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蝙蝠侠》可能是近期在大银幕上观影体验最酣畅淋漓的一部电影了。
还记得马丁·斯科塞斯批判超级英雄电影“不是真正的电影”,不够“Cinema”。那么,《新蝙蝠侠》或许可以自信地说,这次,超级英雄电影也很Cinema。
比起我们所熟悉的动作冒险大片式的超英电影,《新蝙蝠侠》的类型可能更接近悬疑犯罪、侦探推理电影。
尽管片中有诸多打斗戏以及一场惊艳的雨夜追车戏,但《新蝙蝠侠》的重心仍放在了侦探故事上。
今天,我想纯粹地从故事层面再带大家梳理一遍《新蝙蝠侠》的细节。毕竟,这部电影也要求它的观众足够聚精会神,和主人公一起破解谜团。如果你在观影过程中不够仔细,很可能会错过至关重要的细节。
梳理《新蝙蝠侠》剧情的过程本身也是一次颇为过瘾的回味,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
注:后面可能会涉及【重要剧透】,如果你还没看《新蝙蝠侠》,请一定看过一遍后再回来!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出人意料,一个通过望远镜窥探的镜头,不由得让观众猜测,这是谁的视角?是蝙蝠侠吗?
在一栋高档住宅里,一个身着忍者服的人在可疑地行动着,很快还挥刀砍倒了一个身穿西服的男人。
但是很快,你会意识到这并非犯罪现场,“忍者”其实是个穿着万圣节服装的小男孩,“砍死的”是陪他玩耍的爸爸。在拥抱爸爸时,小男孩手中的南瓜灯露了出来,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所以,这不是蝙蝠侠在观察罪犯,那这是什么?望远镜的视角迅速从父子身边上移,最终停在了屋顶敞开的天窗上——一个完美的入口。谜底揭晓了:这是谜语人作案前的准备工作,他在观察作案对象、寻找出入口。
一个没有台词的开场,默默交代了大量的信息,且层层反转,让观众在心中提出假设后又很快推翻。《新蝙蝠侠》的开场迅速为影片确定了基调:这是一部需要观众跟着动脑的电影,否则你无法获得应有的信息量。
如果观众太习惯看一切都用台词交代得清清楚楚的爆米花电影,那么《新蝙蝠侠》算是有一定观影门槛,因为它需要观众从镜头画面、角色表情中理解一些细节。但同时,它的叙事也足够清晰易懂,并没有故作高深,你只需认真观看即可。
开场后不久,蝙蝠侠低沉的声音响起,在他念的日记当中,他提到,已经两年了,他不确定自己是否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改变。
所以,《新蝙蝠侠》发生在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第二年。这一设定,对于理解本片对蝙蝠侠的塑造至关重要。
第二年,意味着他已经当了一阵蝙蝠侠了,已经掌握了用蝙蝠侠制造恐惧来震慑罪犯的方法,也开发出了自己的一套武器打法,结交了戈登警探等盟友;
但另一方面,他的经验不足,思想也较为稚嫩,他还没有成为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深思熟虑、计划周全、能从容应对一切突发状况的蝙蝠侠。这个新手蝙蝠侠仍会犯错,会被谜语人的计划牵制、陷入被动。
更重要的是,比起以往银幕上的各个蝙蝠侠,这版“新蝙蝠侠”对于自己的信念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坚定。
蝙蝠侠意味着恐惧,但它理应不止于此,而应该有更多的意义。《新蝙蝠侠》就讲述了蝙蝠侠在这桩案件中探索自身意义的成长过程。
《新蝙蝠侠》的剧情,围绕着谜语人策划的连环谋杀案展开。他喜欢给蝙蝠侠以及警方留下谜语作为线索,他享受这种将对手牵着鼻子走的成就感。
谜语人的第一个谜语,在预告中也有出现:骗子死后会做什么?(What does a liar do when he’s dead?)谜底是He lies still。这里利用了英语单词的一语双关:
Lies既有“撒谎”之意,也有“躺着”之意;
Still既有“仍然”之意,也有“静止”之意;
所以,这句话既是“他仍在撒谎”,也是“他静静地躺着”。
要用中文翻译出英文的双关的全部含义实在太难,不过院线版字幕将其翻译为“骗子命休惟何不休?鬼话不休”,已算是非常便于理解的翻译了,点赞。
紧接着,通过这个谜底获得的密钥,管家阿尔弗雷德帮蝙蝠侠一起破解了谜语人留下的密码符号,从中得到了一个词“Drive”,此处也运用了英语双关,“开车/U盘驱动”(院线版字幕译为“驱动”)。
于是,蝙蝠侠和戈登警探在死者市长的车库里,找到了留有谜语人标记的一辆车,从中找到了一个U盘,但是它有指纹密码锁保护。
此处可能看起来不连贯,这是因为有一个镜头被删减了——还记得凶案现场警方说市长被割下了一个大拇指吗?在这里,蝙蝠侠正是用谜语人留下的市长的断指,解开了U盘的指纹锁,有点重口味。
市长的尸体
谜语人的第三个谜语,可能是最让观众绕不过来的谜语,因为它从英语双关升级成了西班牙语/英语双关——
阿尔弗雷德通过前两个谜语的密钥,破解出了谜语人留下的一句话:you are el rata alada.
请大家一起说:谢谢阿福!
后半句意思为“长翅膀的老鼠”,关键是前半句“you are el”,一开始蝙蝠侠将其直译,理解为“你是一个(长翅膀的老鼠)”,但这么翻译会有西语的语法错误,可智商超高的谜语人理应从不犯错。
——谜语人虽不犯错,但他很烦人。(谜语人滚出哥谭市!)蝙蝠侠很快意识到,“you are el”不能直译,它是个谐音梗,谐音“URL”,也就是“网址”的意思。
上下半句连起来,就是“网址rata alada”。于是,蝙蝠侠输入www.rataalada.com,获得了谜语人的新线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网址也是影片的片尾彩蛋,是真实存在的,是华纳为影片做的病毒营销网站。
国内观众也可以直接打开这个网站,网站里会有谜语人留下的谜语,看看你能破解几个?
网站页面类似上图。笔者只解出了一个谜语,还被谜语人PUA……
而“长翅膀的老鼠”,则是谜语人这一连串谜语的核心。
也许一听到“长翅膀的老鼠”,观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蝙蝠”,而不能理解片中蝙蝠侠为何猜测谜底是“企鹅”(企鹅人)、“猎鹰”(Falcone,法尔科内这一姓氏有猎鹰的意思)。
实际上,“老鼠”在英语中也有“告密者”这层意思,因此,这个谜语并不是让人猜“长翅膀的老鼠”是哪种动物,而是提示“告密者长了翅膀”。
最终,这个牵动了全哥谭市重要人士的告密者身份得以揭晓,正是法尔科内,“猎鹰”,长翅膀的告密者。
法尔科内是哥谭市的黑帮老大,一段时间以前,通过他告密的线索,哥谭市警方撞破了法尔科内的最大竞争对手马罗尼的毒品基地。有了这样一桩美名远扬的案子,警方收获奖金,检察官升官,市长候选人竞选成功……人人都从中获利。
但是,这桩案件其实只是个骗局。法尔科内利用哥谭政府系统搞垮了对手马罗尼,自己却接过了这门利润丰厚的生意,毒品照常交易,而利用这桩案件为自己牟利的哥谭市“正义的代表”们,一起默许了他的行为。
而且,法尔科内还因此握住了所有人的把柄,哥谭市的司法、执法系统为了不让真相败露,全都听命于他,彻底沦为摆设——这正是谜语人试图揭露出来的真相。
在追查法尔科内的真相时,蝙蝠侠和猫女合作了一程。
这版猫女和以往也很不相同:她有自己的清晰目标,且绝不会为了帮助蝙蝠侠而妥协自己的目标。
观众很容易代入蝙蝠侠的视角,无比关注他的目标:破解谜语人的谜团,弄清楚哥谭市腐败的根源——“着眼于更大的画面”。
但猫女和他的不同在于,她会替每个被伤害到的普通人而感到愤怒,她想要害人者为此付出实际的代价。猫女的“正义”或许狠辣,但也更从实际出发,她不会忽视底层小人物。
猫女的目标很明确,她要查清室友安妮卡的下落。所以当蝙蝠侠几次态度强硬地要求她去调查与安妮卡不相干的线索时,她干脆取下了和蝙蝠侠联络用的隐形眼镜。
在《新蝙蝠侠》里,猫女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理解了这一点,才不会总是站在蝙蝠侠的立场上去看猫女,进而不理解她的行为和决定。
在蝙蝠侠看来,安妮卡和黑道之徒走得太近,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这才落得凄惨下场。而猫女对此更为愤怒,她毫不客气地提醒了蝙蝠侠,只有享有特权而不自知的富人才会这么认为,有时候,穷人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最终,猫女选择了离开哥谭市,当蝙蝠侠问她接下来去哪里时,她回答:“也许会去布鲁德海文吧。”
布鲁德海文是离哥谭很近的一座虚构城市,这对熟悉DC的观众来说是个小彩蛋——布鲁德海文是夜翼的城市!
“欢迎大家来布鲁德海文玩!”
蝙蝠侠的第一任罗宾,黄金男孩迪克·格雷森在决定自立门户后,便来到了布鲁德海文,以夜翼的身份行侠仗义。不过,以《新蝙蝠侠》的时间线来看,罗宾都还没出场,离夜翼更是差着十万八千里。猫女这句布鲁德海文,只能当个念想。
蝙蝠侠在追查谜语人留下的线索时,查到了自己父母托马斯和玛莎·韦恩生前的秘密。
原来,在托马斯·韦恩竞选市长时,马罗尼派出的记者去挖他家人的黑料,查到玛莎的母亲曾枪杀丈夫而后自杀,此事却被其家族掩盖,没登上新闻;
并且,玛莎本人似乎也有遗传的精神疾病,曾进出精神病院。
这本身不算影响恶劣的恶性事件,顶多是比较严重的家族丑闻,但在托马斯竞选市长的情况下,可以想见这些事实一旦公开,一定会被媒体扭曲放大,揪住细节大做文章,这会对玛莎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
在焦虑之中,托马斯向法尔科内坦白了自己的棘手问题,不料法尔科内借此机会,派人杀死了那名记者,将其血债算在了托马斯的头上,从此手中有了他的把柄。
托马斯追悔莫及,决定将此事完整告知警方,接受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于是,在某个夜晚,哥谭市黑暗的小巷中,托马斯和玛莎双双被枪杀,让布鲁斯·韦恩成了孤儿。
和以往的蝙蝠侠故事一样,他父母的凶杀案背后没有一个具体可以怪罪的人。
如阿尔弗雷德所说,没人知道究竟凶手是谁,马罗尼有动机,法尔科内也有动机,但凶手也有可能只是一个惊慌中误扣扳机的小混混。
蝙蝠侠总会追查这个案子,但最终,殊途同归,他会意识到,杀死父母的人具体是谁并不重要,在根源上,是哥谭市的腐败与罪恶丛生致使了他父母的死。
因此,他需要的不是向一个具体的凶手复仇,而是替他父母改善这座城市。
另外,在本片中,玛莎的娘家姓氏为阿卡姆(没错,正是阿卡姆精神病院的阿卡姆),而阿卡姆家族和韦恩家族被并称为哥谭市的两大创始家族。
这似乎是《新蝙蝠侠》增加的新鲜设定,在蝙蝠侠故事中较为罕见。
谜语人的饰演者保罗·达诺在谈到对角色的理解时说:“通常来说,蝙蝠侠的故事离不开他的反派们。但本片很有趣的一点是,没有蝙蝠侠就不会出现这版谜语人。”
的确,本片中的蝙蝠侠与谜语人就像是彼此的镜子。
他们都是孤儿,一个住在豪宅之中,一个挤在寒冷的孤儿院中;他们都利用了恐惧,一个用来震慑罪犯,一个用来掀翻腐败的系统;他们都以复仇当作目的,一个为怀念父母而打击犯罪,一个则是煽动民众为个人的悲惨境况向全社会宣战。
谜语人从蝙蝠侠身上学到了理念和手段,他将蝙蝠侠视为自己的精神偶像。当偶像在他面前,和他想象得不一样时,他崩溃了。
蝙蝠侠则从谜语人身上看到了扭曲版的自己,他看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离真正的失控有多近,也意识到,恐惧不能是蝙蝠侠唯一的意义,他更需要给这座城市带来希望。
最终,他用一部影片的时间完成了成长,他要学着成为哥谭市民心中的希望,逐渐向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坚定成熟的蝙蝠侠靠近。
谜语人则在监狱里遇见了一个笑声很诡异的同伴,后者的身份在影片中也暗示得相当明显——小丑。如果《新蝙蝠侠》有拍续集的计划,想必小丑便会和谜语人一同向蝙蝠侠反击了。
如小丑所说:哥谭市最爱的便是“英雄回归”的故事了。
《新蝙蝠侠》主创专访、报道、超大海报,
请见《环球银幕》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