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电影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评论,《只有芸知道》上映第一天就陷入到这种的窘境中。喜不喜欢是每个人的感观,好与不好的评价也是每个人的自由,都无法左右。对于电影,我给6分。对于演员我给8分。综合评分,7.5分。
先说剧情。电影的故事根据导演挚友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对在异国他乡相知并相爱的爱人,他们之间十几年相濡以沫的感情,平淡中带着惊喜,惊喜中又归于平静。
导演的叙述方式很独特,故事一开始就表明了女主罗芸已经去世,随后男主隋东风先后去到克莱德、海上以及罗芸北京的老家安放她的骨灰,这个过程中穿插了每一段过往故事。是倒叙,但它没有以线性叙述,而是有选择性地打破了故事发生的顺序,从相识到相知,结婚到分离,这些片段分别都交代的很清楚,也能让观众一目了然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新西兰,两人相遇是在奥克兰林太家,他们都是租客,产生感情后罗芸以自己是个不幸运的人为由让隋东风放手,可隋却偏执的想要追求,两人去了赌场打赌,赢了结婚输了分开。最终两人赢了十万块回来了,并结了婚。
这里要重点说下林太这个角色,她是遗孀,曾有个很爱很爱她和她很爱很爱的男人,每时每刻都能在她的神情里读到那段深厚的感情。
罗芸在林太家感叹过:半路上留下的那个人,苦啊。这句话为她后面的离世做了铺垫,直到电影结束才会恍然大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以及电影名为何是“只有”。
隋东风和罗芸都是小人物,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在他国为了生存下去,在林太的介绍下去了克莱德的小镇开了一家中餐厅,期间遇到了热情好客的梅琳达,在她的帮助下,两人的英语水平迅速提升,也帮助了他们餐厅顺利的赚钱,就这样平淡的过去了15年。期间,他们领养了一只狗,也尝试想要生孩子,后来狗生病离世,孩子流产,一切都极具戏剧性。
什么是相濡以沫?曾经只在课本上看到过,但这次真真切切的通过电影荧幕看到了——他们两个人视对方为生命,从来都不会为琐碎的事情争吵,一厢情愿的为对方考虑,稀松平常中折射出浓浓的温情,爱情在他们身上纯粹且神圣。
在影院里,我甚至很妒忌他们,那种可以读懂对方,且从不为难对方的美好。
他们住在小镇的乡村,大片大片的绿草地,远远地还能看到连绵的山峦,门前有一颗很大很老的树,会遇到彩虹,也能看到被风吹动的草木,夕阳黄昏下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完美的画。就在那一刻,我做了个决定——此生一定要去新西兰的乡下看看,也要像当地人一样,开着车子在小道上驰骋,也要欣赏沿途的风景,如果可以的话,这些都希望带上手掌心的温度前往。
故事大概如此,简单又不简单。罗芸最后离去,被藏匿的秘密拨开云层,见到了光,这些对于隋东风来说已不再重要,一切就如东风飘散,偶尔会看到大片大片的云朵。
说实话,我挺喜欢这个故事的。
再来说说演员。男主黄轩的演技实在太好了,失去爱人后的他每个神情都很孤独,不论背影、手势、眼神,都透露着失去挚爱的疼痛。他遵循妻子的遗愿,将骨灰分成四份,把它分别带到四个地方,路上他一度失去了任何表情,只剩下深深的孤独。
这种由内而外的孤独感真的很难演绎,一度我真的以为隋东风就是黄轩他自己。就像罗芸曾说的那样——半路上留下的那个人,苦啊。黄轩演出了隋东风心里的苦,刻骨铭心的那种苦。
还有一个片段,他们共同领养的狗生重病,为了结束它的痛苦,隋东风带着狗去安乐死,在狗进手术室的那一刻,他蹲在地上抽泣着哭,泪水大颗大颗的往下掉,看的真的会令人心疼。
还有徐帆饰演的林太也是我喜欢的角色,她如电影一样清淡,看上去似乎有很大的涟漪但事实却没有。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一言一行里都表达着对逝去丈夫的怀念。
有一场戏,罗芸出嫁,林太给她梳头,真的就演出了那种视其为闺女而实际上又不是的那种状态,想要叮嘱却又担心嫌烦的神情都被徐帆演了出来。至上的演技,一定要给予肯定。
女主杨采钰也很不错,从清纯少女到成熟女性她都拿捏的很自如。
这部电影我仍然会推荐你去看,但至于你喜不喜欢我就不敢保证了,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嘛,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厌烦。不过,我相信只要你去看了,电影里出现的歌曲你一定会喜欢。
最后,就只让芸知道吧,那个“只有”就留在电影里,不要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