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在电影中为何总是孩童的形象#
- 新浪热点
- 2025-02-08 04:02:55
【哪吒在电影中为何总是孩童的形象】哪吒为啥头上总梳着两个小揪揪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哪吒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由与反叛的永恒向往。@新浪热点 梳理发现,哪吒早期的形象是多臂大力鬼神,并非现在常见的孩童形象。在辽代石函雕刻和南宋林庭珪笔下,哪吒都是成人形象,尤其后者,身穿军服,完全是一个糙汉的形象。唐代不空法师翻译的著述中有:“尔时那叱太子,手奉戟,以恶眼见四方。”
不过,随着《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的流行,哪吒逐渐被塑造为一个手持火尖枪、脚踩风火轮的孩童形象,外貌清秀,充满灵气。至《西游记》成书,哪吒的形象进一步丰满,如添写了哪吒在修成正果之后与孙悟空对战、帮助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到了明清时期,哪吒的形象进一步“幼稚化”,穿上了肚兜,成为了一个顽皮的孩童。
197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经典的塑造,双发髻、红肚兜设计成为了哪吒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双发髻是中国古代儿童常见的发型,尤其是男孩。这种发型象征着孩童的天真与活泼,哪吒作为永远的少年,双发髻自然成为其形象的典型特征。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始终以孩童之躯对抗着成人世界的规则与桎梏。这种反差不仅增强了戏剧张力,更凸显了反抗精神的可贵。孩童形象象征着未被世俗污染的本真,代表着对既有秩序的大胆质疑。同时,哪吒从一个顽皮的孩童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英雄,这种成长历程更容易打动观众。(新浪热点综合自光明网、上观新闻、扬子晚报等)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6亿
不过,随着《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的流行,哪吒逐渐被塑造为一个手持火尖枪、脚踩风火轮的孩童形象,外貌清秀,充满灵气。至《西游记》成书,哪吒的形象进一步丰满,如添写了哪吒在修成正果之后与孙悟空对战、帮助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到了明清时期,哪吒的形象进一步“幼稚化”,穿上了肚兜,成为了一个顽皮的孩童。
197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经典的塑造,双发髻、红肚兜设计成为了哪吒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双发髻是中国古代儿童常见的发型,尤其是男孩。这种发型象征着孩童的天真与活泼,哪吒作为永远的少年,双发髻自然成为其形象的典型特征。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始终以孩童之躯对抗着成人世界的规则与桎梏。这种反差不仅增强了戏剧张力,更凸显了反抗精神的可贵。孩童形象象征着未被世俗污染的本真,代表着对既有秩序的大胆质疑。同时,哪吒从一个顽皮的孩童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英雄,这种成长历程更容易打动观众。(新浪热点综合自光明网、上观新闻、扬子晚报等)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