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日本剧情片《南极物语》,根据日本南极科考队真实事件改编,豆瓣评分8.4,时光网评分7.8,IMDb评分7.7。
人狗情未了。
纪录片式的故事片,故事片式的纪录片。
本片和2006美国电影《南极大冒险》都改编自相同的真实事件,轮名气好莱坞的《南极大冒险》更胜一筹,我也是先看过《南极大冒险》,时隔15年才关注到了相同内容的日本电影《南极物语》。
日本版的叙事手法和美国版有很大不同,日本版更写实,艺术加工很少,戏剧性杜撰很少,没什么角色刻画,留给演员的表演空间不大,可以视作是由演员重演了一遍历史事件,是历史事件的复刻,像是一部南极科考纪录片。
日本版以很大的笔墨描绘了15只雪橇犬在脱离人类后绝地求生的悲惨经历,影片在人类撤离后进入到纪录片一样的模式,几乎就是在看纪录片,很真实,一度会让观众以为是真实拍摄,包括雪橇犬相继死亡。虽然这是电影,内容不是真实发生,但是本片在雪橇犬的经历上的描绘非常真实,难辨真伪,很像跟踪拍摄的纪录片。所以我将本片称之为“纪录片式的故事片,故事片式的纪录片”。
高仓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的日本硬汉男神,曾引进国内上映的《追捕》曾经风靡中国,是我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本片中高仓健虽是主角,但导演给的戏份并不多,没发挥出什么表演空间,始终是一副冷面孔,即便是最后人狗重逢的情感高潮戏,高仓健也没表现出煽情的演技。
值得一提的是,高仓健去世于2014年,美国的保罗沃克去世于2013年。二人都拍摄了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却都不幸地先后离世。
日本版和美国版由于都改编自相同的事件,所以故事框架差不多,区别主要体现在——
日本版有大量的旁白来解释剧情,这使得日本版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美国版没有旁白,是标准的故事片。
日本版雪橇犬是15只,忠于真实事件,美国版将雪橇犬缩减为了8只。
日本版更像是15只雪橇犬的传记片,详细描绘了每一只雪橇犬从出征、到求生、到死亡、到重逢的全过程。每只雪橇犬死亡时,影片都会出现这只雪橇犬的名字和年龄,真的仿佛是跟踪拍摄的纪录片一样的观感。因此,日本版的纪念意义很强,而美国版则没有这样的剧情,美国版经过了很多的艺术化戏剧化的改编。
日本版的男主在回国后内心谴责、逐个和雪橇犬主人登门谢罪,美国版没有这一剧情。
日本版在人类撤走后雪橇犬独立生存的氛围悲凉和伤感,以类似纪录片的形式大笔墨描写了雪橇犬失去人类呵护后极地求生的凄惨经历。而美国版没有突出雪橇犬独处南极的悲壮与惨烈,而是采取了一种轻松和有趣的方式来描写了人类离开后八只雪橇犬自我生存的故事。
日本版更注重写实性和艺术性,美国版更注重商业性和娱乐性。这样的差别经常是亚洲电影和欧美电影在相同题材电影上的差别。
最后有一点吐槽——南极科考队员在回国的船上像大海里扔东西,这显然是在造成海洋污染,我觉得不应该是南极科考队员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