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汉人唐朝影视分析影视重点企业对比分析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电影行业中的翘楚,如中国电影、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上海电影、ST北文等,从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来看,ST北文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均要早于中国电影、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和上海电影,上海电影总部在上海,中国电影、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和ST北文总部均在北京。
从总资产来看,2021年1-9月万达电影总资产高于中国电影、光线传媒、ST北文和上海电影,2021年1-9月万达电影总资产为292.8亿元;中国电影总资产为204.5亿元;光线传媒总资产为105.7亿元;ST北文总资产为40亿元;上海电影总资产为38.76亿元。
从营收情况来看,2021年1-9月万达电影营业总收入明显高于中国电影、光线传媒、上海电影和ST北文,2021年1-9月万达电影营业总收入为92.71亿元;中国电影营业总收入为38.27亿元;光线传媒营业总收入为9.78亿元;上海电影营业总收入为5.23亿元;ST北文营业总收入为1.58亿元。
从归属净利润来看,2021年1-9月光线传媒归属净利润高于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和ST北文,2021年1-9月光线传媒归属净利润为5.52亿元;万达电影归属净利润为2.90亿元;中国电影归属净利润为2.61亿元;上海电影归属净利润为0.14亿元;ST北文归属净利润为负数。
从毛利率来看,2021年1-9月ST北文毛利率明显高于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中国电影和上海电影,2021年1-9月ST北文毛利率为76.69%;光线传媒毛利率为37.89%;万达电影毛利率为31.52%;中国电影毛利率为19.51%;上海电影毛利率为13.69%。
从营收结构来看,中国电影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影视服务,2020年中国电影影视服务业务收入为10.2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4.7%。光线传媒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影及衍生业务,2020年光线传媒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为9.4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1.2%。万达电影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观影收入,2020年万达电影观影收入为31.7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50.4%。上海电影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影放映,2020年上海电影电影放映业务收入为2.2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1.9%。ST北文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影,2020年ST北文电影业务收入为4.0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5.3%。
从营收区域分布来看,中国电影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华北区,2020年中国电影华北区营业收入为9.92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3.6%。光线传媒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2020年光线传媒国内营业收入为11.4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8.7%。万达电影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2020年万达电影国内营业收入为52.0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7%。上海电影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2020年上海电影国内营业收入为3.0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00%。ST北文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北京地区,2020年ST北文北京地区营业收入为4.0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6.0%。
从电影业务收入来看,2020年万达电影电影业务收入为62.95亿元;中国电影电影业务收入为29.25亿元;光线传媒电影业务收入为9.41亿元;ST北文电影业务收入为4.06亿元;上海电影电影业务收入为3.09亿元。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2020年万达电影电影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中国电影、光线传媒、ST北文和上海电影,2020年万达电影电影业务收入占全国电影总收入的30.83%;中国电影电影业务收入占全国电影总收入的14.33%;光线传媒电影业务收入占全国电影总收入的4.61%;ST北文电影业务收入占全国电影总收入的1.99%;上海电影电影业务收入占全国电影总收入的1.51%。
万达电影在企业规模、营收情况和电影市场占有率方面均优于中国电影、光线传媒、上海电影和ST北文,ST北文在盈利能力方面优于中国电影、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和上海电影,总体来看,万达电影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