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看到更多在柏林影展观看《深海》...

  • AngelinaAnne
  • 2023-02-25 12:44:46
逐渐看到更多在柏林影展观看《深海》的海外媒体/影迷/观众反馈,和国内一样评价两极思考好评提及被画面和故事打动鼓掌差评提及视听喧宾夺主影响故事表达失望没看到评价故事本身不好的柏林反馈;国内观众说故事讲得不好,说法不一样但本质上和柏林差评没区别。

好评给出4星(满分5星)或者7分(满分10分)。有好评形容《深海》是视觉和情感的大师之作(ein visuelles und emotionalles Meisterwerk)打call评价《深海》是动画迷不该错过的、属于大银幕的电影。看上去和一般CG动画无甚区别的开场,在参宿跌入梦境后迅速引爆,创造出令人迷醉的颜色旋风(Wirbelwind aus Farben),符合梦境逻辑。虽然前半场视觉奇观让故事失去位置,画面更关注动画形象而显得故事跟不上,但结尾情感之充沛令人难忘,最后的反转让故事足够言之有物,深刻而悲伤的故事、反转结构尽管不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但精美的画面绝对物有所值馋嘴

中评肯定影片视听令人叹为观止,足以抓住观众,惊悚元素预示影片严肃的悲剧故事架构也足够清晰,但“泛滥的画面像海啸一样不仅差点撑爆柏林影展大银幕,还把影片面向成年观众的故事线几乎洗刷干净,难以追踪”。评价认为影片画面和南河的创意菜一样(我莫名十分喜欢这个比喻允悲虽然我不认同),是“无政府主义式的实验过度”(zeichnerischen und animationstechnischen Übermaß an anarchischer Experimentierfreude),影响观众进一步欣赏海量的故事细节、丰富的人物层次傻眼

看到一位德国影迷给差评很直接:“粗俗的垃圾”(Krasser Scheiß)衰是3D版《阿凡达遇到千与千寻遇到绿野仙踪》,一个20集连续剧体量的故事压缩成112分钟“迷幻药过量导致多动症”电影(ADHD-LSD-Overkill),看完的感受是困惑、激动和惊恐,没搞明白怎么回事[苦涩]

看到柏林影迷提到田导在映后向观众说了对不起,对画面忙乱影响观感表示抱歉。回想起国内首场面对媒体映后,他也一上来对前排观众说对比起,杜比影院坐前排看会头晕。讨好型人格面对批评给自己压力会尤其大泪并不是见不得人的错误,希望田导放宽心。

我猜柏林观众很好地理解了影片借绚丽画面表现梦境逻辑的意图,但不知道参宿、南河是什么意思,人名翻译成拼音,导游说到天狼星号、给到游轮名SIRIUS画面过得太快(即便给足时间大家也不一定知道Sirius什么意思);更别指望他们看懂“你可来了”、《小白船》的含义,捕捉到甲板上小丑招揽顾客照相时微弱的背景歌曲是《北戴河之歌》,类似这些转瞬即逝的细小伏笔。

影展场次有限,没机会n刷的情况下,剧组给到柏林影展的影片简介可以提及人名和冬季大三角的对应关系,费不了几个字,观众上柏林影展官网查询场次购票,顺便提前接收到故事设定海天联动的意味,很可能会对观感有所助益。

好消息是我看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本周末激光IMAX、杜比影院场都有少量增加,之前错过的朋友这周末还有机会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

柏林电影节
逐渐看到更多在柏林影展观看《深海》...逐渐看到更多在柏林影展观看《深海》...逐渐看到更多在柏林影展观看《深海》...逐渐看到更多在柏林影展观看《深海》...逐渐看到更多在柏林影展观看《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