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开心麻花又一次带给观众笑中带泪的电影。该片翻拍自日本电影《魔幻时刻》,由马丽、魏翔领衔主演。龙套演员魏成功(魏翔饰)在自己的争取下,受到当红女星米兰(马丽饰)的赏识,得到了出演男一号“神秘杀手”的机会。在这场危机四伏的“局中局”里,魏成功虽凭借精湛的演技和运气化险为夷,但阴谋的背后实则隐藏着残酷的真相。最终,在人性的考验和救赎里,魏成功帮助米兰等人逃脱吉米的追杀,收获了爱情和事业的圆满。这部戏作为一部纯粹的喜剧电影,观影上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感触。梦幻般的小镇;梦幻般的潮汐;梦幻般的装束,都将人生如梦的感觉跃然荧幕之上。 我们无法以这部喜剧片是否成功作为对电影评价唯一标准,在“陈述时分”看来,这部剧对“小人物”自我修养的刻画,才是让笔者深受感动的理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中人物关系的构建与身份错位带来的笑点,很符合大众所认知的“这很开心麻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亦是如此。对于一个人的专注,电影用最大的宽容和笔墨,做出了最大的褒奖。如此,我们便在剧情的跌宕起伏中,找到了共鸣。剧中魏成功当了男一号后,兴奋地在雨中翩翩起舞,来自于著名的美国电影《雨中曲》(singing in the rain)。主人公并不优美的舞姿,在雨里是宣泄;是释放;是得意;是人生境遇在此刻闪光、停顿的感动。这场在雨中以雨伞为道具的欢快舞蹈,用心的设计将情景和情感交融得恰到好处,无言地传递出人生何处不欢愉的理念。这个塑造在笔者看来是演员的本我与角色合二为一;戏假情真,是梦想照进现实。剧中魏成功坐在海边,看小海龟在岸边与海浪搏斗,教科书式无实物表演用眼神与表情传达着被米兰否认演技的悲伤,以及自己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还记得那个曾经执着的少年吗?还记得我们淡落身上的灰尘,踏向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吗?还记得父母膝前那个曾独自发呆的孩童吗?夜阑静处,长大成人,我们即便读懂得了人世间,却也仍然在人世中不停寻找、不停发问。为什么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梦想投入了多少专注,就会在挫折后积攒多少失望。我们总是会经历无数的起承转合,悲喜交集;诚然,艺术来源于生活。片尾处许冠杰的粤语歌《天才白痴梦》,又瞬间把人带回到港剧盛行的年代。“人皆寻梦,梦里不分西东,片刻春风得意,未知景物朦胧。人生如梦,梦里辗转吉凶,寻乐不堪苦困,未识苦与乐同。”是天造之材皆有其用的豪情,也有燃情过后劝君珍惜慰无穷的释然。但凡是一个曾怀揣梦想的观者,一定会在此刻动容。崎岖长路,长路崎岖,我们仍在路上跋涉。这部电影的特殊之处在于,演员魏翔本身就是一个在电影电视以及小品中努力奋斗的“龙套”角色,在这之前从未出演过主角;所以这部戏是在演“魏成功”的成功,也是在演绎他自己的成功。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让每一个台下的观众找到了共鸣;也正是因为有经历,才可以在荧幕上塑造如此丰满的人物形象。如今已经42岁的魏翔老师曾在这部电影的纪录片中透露,为了这个“男主角”他已经等待了23年。魏翔用自己23年的积累与等待换来了属于他的“最佳男主角”,也得到了荧幕前观众们的肯定。他如剧中的角色一样,从底层拼命憧憬光明,期待着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们对于电影的热爱,其实也就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对人性光辉的祈愿。艺术赋予原本黑白画面的现实以颜色,赋予贫穷心灵以无限的空间;艺术本不该被束上“教育意义”的枷锁,艺术应该有自己的内涵;当艺术的呈现开始变相说教、引导教育,艺术就不再是艺术。而对于喜剧片中“小人物”艺术内核刻画最深刻的人,当属周星驰。周星驰是笔者最喜欢的电影人。他对于自己每部电影作品的把控都是独到且精益求精的。周星驰喜剧艺术总是能在逗笑大家的同时,激发出人心中最深处的潜在力量,并且使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善与恶的内在本质。因为他的喜剧性大多以人物的悲剧性、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为前提。这些为生活所迫的小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动机,哪怕角色凶神恶煞,也大多是善良的。不论什么样的拍摄风格,周星驰电影发展的期间他从来没有重复自己 ;其喜剧风格也经历了从夸张到内敛,从搞笑到温情,从肢体语言的表现到进入人物内心的转变过程。当一腔热血被岁月招安,当年少梦想在现实折戟;在我们彼此终于成长到可以接受人生中如此之多的失望和无可奈何之后,喜剧便不再是喜剧;中间所有无厘头的搞怪和装疯卖傻也只是悲伤气氛的反面烘托。 不论是魏翔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中对多年来表演生涯的演绎,还是周星驰在众多部电影中对自己生活的探讨与感慨,两位“跑龙套”出身的演员,因为专注和热爱,因为善良和大爱,将获得属于一个演员的尊重。一个在持续的积累和坚持中实现了梦想;一个在不断批判和思索中沉淀了人生。 作为大社会中平凡的小人物,你我既是别人的配角,也是自己的主角。无论环境怎样改变,外界如何干扰,自当初心未改;孤独是冷暖自知,热爱会方得始终。不管前方是何样艰险,我们也要勇敢地去出演属于自己的角色;不管我们同行能多久,愿你我永远且行且歌,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