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孙醒身上具像化了
- CoverSelf
- 2024-09-30 08:21:11
前天去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感触好大。当我们谈论战争的时候总会想到壮烈的画面和恢宏的数字,可是其中具体的人呢?他们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冲锋陷阵的,他们是怎样应对分离和伤痛的,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精神屹立不倒的。
第二部里导演不光把镜头对准应接不暇的战争场面,还让我们看到了教导员、翻译、军工专家、战损记录员和因战争应激症所引起失忆症的先锋队战士。那是一些以前不太熟悉,几乎没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过的工种和状况,但由此展现出的亲情、友情又是那么容易让人共情。
尤其是陈飞宇演的孙醒太让我揪心了,他的失忆是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创伤。以前可能我们只会注意到战场对于战士身体上的伤害,却忽略了他们心理上的创伤。现实中有些战士的创伤持续了一辈子,那些痛苦的经历会一点点击溃内心,而大脑的保护机制就是失忆。所以在电影的开头,孙醒整个人都是麻木且沉默不语的,和第一部刚出场的样子对比特别明显。直到中间重拾记忆,大声宣读自己军人信念的觉醒时刻,才完成了他烈火淬钢般的成长。
有几个印象比较深的点,一个是孙醒开场干干净净的,到后半段投入战场就变得浑身是胡子拉碴的反差特别大;另外一个就是他和大家初遇的时候,在车上路过松骨峰战场时的背影和眼神,以及杨三弟给他读完报纸恢复记忆的情绪转换。这一部里有很多不好处理的情绪转折和不同角度的特写,但陈飞宇都扛住了。
昨天首映礼编剧提到电影里面人物名字的由来,是取了百家姓“赵钱孙李”最前面的四个姓放到电影角色里,代表芸芸众生,而孙醒又有觉醒的寓意,呼应起来也蛮妙的!每一个角色身上都有数不清的细节,让他们从教科书上的英雄变成了立体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到最后看着电影中的亲人、战友为国家大义慷慨赴死,不会感到任何煽情,反而更能让人体会他们的用心与不易,从心底生出由衷的敬意!
时间在孙醒身上具像化了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
第二部里导演不光把镜头对准应接不暇的战争场面,还让我们看到了教导员、翻译、军工专家、战损记录员和因战争应激症所引起失忆症的先锋队战士。那是一些以前不太熟悉,几乎没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过的工种和状况,但由此展现出的亲情、友情又是那么容易让人共情。
尤其是陈飞宇演的孙醒太让我揪心了,他的失忆是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创伤。以前可能我们只会注意到战场对于战士身体上的伤害,却忽略了他们心理上的创伤。现实中有些战士的创伤持续了一辈子,那些痛苦的经历会一点点击溃内心,而大脑的保护机制就是失忆。所以在电影的开头,孙醒整个人都是麻木且沉默不语的,和第一部刚出场的样子对比特别明显。直到中间重拾记忆,大声宣读自己军人信念的觉醒时刻,才完成了他烈火淬钢般的成长。
有几个印象比较深的点,一个是孙醒开场干干净净的,到后半段投入战场就变得浑身是胡子拉碴的反差特别大;另外一个就是他和大家初遇的时候,在车上路过松骨峰战场时的背影和眼神,以及杨三弟给他读完报纸恢复记忆的情绪转换。这一部里有很多不好处理的情绪转折和不同角度的特写,但陈飞宇都扛住了。
昨天首映礼编剧提到电影里面人物名字的由来,是取了百家姓“赵钱孙李”最前面的四个姓放到电影角色里,代表芸芸众生,而孙醒又有觉醒的寓意,呼应起来也蛮妙的!每一个角色身上都有数不清的细节,让他们从教科书上的英雄变成了立体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到最后看着电影中的亲人、战友为国家大义慷慨赴死,不会感到任何煽情,反而更能让人体会他们的用心与不易,从心底生出由衷的敬意!
时间在孙醒身上具像化了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