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报道一下,今年柏林...
- 徐若风·
- 2025-03-02 05:54:13
延迟报道一下,今年柏林,风影联合了入围影评人周单元的导演祝新(《世界日出时》),这三部电影,是他全程赶场观影后的「本届最佳」:
《生息之地》(主竞赛)
我并不会以传统柏林电影节看到的农村题材作品,来归类这部《生息之地》。对于乡土的表现,它并没有一点骄傲在里面,导演的目光永远匍匐在地平线附近,不愿再高一些,更没有企图俯瞰和赞美大地。这是一部拍出了农村真实情态的创作,是值得鼓励的,甚至有点残忍地展示了它(那片生息之地)痛快的地方,人类在其中的无名和无力感,直到死亡轻松地带我们走到这个故事的结尾。导演如果在超现实层面上放弃一些比喻,会更让人信服。
《阿里》(主竞赛)
难得见到与人物同行的创作,主角是一个高度脆弱的形象,并且在影片开始的前十分钟,就把他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建立得极度完整。比起诸多以主角的名字命名的电影,导演瑟哈伊赋予了《阿里》更加当代的情感探讨,无论是在城市中的盲目的游走,或是在朋友家倾盆而出的争执,都并不企图指向一种更深奥的社会问题,而仅仅是卑微、克制地保护着爱的需要。只可惜这样轻盈的诚恳,总会因为每天我们看到太多吸引眼球的烂片,而被人遗忘。
《植物学家》(新生代)
这位植物学家是做什么的?也是这个电影没有回答的问题。但是我在观看的时候忘记了提问,只是去感受电影中的一些微观的小乐趣。它当然是甜蜜的,甚至让人困惑为什么如此甜蜜。直到男孩在监控摄像头反复移动、一堆低保真的像素涌来的时候,我才听到糖果屋外凛冽的风。中国未来的电影书写需要有观点,景一知道他所站的方位。
春日荐片季柏林电影节
《生息之地》(主竞赛)
我并不会以传统柏林电影节看到的农村题材作品,来归类这部《生息之地》。对于乡土的表现,它并没有一点骄傲在里面,导演的目光永远匍匐在地平线附近,不愿再高一些,更没有企图俯瞰和赞美大地。这是一部拍出了农村真实情态的创作,是值得鼓励的,甚至有点残忍地展示了它(那片生息之地)痛快的地方,人类在其中的无名和无力感,直到死亡轻松地带我们走到这个故事的结尾。导演如果在超现实层面上放弃一些比喻,会更让人信服。
《阿里》(主竞赛)
难得见到与人物同行的创作,主角是一个高度脆弱的形象,并且在影片开始的前十分钟,就把他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建立得极度完整。比起诸多以主角的名字命名的电影,导演瑟哈伊赋予了《阿里》更加当代的情感探讨,无论是在城市中的盲目的游走,或是在朋友家倾盆而出的争执,都并不企图指向一种更深奥的社会问题,而仅仅是卑微、克制地保护着爱的需要。只可惜这样轻盈的诚恳,总会因为每天我们看到太多吸引眼球的烂片,而被人遗忘。
《植物学家》(新生代)
这位植物学家是做什么的?也是这个电影没有回答的问题。但是我在观看的时候忘记了提问,只是去感受电影中的一些微观的小乐趣。它当然是甜蜜的,甚至让人困惑为什么如此甜蜜。直到男孩在监控摄像头反复移动、一堆低保真的像素涌来的时候,我才听到糖果屋外凛冽的风。中国未来的电影书写需要有观点,景一知道他所站的方位。
春日荐片季柏林电影节