弱无力,溜奸耍滑,只知道赚钱,形容猥琐,窝窝囊囊。另外,提升软实力很重要,当别国把你当美国一样对待,你干起活来要容易多了。改变国际形象、提升软实力,喊口号是没用的,最好的方式是寓教于乐,电影就是最好的宣传工具,所以,就有了红海行动这样的类型片。你要说这电影没国家支持,我根本不信,这种敏感题材,拍的是我军最精英的部队,还有海陆空配合,各种战斗场面,舰船飞机,各种武器,没国家授意,你根本就没资格拍。 这种电影,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拍,以我看,也就美国人拍了,你看不到日本,韩国,德国人拍这种电影,一个他们没实力参与国际事务,一个拍了也没人看。

电影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软实力需要有硬实力做保障。

中国,因为有后发优势,近几年经济慢慢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家。在国内,丰衣足食,风调雨顺,但在国际上依然是二三流国家,所以就想在国际上就想发力,这也是必然结果。以前改革开放更多是吸引他国进来,现在,则是以一带一路为依托,走出去,将中国的基建,高铁,通讯,等等复杂的产业带到全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走出去,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不能钱你赚,活少干。而体现责任和义务,就要靠军事实力了,保障一方和平稳定,保证中国企业和人民的安全,成为重中之重。当然,走出去,就要付出代价,美国的911就是代价,我们近几年也发生了多起恐怖事件也是代价,安保每年的投入都是两位数增长。恐怖事件不会减少,只会更多,闷头赚大钱的时代过去了,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恨你,没办法。当然,你也可以闭关锁国,自己过好日子,但你真能过好吗?与走出去所付出的代价比,关起门来自己玩才是真的恐怖主义。

再说说文化自信。西方文明是近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无论是教育,医疗卫生,还是法律,经济,政治制度,都是西方发明的,美国是集大成者,相当自信,每年的文化输出数不胜数,nba,苹果手机,特斯拉汽车,演艺明星,电影电视,无处不在,想超过他,确实很难。但也非不可能,想成为与美国比肩的大国,文化输出是必然的,如何让西方认同中国?显然所谓的中医,国学,武术是没用的,人类只会向前看,拿出几千年前的东西忽悠人可能吗,美国输出的可不是什么古典音乐,油画与诗歌,是实实在在的富余生活、高科技成果。亚洲人不同于欧美人,身高不够,身材不好,皮肤不白,眼睛不蓝,为什么西方人外貌特征更让人认同?同样拥有这些特征的阿拉伯人,印度人,俄罗斯人,包括南美洲人,为什么就不那么让人认同?想让别人认同,就要按规矩来,规矩就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当你这些都做好了,别人自然对你刮目相看,想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白种人都是少数民族,被中原人看不起,还不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文化比他们强太多。

以前看红海行动这种电影,总觉得尴尬,我们哪有这么好,哪有这么强,现在已经慢慢接受了,这就是文化自信,看一两部电影,自信就来了,虽然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你能说电影不重要吗?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电影产业,道理不言自明,因为一部电影的作用,比你看一年的新闻联播要大多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