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手记# 交完暑期档最后一篇稿...

  • 自由行走的猫头樱
  • 2024-09-05 15:03:16
工作手记
交完暑期档最后一篇稿,想起好久没在微博记录工作,刚好《刺猬》是这个暑假我跑完的最后一部院线电影,随手一记。毕竟对「自我意志」与「反抗精神」的探究表达是永远让我愿意给高一分的命题。

葛大爷已臻化境的演技毋庸置疑,我对他最早的印象还是儿时记忆里的季春生。如今依旧很擅长把这类看似边缘又诗意的角色处理得真实接地。王战团在烟囱上目送女儿出嫁时的哭泣,以及儿子过世后他试图把焚化炉烟囱冒出来的烟雾抓住,好似把儿子的灵魂放入怀里的两段戏,一场婚礼与一场葬礼,都有高耸矗立的烟囱见证,其间温情与苦涩,没有人不会动容。

王俊凯的表现其实有超出我的预期,上次见他还是在《万里归途》的媒体群访,除此以外对他的表演其实不甚熟悉。相较王战团的情绪肢体外放,周正这个角色内心的复杂成长线与细腻情绪更难有抓手。但影片最触动到我的两个地方确实都来自于他的戏份:一幕是周正口含鲜血笑着从牙缝里挤出那句“你家白三爷救不了我” 狰狞扭曲,状似癫狂。从前期的压抑到这一刻恨劲的爆发,演员的完成度很好。
另一幕是成年后回家,面对母亲泪流满面地道歉说出的那句“我不原谅”。演员对这句台词的处理毫不迟疑又举重若轻,是角色从小到大内心思考过无数遍的、忠于被伤害过的自我意识的不妥协的回答。
路演时采访王俊凯,他解读这句台词是“受到伤害的我们可以选择放下,但带来伤痛的人不能不在意。”之前我聊过:我们中式儒家文化喜欢谈和解,与父母和解、与童年和解。但实际上亲缘关系里的和解往往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的、粉饰太平的,是孩子长大逐渐放弃“父母终能理解自己”幻想后的「算了」。在中式和解包饺子的框架下的一句我们这代人的「我不原谅」,影片至此已然难得。

顾长卫导演说《刺猬》是他抱着慈悲心拍出来的,确实郑执编剧也给了两位主角一个相对温柔的结局。
每年一度忙碌搬砖的暑期档以《刺猬》收尾。远方的汽笛已经响起,愿我们再也不被万事万物卡住。

电影刺猬plog
#工作手记# 交完暑期档最后一篇稿...#工作手记# 交完暑期档最后一篇稿...#工作手记# 交完暑期档最后一篇稿...#工作手记# 交完暑期档最后一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